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诸侯合纵连横互相伤害,而周天子不能止,各个诸侯争先恐后变法图强,不惜重金招贤纳士,引来有志之人以言辩、武略谋取功名。


(相关资料图)

苏秦亦是其中一个。

当苏秦作为六国上卿、武安君,前呼后拥,连周天子都派人迎接,出现在父母、兄嫂面前,看着诚惶诚恐的兄嫂。

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

“以季子(苏秦字季子)之位尊而多金。”

这不由得苏秦感慨:当初自己穷困无能,连亲人都不待见。

“父母憎,兄弟恶,嫂不下玑,妻不愿饮,然衣锦归故里,马壮人强,萤光彩布,兄弟含笑出户迎,妻嫂下阶倾己顾。”

苏秦本是旧苏秦,昔日何陈今何亲。自家骨肉尚如此,何况区区陌路人,抑犹未也。

青少年时苏秦拜师鬼谷子,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苏秦也满怀希望,凭自己的名校、名师高徒的身份,谋一官半职还不是小菜一碟,但苏秦的运气不好。

没有诸侯主动封官许爵,那就自己辛苦一趟,首先去找周天子,一番高谈阔论后,周天子表示想复兴周室,奈何势微力弱,只能祈求:他日有成,保存周室。

于是,西行至秦,向秦王自荐,献上“采取连横之策,兼并列国,称帝而治”,但秦王认为时机不够成熟,就以:“毛羽未成,不可以高飞”,打发走了苏秦。

一趟下来,周王无为,秦王未果,连回家的路费也没有,一路上靠乞讨,胡子拉碴回家。

回家之后“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是又气又恨也无奈,谁让自己连个功名都没有,形象全无回,谁会欢迎?

苏秦镇定思痛,没有放弃,决定重新学习,查漏补缺,结合实际发愤攻读、演习,“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这次,苏秦准备充足,大胆推行合纵战略,主张“合众弱而攻一强”。

在燕国,不讲天下大势,不讲道德曲直,只讲眼前利益,建议燕国暂时同赵国讲和,赵无则燕国危,存赵则燕国有所屏障。

在赵国,不讲与周边国家的利益纠葛,反而讲赵国的当前形势,西面强秦,环伺多敌,赵国如想称霸,应带头联合诸国抗秦,秦弱则赵强,携六国之力,以成自己霸业。

在韩国,以国灭身死的后果智激韩王,处处退让、割地求和岂能满足秦国,不如联合魏赵一同抗敌,才能有一线生机,使懦弱的韩王放弃和秦毅然抗秦。

在魏国,先是回顾魏国当年辉煌,再以魏国物力、人才、经济不输秦楚,却自暴自弃,甘愿作为秦国藩属,以此刺激魏王重新点燃霸业雄心。

在齐国,赞扬齐国国势之强大,又驳斥齐国安于自守,坐视不救,终有一日会独面秦国铁骑而无外援。

在楚国,直言楚秦相当,且秦强则楚弱,楚强则秦弱,又抛出合纵成功楚国就可洗刷败军之耻,若楚国唯有击败强秦,才能威服六国。

苏秦成功使六国信服,也获得上卿、武安君的官职、封号,六国合纵伐秦,的确给秦国一次重创,但六国始终难以一心,并未扩大战果。

苏秦曾感叹:“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

但是苏秦功成于口舌之利,才止于口舌之利,身败于口舌之利,

透过苏秦的经历,得出永恒不变的真理:知识改变命运,普通人的进阶唯有:先求富,再求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