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文来自《请问业余历史爱好者历史知识的深度、广度上限,一定比专业历史研究者差得多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这种专业研究和业余探索的区别在很多领域都存在,发展到极端就是所谓“民科”和“官科”的问题。不过这两个词很不贴切,研究人员并不以身份和所处的机构来区分,而是以是否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来区分,身处大学、研究院之外,采用科学的方法,同样可以做出高水平成果;但大学教授跨行去“推翻”相对论,也是贻笑大方。爱因斯坦虽然是在专利局工作时做出了重大理论突破,但人家是苏黎世大学物理学博士,采用了严谨的理论推导方法,是正经的物理学家,只不过当时委身于专利局罢了;邢立达从对古生物的爱好出发,以金融学本科的背景考上了古生物的研究生,做出高水平的成果(不过“眼齿鸟”是他的学术不端污点),是把业余爱好做成专业研究的典范。研究生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接触本专业资料和实验,更重要的是培养专业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习惯。
做专业研究,就必须采用专业的方法,首先广泛调研已有的理论和成果,了解研究现状和不足,然后通过自己严谨的理论、实验、调研、考察等研究方法,得出自己的新发现,也就是主贴所说的掌握“史学理论、史料勘定、研究方法”。别说业余了,在学科高度细分的当下,哪怕一个细分领域的专业人士进入隔壁的细分领域,刚开始都会感到起步艰难,因为不熟悉基本的理论共识和研究方法,不知道如何找到开展研究的突破口,最大的尴尬是,如果没有充分调研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就容易陷入“重复发明轮子”的重复研究,或者掉进前人已经爬出来的坑里。不过对于经过系统性训练的科研人员,他们是可以认识到自己的这种局限性的,并且通过共通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尽快适应新的研究工作。
网上的讨论,归根到底是绝大部分非专业人士之间的讨论,毕竟哪怕是一个领域的大专家,在别的领域终究只能算是业余爱好者。主贴提到历史学研究中的“孤例”问题,在网上围绕很多话题的争论中也都能看到。不少人只抓住个别点进行攻击,试图推翻整个体系,却无视了大量专业人士通过大量研究得出的浩如烟海的成果。科学的确是在不断质疑中完善的,但那需要深厚的背景知识,需要严谨的证明。在理论和实践已经高度体系化的今天,新的证据、观点都需要与现有框架进行比对,来判断是采纳新证据修正理论,还是指出新发现所存在的问题而不予采纳(当然不可避免有冤假错案,但有越来越多的可靠证据后,学术界会进行自我革新),亦或是它本就是现有理论框架内的补充、完善。
我想,在业余讨论中,恰当的思维方式仍然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还是应该信任领域内主流的观点,他们犯错的几率要远小于非专业人士,一种观点之所以能成为主流,就是因为它已经过无数考验,是最站得住脚的。也要保持一个谦虚的心态,去看看学者们真正做了什么,认识到每一句看似简单的学术观点背后都有庞大的体系,避免一叶障目。这当然不是排斥对主流观点的合理质疑、对不同证据和观点的讨论,有理有据的交锋是互相促进提高的过程。这就涉及到采纳什么信源的问题,普通人往往无法接触到专业内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而网上信息鱼龙混杂,多经过选取加工的二三四五手信息。希望有更多各领域的专业人士走出象牙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过程普及科学的思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