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府捞面这两天真是“热闹”无比,前脚刚刚宣布融资,后脚就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7月8日,和府捞面刚刚宣布完成了E轮融资, 融资金额为8亿元,由CMC资本领投,新股东众为资本、老股东腾讯投资、Longfor Capital跟投,此次已经是和府捞面的第六轮融资。

但本应是和府捞面举杯庆祝的之时,旗下门店却发现了卫生事件:7月9日,就有顾客在和府捞面上海一门店就餐时,发现座位底下有一只死老鼠。7月10日,和府捞面通过官方微博对门店发现死老鼠一事发表致歉信,称对上海晶品广场店事件非常抱歉,针对此次事件深刻反思。经过一场疫情,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要求进一步提升,和府捞面高速扩张尚有不少功课要做。

客单价45元,卫生却难保证?

和府捞面创立于2012年,2013年第一家门店诞生。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和府捞面全国门店总数突破340家,覆盖17个省37个城市。

中国作为面食大国,对于面食创新的接受程度都是很高的,其创始人李学林以“养身·养心”的中式文化慢餐饮理念,开创了“书房里捞面”的创新模式。

媒体报道数据显示,和府日销售现已突破15万碗面,店铺平均营业额55万元/月,坪效4800元/月,人效5.5万/月,客单价45元,服务大于5000万人次,客单价45元,均为行业头部水平,营收亦连续多年保持超50%的增长。

从人均45元+可以看出,和府捞面的独特不只在其装修与饮食文化,客单价在人均45+的面馆,在市场中属于偏高的,这也注定了其高端化的路线。

而对比之前在国内比较受欢迎的味千拉面,其2020年的收入18.21亿元。之前曾有媒体报道称,和府捞面年复合增长率达60%以上,2019年收入16亿元,同时预估和府捞面在2020年收入为25亿元,若和府捞面的2020年营收可以达到预估,那么就将超车味千拉面。

高端路线与高价格,对应的消费人群都是高消费水平人群,这一部分人群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会更高一些,毕竟一家品牌不能只有价格高就能迎来顾客。近年来,多个知名连锁餐饮品牌在食品安全、店面卫生上“翻车”。关于此次和府捞面卫生问题,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对《华夏时报》记者分析认为:“店内出现老鼠说明其卫生管理存在很大漏洞,而其人员处置的方式说明其经营管理存在更大漏洞,极大损害其品牌价值。”

同时,和府捞面的视野不只放在了面食上。今年4月推出全新品牌“小面小酒”,将目标消费者定位于年轻消费群体,预计今年布局50家,以此拉动晚市和周末的营业额。

8个月融资12.5亿元

高速的扩张与开设新品牌,这背后除了消费拉动,也让资本注意到了和府餐饮的发展。

2021年7月8日,和府捞面获得了近8亿人民币的E轮融资,投资方有 CMC资本、众为资本、腾讯投资、龙湖资本。

在此之前,据第三方数据显示,和府捞面于2015年完成网聚资本、武汉众合创投资的3000万元的A轮融资;于2016年完成宏流投资、喜乐佳投资的5000万元的B轮融资;于2017年完成绝了基金、虎童基金1亿元的C轮融资;于2019年完成荣巽资产的2.15亿元的C+轮融资;2020年11月,获得了腾讯投资、华映资本、龙湖资本4.5亿的D轮融资。算上最新一轮8亿融资,和府捞面已经融资了6次。

和府捞面的融资记录目前也是今年以来国内连锁面馆行业的最高融资纪录,最近8个月融资了12.5亿元。外界也猜测,和府捞面是不是即将上市,对此,《华夏时报》记者以邮件的方式联系了和府捞面,截止发稿,和府捞面暂未回复。

近年来,面条类餐饮连锁成为资本新的聚焦点。除了陆正耀投身“小面”市场外,最近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朱啸虎就为拉面“站台”称:“中国的机会非常多,比如最近我们投了一家兰州拉面连锁店,大家可能觉得它很土,但它是特别好的品类。中国能开万家店的品类不多,便利店是一个,兰州拉面也很好。中国线下有40万家面馆,其中20万家是兰州拉面。”

为何一家面食品牌会受到这么多资本的欢迎呢?“民以食为天,特别是在人口基数大、一定群体具有较高消费能力的中国,投资不一定就只喜欢新兴科技类,任何企业都能吸引投资。”沈萌说道。

在中国,面食餐饮还是有非常大市场空间。根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未列名面食进口数量为10714.9吨,进口金额为1898.9万美元;2019年中国未列名面食出口数量为106842.5吨,出口金额为15328.5万美元。

CMC资本合伙人兼首席投资官陈弦曾也表示:“和府捞面是CMC资本在消费赛道又一重要布局,非常看好和府的团队能力、业务模式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期待未来能助力和府持续成长”。

只不过,深受资本喜爱的和府捞面,能否在高速扩张同时避免餐饮连锁食品安全大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说到:“和府捞面无论从整个场景到它背后的资本以及它直营的模式都是备受资本青睐,中国的餐饮行业进入了一个细分赛道,捞面品牌受关注度肯定是比较高的。”

谈到和府捞面未来的发展:朱丹蓬指出:“整个中国的食品行业都饱受食品安全的考验,整个运营的模式是没有问题,质量内控体系也没有问题,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员工执行内控体系的标准,责任心决定了很多的东西。”记者 黄兴利 见习记者 姜艳鑫 北京报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