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本文来自《全国一张卷,同一录取分数线,马太效应就会血淋淋的展现出来》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作为一个内地考生,大学毕业留沪的过来人谈谈高考的地域公平。

绝大部分非京津沪考生没有意识到一个现实问题:地域“不公”不止存在于京津沪与非京津沪之间,也存在于每个城市的不同区、每个省的省会城市与非省会城市之间,尤其是每个省的省会城市,聚集了几乎全省最优质的教育资源,也是考名校的“批发市场”,而绝大部分非省会城市往往是集中于当地某一两个高中,这种省内地域“不公”远超过京津沪与非京津沪之间的“不公”,但从来不会有人质疑这一点。假如全国真的使用一张卷子,那同时也必须废除各省招生名额的分配,这样才是政策的统一。按照大家的“共识”,京津沪考生考上好学校的比例一定会变低,但是对于大部分非省会城市的考生来说更会雪上加霜。

大城市集聚了优质资源,部分高校是当地财政供养,这些高校的招生也必然倾向于当地考生,就像河南大学、湖南大学、苏州大学本省招生名额一定最高一样的道理,也有政策空间制定当地政策,针对当地考生进行定向招生,比如上海的“中本贯通”,原本是给成绩差的孩子提供一个职高-二本院校的机会,以前没人读,现在卷到分数线超过区重点高中,甚至部分可以考到市重点高中的孩子也选择了这条路,为何?因为上海中考太卷了,60%的孩子能进入高中,而且高考考生的招生名额越来越多地给了外地考生,本地考生读个好大学越来越难,高中苦三年可能最终依然还是个差学校,不如早躺平,混个大学文凭算了。

这两年,上海发生意外的中学生两只手都不够用,刚上个月孩子学校就发生了一起。天津前一段时间的意外也是一样残酷。上海宛平南路600号心理咨询要排几个月才能轮到。卷,是全国性的,卷,是社会压力前移的结果。正是因为卷,大家更愿意把希望寄托于“一张卷”。实际上大家看一下各自身边的高中孩子,哪有想上大学没得上的?几乎没有,只是大家更多地是希望读更好的大学罢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