蓝田县,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总面积2006平方千米。蓝田是人祖华胥的故里,蓝田玉的原产地 ,境内有蓝田人遗址、净土宗祖庭悟真寺、水陆庵 、蔡文姬墓、王顺山、汤峪温泉等名胜古迹。
学宫
明洪武十年(1377年),知县楼琏建。正统八年(1443年)知县王禧,嘉靖六年(1527年)知县王科,二十八年巡抚程軏[yuè],万历间知县李景登,三十年知县王邦才继修。
本朝康熙十年,知县苏就大复修。乾隆六十年,知县马学赐率合邑士民捐修。道光九年,知县罗定约倡捐重修,拓旧制而一新之,大成殿五间,东、西廡各五间,前为戟门,门前为泮池,跨以石桥,前为櫺[líng](同“棂”)星门,周围绕以墙垣,东西各建门楼一座,东曰“礼门”,西曰“仪路”。
注释:棂星门,中国传统古建筑名,是文庙中轴线上的牌楼式木质或石质建筑,古代传说棂星为天上文星,以此命名意味着孔子为天上星宿下凡。象征着孔子可与天上施行教化、广育英才的天镇星相比。
后为启圣祠正殿五间。乾隆三十六年知县柴辑生,率合邑士民捐修。同治元年后,发(太平天国军)、回(陕甘回乱)、捻(捻军)各匪相继入境,蹂躏几及十载,难民、征勇往往寄居庙内,殿廡门祠多致坍塌。(同治)九年六月,知县吕懋勋同阖邑绅耆老筹款兴修,崇闳壮丽,悉复旧制。
注释:同治元年(1862),四月一日,太平天国启王马融和扶王陈得才率众数十万自河南入商洛,出大峪至引驾回,四月二十日入县境,二十二日出厚子镇,攻克渭南城。五月初,同华回民起义,十二日本县西寨、大亮、黑沟、草坪、嘴头等村回民响应。
二年(1863)正月十九日,回军与乡团众在十里铺河相遇,白刃交战,死者400余人。
五年(1866)十一月十日,捻军张宗禹部入蓝田县境,散居红河至十里铺一带,十一月十九日统兵官萧何率官兵出七盘,与捻军激战于帝君庙,伤亡19人。十一月二十一日,刘厚基率兵出流峪,与捻军战,不利,夜逃至县内。二十六日,捻军徙东乡东岳庙河至许家庙一带。
殿后崇圣祠卑陋,增高数尺,又于戟门外束边添建齐房(斋戒的居室)二间,西边添建碑房二间。
又戟门左为名宦祠。内祠晋(朝)张辅,唐(朝)李夷简、柳宗元、崔立之、薛讷、王珣,宋(朝)王猎、皇甫穆,元荆茂,明(朝)楼琏、王科、韩瓒、吕好古、王邦才。本朝周嵩晓、马学赐,查唐李程、贾岛及本朝苏就大,前志未载今附记之。
又戟门右为乡贤祠。内祠汉李广,唐李元通、苏晌、卢均、柳公权,宋吕大忠、吕大防、吕大均、吕大临,元张讷,明李淑芳、荣华、李廷宝、荣察、李东、王旌、王之士十七人。
又泮池东为孝子祠,祀张文连、孙基昌、杨琳、李九如。
雍正六年,知县李元昇奉文建修祠堂四楹,春秋致祭。
又泮池西为官厅,自知县罗定约重修之后,规模虽仍旧制而宏厰伟丽,一时称壮观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