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也许很多人认为,秦朝“书同文”统一了华夏的文字,认为在之前的七国文字差异很大。但是东叔查阅了相关资料,其实真实的历史可能并不像我们经常听到的那样。
今天大家和东叔一起看看,“书同文”之前,文字的差异到底有多大?
(相关资料图)
秦王“书同文”
许慎描述战国文字异形情况之严重说:“其后(指孔 子以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 典籍。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而《汉书·艺文志》载:“古制书必 同文,不知则阙,问诸故老。至于衰世,是非无正,人用其私”这两篇古文都说明了一件事情,就是战国的时候文字有混乱,但是只是指出了混乱,但是混乱的程度却没有说明。
汉书
在东叔了解到的历史来看,可以说在秦朝文字统一之前,文字是有一定程度的差异的,但是却还没有到不互相认的程度,只能够说有一部分的字形态上有一定的差异,如多一笔,少一笔等等情况。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要看看秦之前的文字历史。
七国文字各不同,究其本质属同源
在秦国文字统一之前,我们知道有齐、楚、燕、韩、赵、魏、秦这几个国家,他们都是从原本的周王室分裂而来,之后的七国在自己的所属的地方不断发展,开始了不同的改革。
战国车马图
这些改革也导致各国当时统一的文字体系产生了变化。他们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自己国家的特色。所以在这种原因之下,就算是进行了改革,也不会出现文字差异太大无法辨别的情况。
但是这并不是说在战国的时候,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字没有互相地影响对方,但是影响的程度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我们需要辩证的思想来看待这个事情,辩证的思路我们可以看看以下的例子。
战国七雄
汉字演变有规律,回归史料看真相
东叔首先要说的就是当时的一本字典,最早的汉字字典——《说文解字》。它里面的内容是先列出小篆,然后解释这个词的大意,读音等等情况。如果古文和写[zhòu]文与小篆不同则在后面加上标注。
《说文解字》这一书,录入了将近9000个字,里面列出来与小篆不同的却只有500多个字。可以见得当时的文字差异还是从以前的体系下面变化的,大部分的字体可以说没有辨识障碍。
说文解字清代刻本
其次当时战国时期很多说客、名人都在各国间游走。比如《吕氏春秋》就是由各国人才一起写出来的作品;李斯是赵国人荀况的学生,曾经在楚国当官,最后去了秦国当官,等等例子都有很多。
所以,如果当时的文字差异很大的话,可想而知这些史实都是不成立的。
差异不大有隔阂,大一统少不了“书同文”
虽然如此,但是在文字统一没有完成之前,文字对于各国之间还是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尤其是秦统一六国之后秦始皇就发现了一些问题。
大篆
因为文字的差异性还在,当时很多其他国家的官员还有一部分看不太懂秦国的文字,所以秦始皇为了简化政务,就要想办法把文字统一。
秦始皇就派了李斯去进行文字统一的工作。最后文字统一了,以前的文字隔阂也消失了,文化、经济也都开始蓬勃的发展。
小篆
总的来说,文字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汉字里面的内涵是我们民族的;是我们要传承的东西;是我们中国人所独有的一种精神财富。
隶书
我们可以通过智慧的文字进行古今沟通;我们可以通过文字领略古代人文、社会的美;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我们可以了解以前文人墨客的豪言壮志。
所以说文字的统一对我们来说是很有用的,文字统一是一项宏伟的工程,我们身为华夏民族的传人,我们很值得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