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文件指出,要加强审计技术方法创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审计,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规划》的公布,标志着审计工作走上了信息化运行的轨道,进一步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苏州市审计局将长期以来积累的审计工作经验,与新点软件在政务及工程信息化领域的专长结合,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针对大数据时代投资审计面临的难点、痛点,研发公共工程智慧审计系统,希望通过大数据技术和智能化手段,实现投资审计信息化的技术创新,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投资审计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01 信息孤岛化导致数据难利用

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数据,由发改、财政、住建等部门以及业主、咨询单位等不同单位掌握,数据获取困难,大数据审计难以开展。

02 信息非标化导致数据易缺失

送审资料、审计档案主要以纸质资料或扫描件为主进行传递和存储,资料漏报、错报以及缺失时有发生,资料核对和查找耗费审计人员大量时间和精力。

03 审计工人化导致经验难传承

投资审计技术壁垒较高,审计工作很大程度上依靠个人经验和技术水平,多年来大量审计项目产生的经典案例没有形成信息化的审计模型,大量优秀审计经验和技术方法得不到传承和再利用。

04 方法单一化导致数据易浪费

不论是审计招投标、造价或者其他工程内容,如果只审查单一项目数据,往往难以发现问题。而多项目、多信源、多时点数据,如果没有针对性的大数据分析工具,仅靠传统方法又难以发现诸多数据对比产生的疑点,大量数据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解决方案

针对传统审计工作的痛点和难点,新点软件将大数据思维与投资审计相互融合,为苏州审计局“量身定制”了一套公共工程审计数据分析系统。系统充分整合招投标数据信息,以规范数据的采集和录入为抓手,盘活数据资产,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降低审计风险。

公共工程审计数据分析系统采用“总体分析、洞察疑点、高效落实”的数字化审计模式,打破组织界限和职能界限,通过各种审计数据分析模型不断完善审计过程、要点,拓展审计广度和深度,有效提高审计质量、提升招投标审计效能。以“大数据分析”替代传统“人海战术”,有效克服审计机关“人少任务重”的现实矛盾,进一步提升审计能力。

盘活数据资产,赋能建筑审计业务

新点公共工程审计数据分析系统,不是简单的数据查询或统计+可视化工具,而是集“数据系统治理、项目总体分析、疑点精准洞察、成果权威高效”于一体的大数据分析平台。

系统建立了一套“以数据治理制度为基准、以数据治理工具为保障”的数据治理体系,对项目各阶段工程文件进行量化的数据分析,对数据的安全、质量、模型、操作、备份等方面进行统一管控。将过去审计机关“无体系化的数据治理”和“数据计算仅局限于业务数据计算”的问题,逐步优化为“数据资产化,资产价值化”模式,辅助审计机关快速发现问题疑点,防范审计风险,保护数据的高可用、高质量、高可靠、高安全。

智能分析比对,抽丝剥茧处理疑点

针对工程造价和工程招标投标的审计工作,系统加强了对历史数据及数据间关联性的研究分析,通过科学有效的数据分析比对,对所有数据资料进行审查,为审计人员处理问题疑点提供帮助。

当发现信息数据间的偏差时,系统会自主针对偏差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发现违规行为和问题疑点,同时自动提示、统计分析异常数据、问题疑点,通过问题数据的分析过程和数据链走向展示等应用,辅助审计人员快速甄别、确认审计问题,并结合预制的审计取证单模板与关联功能,快速生成取证单,高效解决问题疑点。

数据分析模型,提供精准靶向支持

系统根据审计业务中法律法规、逻辑关系、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比对关系、审计人员实际经验、工程造价指标等内容,设定(判断和限制)条件,建立各类审计数据分析模型。

通过各类审计数据分析模型对投资审计基础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同时采用关联分析、行为分析、趋势分析等多种技术方法,由点及面、自上而下将数据串联,进一步发现数据疑点、审计问题线索,为审计人员提供靶向支持。

大数据技术与投资审计的有效结合,为今后苏州审计局持续探索数字化投资审计模式提供新技术、新方法。新点软件作为政企客户数字化转型的“使能者”,未来将继续促进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在行业内的落地生根,助力各地审计机关释放出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审计潜能。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