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本文来自《三线厂的内迁并不浪漫,说句不政治正确的话,一开始就是半鼓动半强制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我是大三线厂的子弟,从贵州出来已经40年了,但还是常想起老厂,在贵州毕竟生活了10年,其实心里对贵州还是蛮有感情的,常想起贵州的凉粉、黔灵公园、折耳根什么的,贵州的夏天最好过,那时候晚上还要盖被子。

小三线,大概是省市下辖的厂在中东部一些山区建的,搞一些枪炮弹药之类的备份生产。大三线是中央牵头,搞的是比较上档次的东西,规模非常大,从六几年就开始计划实施了。现在看,说是有些人财物和时间上的损失,但这是事后诸葛亮的说法,因为人不可能预见未来,谁能知道当初那么牛逼的苏联三十年不到居然解体了。当初,由于跟苏美两强关系都不好,所以就是立足于打仗,防备一些重要设施遭遇偷袭,建立战略后备。这些资料现在应该都不是秘密了,网上都有详细的介绍。

拿贵州说,贵州有三个基地,电子部的083基地在都匀凯里那一带,航空部的011基地在安顺一带,航天部的061基地在遵义一带,每一个基地下属几十个单位,包括工厂、仓库、技术培训院校、研究单位、特大医院。而每一个单位,就是一个具体而微的中小型的社会(包括食堂、学校、医院、幼儿园、澡堂、粮站、商店、车队,生产车间等等等等,)据说最大的厂有几万人,我是没去过,可以想象,那上下班是个什么场景。我去过的一个有意思的厂,几乎都在山洞里、山体下空处。每一个单位(厂)由一个或几个单位(厂)援建,要是援建这个单位(厂)的原单位(厂)是上海的,这个单位的人大部分都说上海话,是南京的,多说南京话,是东北的,多说东北话。真的是五湖四海。

那个年代,本身物质条件就比较匮乏,在加上贵州也是贫瘠,当地人生活真的很苦。我看过一个材料,当初中央派人选址,到过遵义,那时候的遵义,拍红军长征的电影,不用搭布景。厂里,当时最大的乐趣和群众精神生活,就是隔一阵子,会放电影,不要钱,周围的农民都来看,七十年代后期,有些农民会在放电影的时候,拿些炒的瓜子、煮的毛栗来卖,挺热闹的。电影多数情况下是露天,也有在大礼堂的。银幕正面一般观众比较多,抢位子,我有时候会跑到银幕背面去看,一般也不影响观看。好像是放《少林寺》,是几十公里外的一个厂放完了,我们厂到那里去拉片子,要半夜才能过来,一厂老幼,就先睡觉,睡一觉起来再到操场看。

厂子里的工人、干部、知识分子,不排除有吃香的喝辣的,但多数人的生活还是比较清苦的,为自己省、为儿女省、为老家务农的父母兄弟亲戚省,当然农民就更苦了,鸡蛋论分卖,也没见哪一个人经常吃的,一个是物质确实匮乏,一个是整体上大家还有一种艰苦朴素的作风。所以我比较反感把那时候的生活讲的跟花一样。还是那句话:想回到过去,没脑子;想忘记过去,没良心。最大的愿望,就是退休后,再回老厂的旧址看看,追昔抚今一番。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