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降准”落地后,6月金融数据也超预期。
7月9日,央行发布了6月金融统计数据和社会融资规模数据。
数据显示,6月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5.5%,创2020年5月以来新低;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6%,继续回升。
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1%,增速与上月持平;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6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008亿元。
多数分析人士认为,整体看,6月金融数据反映国内经济延续良好复苏态势,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减。
M2继续回升
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1.78万亿元,同比增长8.6%,增速比上月末高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2.5个百分点;
狭义货币(M1)余额63.75万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1个百分点;
流通中货币(M0)余额8.43万亿元,同比增长6.2%。上半年净投放现金32亿元。
数据显示,M1与M2走势出现背离。6月,M1创出14个月以来新低。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表示,M1同比放缓很大程度受6月楼市销售影响,部分银行房贷额度紧张。
与此同时,6月M2同比增长8.6%,已是连续两月保持上升趋势。国金证券固定收益部分析师段小乐表示指出,M2继续回升,是由非金融企业存款大增和财政支出加快为主因。
而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则认为,6月M2同比增速连续第二个月低位回升,表明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速开始触底反弹,也是前期“紧信用”过程整体进入尾声阶段的一个标志。
“6月M2回升幅度略超市场预期。受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和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影响,今年以来M2增速回落较快,市场形成了紧货币的预期。6月M2回升对前期低点有所修复,符合M2增速与名义GDP基本匹配的要求。”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
新增信贷和社融均超预期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2.76万亿元,同比多增6677亿元。
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4.5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15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43万亿元;
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3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2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62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2211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832亿元。
6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12万亿元,同比多增3086亿元,超过了市场预期的1.8万亿元。
温彬认为,企业短期和中长期信贷均有所改善,既可能由于信贷需求旺盛,也可能由于年中时点来临,银行加大了资产投放力度。
此外,社会融资规模同样超预期增长,6月份增量为3.6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008亿元。大幅超过市场预期的3万亿左右规模。
“总体上看,6月人民币贷款规模大幅回升,结构改善;社融增速则实现4个月以来的首度企稳,M2增速连续两个月反弹。这些数据表明,6月信用增速放缓过程如期进入尾声阶段。背后是当前货币投放增速已与今年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今年有望顺利实现稳定宏观杠杆率目标,由此‘紧信用’压力相应缓解。”王青称。
值得注意的是,同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于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
“6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双双超市场预期,而央行却近乎在同一时间宣布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出乎市场意外。” 段小乐表示,“短期而言,在金融数据大超预期的背景下,全面降准将会双双利好股债,靴子落地也会使债市参与者吃下定心丸,前期下行过快的利率也能获得短暂支撑。从中长期来看,扩信用的货币政策再加上目前发力空间较大的财政政策,基本面向好的概率不小,利好股市而利空债市,但在通胀灰犀牛没有成为现实以前,因为政策整体偏松,债市反弹程度可能有限,但波动应该会较上半年加大。”记者 刘佳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