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庸,真的有一篇好文章,这是我的朋友,山东财经大学的王蔚教授写的。转载于此。

2023/8/19论语---蔚然悟语


【资料图】

6.29

【原文】

子曰:“中庸①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xiǎn)久矣。”

【注释】

①中庸:不偏不倚,守常不变。中,无过无不及。庸,平常,正常。

【译文】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标准,该是最高的了吧!百姓中缺少这种道德已经很久了。”

【王蔚悟评】

中庸者,用中也。

任何时候都有一个中。中者,中心也,核心也。

把握了事物的“中”,掌握了事的“核”,才有可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但这很难。

事物都是有表象的,事物的中和事物的核往往被事物的表象所掩盖。

真正掌握“中”,必须下一番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功夫。

找到了“中”,找到了核,才能做到不偏不倚,不上不下,不前不后,不左不右。

《论语》中有两个典型的例子,可以说明何谓中庸。

先看《先进篇》第16章。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再看《八佾篇》第20章。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其实还有一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也是讲的中庸。这出现在《乡党篇》。

何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厌者,饱也。

即使粮食做的再好,也不要吃多了;即使肉弄的再细致,也不要吃多了。

总之,做人,做事,乃至吃饭都要有度,这就是中庸。

但做到中庸难啊。故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去取捐者有所不为也。”

这里讲的“中行”,其实也是中庸的意思。

说到中庸,突然想起蒋中正来。此人做过一本书《中庸要旨》,但观此人终身所为,也没达到过中庸状态。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知易行难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