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成语典故,这些由历史名人创造出的成语非常经典,经得起历史长河的考验,异常璀璨。这些成语中既有描述事件经过的,也有描述个人行为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描述个人行为做法的成语——毛遂自荐。
这个故事我们都有所了解,学校的老师给我们讲解过来龙去脉,让我们学习毛遂勇敢自信的勇气和精神,但是对于毛遂成功归国之后的故事,大家就不太了解了。事实上,毛遂的结局不太美妙,死的非常凄惨!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成语背后的故事
毛遂自荐
毛遂本是平原君赵胜的门客,他因为没有表现出特殊才能,于是一直不被人知晓。赵胜虽说是战国四君子,但是在个人能力和性格方面都很平庸,没能发现手下的人才,所以毛遂也就一直在底层蹉跎,没能一展抱负。公元前二百五十九年,秦军围困赵国的都城,希望能够一举消灭赵国。此时的赵国接近油尽灯枯,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已经掏空了赵国的底蕴,粮食物资短缺,百姓食不果腹,赵国的成年男子已经没有多少了,灭亡只在旦夕之间。
赵国曾多次向其他国家派出信使,请求支援,但是他们都没有远见,不愿救援,赵国的情况越来越危急。赵国丞相虞卿认为楚国与赵国是邻国,赵国灭亡的话,楚国也得不到好处,于是他向赵王提出请求,希望派出能臣来说服楚王出兵。
赵王于是想到了平原君赵胜。赵胜的身份很特俗,他是皇族之后,本身虽然有觊觎王位的野望,但是现实情况又不允许他这么做,于是一种矛盾的情况就出现了。再加上之前就是赵胜撺掇赵王出兵上党郡,因此引起了秦国的干预,这才有了长平大败,可以说赵胜的处境很尴尬,在赵国内部的风评也不好。然而赵王依然很信任他,将这个关乎国家存亡的任务交给了赵胜。为了证明自己,也为了国家的安危,赵胜决定从自己的门客中挑选好手,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因为毛遂之前没有什么亮眼的表现,所以赵胜并没有挑选到他,毛遂不想继续等下去了,他主动站了出来,表示自己愿意陪同赵胜一起前往楚国。
赵胜对这个门客没有丝毫印象,于是仔细询问毛遂的经历,在听到他已经来到自己门下三年之久后,赵胜就笑着拒绝道:“您来我府中已足足三年,却没有表现出才能突出的地方,此番去往楚国意义重大,您恐怕不能胜任。”毛遂反驳道:“贤士施展才能应该有机会,之前没有我出场的地方,这次的生死关头才是我展示才能的时候,如果公子将在下放入囊中,那么我就能脱颖而出。”听到这番有理有据的话语,赵胜放下了自己看笑话的心态,礼貌的将毛遂迎入队伍。于是毛遂通过自荐,顺利得到了表现自己的机会,成为后人赞扬的传奇。
胜利归国
赵胜一行人来到楚国后,并没有受到楚王的重视,赵胜和他交谈半天依旧没能达成令人满意的结果。眼见着灭国危机越来越近,赵胜的门客一筹莫展。这个时候,毛遂孤身一人闯入殿中,想要一陈自己的想法。毛遂身份低微,楚王的随从们马上呵斥他滚下去。然而毛遂不卑不亢,快步走到楚王身边,并且用剑逼迫楚王听完自己的陈述,说明了唇亡齿寒的道理。楚王性命被威胁,又听到了对自己有好处的提议,于是签订了盟约,同意出兵救援。
赵国的窘迫局面得到了缓解,赵胜也意识到了毛遂的才能,回国之后开始重用他,毛遂成功打开了局面。然而还没等缓口气,赵国内部又出现了状况,王位继承出现了大麻烦,赵国的实力在这次危机中又一次遭到削弱。原来赵国的太子是赵王的大儿子赵佾,赵毅虽然没有什么大才,但是生性仁德,能够清楚自己的定位,对于臣下和百姓也很宽容,在群臣中很有声望,虽然无法重振赵国雄风,但是守城还是足够的。
可是赵王的二儿子赵偃不服气,他气量狭小,生性阴险,想要越过大哥成为赵国太子。然而他身边缺少一个才思敏捷的人帮忙,于是就想到了毛遂。毛遂本来不愿意屈就,可是赵偃抓住了他的把柄,毛遂无奈只能听从命令。在毛遂的建议下,赵偃很快就凭借一些小计谋在赵王那里拿到了加分,并且逐渐获得了赵王的喜爱。而原本被立为太子的赵佾则失宠了,不仅被赵王拿下了太子的位置,而且还被派往秦国当作质子,无法回国掌权,赵偃赢得了胜利。
兵败身死
老赵王因病去世后,赵偃很快继位,成为新的赵王。这个时候的赵国早已经没有了过去的声势,国力大幅衰弱,朝堂和民间都是一片沸腾。新上任的赵王并没有采取什么有利的措施,反而被奸臣所蛊惑,将李牧,廉颇等一大批重将弃用,赵国的国防力量被极大削弱。
雪上加霜的是,燕国察觉到了赵国的虚弱,于是趁机派兵进攻,赵国境内没有多少抵抗力量,一时间没有还手之力。手足无措的赵王这时候想起毛遂来了,于是匆忙将毛遂拜为将军,希望他能够解决赵国目前的困境。
毛遂本来以口舌之辩而闻名,对于战场很陌生,有意推脱,然而赵王十分坚决,一再恳求,毛遂无奈,只好率兵出征。可以想到的,毛遂作为主将的后果,赵军在战场上大败,仅存的赵国军队被人击溃,毛遂深感辜负了使命,于是拔剑自刎。
结语:一代风流人物就此退场。作为出色的外交人才,毛遂本可以在外交战场上发挥才能,可是因为君主的强烈逼迫,使得自己踏入了不熟悉的领域,最终导致国家大败,自刎而死,这样的结局对于毛遂来说无疑是悲惨的。回想他年轻时的英勇举动,孤身一人对峙楚王,成功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那是多么的意气风发,可是如今却以这么悲惨的方式死去,实在是可惜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