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他在靖难之役中,对战燕王朱棣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直接败光了建文帝的家底。让燕王有了战胜强大自己数倍的朝廷军队的机会。然而就是这么一个草包将军,不但没有受到处罚,反而在靖难之役还居然被升官加爵了,这到底怎么回事。

燕王在北平之战打败了李景隆的军队之后,李景隆带着军队南撤,但是燕王乘胜追击,一直对李景隆穷追不舍。李景隆的军队被追得实在跑不动了,只能在河北雄县白沟河和朱棣应战。其实当时李景隆,的兵力有60万,而且配备了火炮,从兵力和装备上要远远优于朱棣,完全搞不懂这个李景隆为什么要逃,难道是诱敌深入?还是生搬硬套从兵书上学来的用兵之法,反正是一般人看不懂,不知道他自己知不知道他自己在干嘛吗?

李景隆有火炮,可以说是占尽了优势。这个火炮其实就是现在的大炮的雏形。有一门火炮可以顶上好几百的士兵。两军接战的时候,明显是李景隆占据了上风,朱棣的处境曾一度非常危险。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这一回是老天帮了朱棣一把。这时,东北风刮起来了,朱棣采用火攻,火苗乘着风势,向李景隆的营寨扑来。李景隆的军队是落荒而逃,这次白沟河之战燕王又一次取得了胜利。

李景隆从白沟河撤兵,后又逃窜到了山东德州,然而朱棣并没有就此罢休,他继续率兵攻击李景隆。李景隆节节败退,又逃到了济南。李景隆逃到济南,他的五十万人只剩下十多万人。燕王想着趁李景隆立足未稳之际消灭李景隆。李景隆本来还想着在济南喘口气,没有想到燕王这么快就追上来了,双方一交战,李景隆一下又失败了,燕军在济南得到七千匹战马。

李景隆这一连串的败仗致使朱允炆损失惨重,朝廷的实力锐减,不得不由进攻转而防守。而朱允炆终于看清李景隆“纸上谈兵”的本事,不再委以军务。李景隆逃 回南京后,就遭到了大臣的群体攻击。黄子澄请求朱允炆杀李景隆以谢天下,朱允炆并未怪罪于他,反而力排众议,保住了李景隆的爵位和性命。此后,御史大夫练子宁、御史叶希贤等20余人纷纷上书,恳请杀李景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朱允炆仍旧坚持己见。

1402年,朱棣突然出现在长江边上,兵锋直指京城。御史叶希贤、方孝孺等再次上书,恳请朱允炆杀掉李景隆,给将士一个交代。可朱允炆不仅没有听取他们的意见,反而派遣李景隆为代表渡过长江前往朱棣营中,和朱棣谈判划江而治。风头正盛的朱棣毫无疑问地拒绝了朱允炆的求和请求,对南京城发起进攻。没想到这个时候的朱允炆还非常地信赖的李景隆,让李景隆去守金川门。万万没想到这个李景隆联合谷王朱橞秘密打开金川门,放朱棣进城。随着皇宫大火,朱允炆消失不见,耗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靖难之役后,朱棣在南京登基。朱棣非常高兴,对那些参与靖难的功臣们进行封赏。戏剧性的一幕是,朱棣第一个封赏的人却是李景隆。《明太宗实录》记载:以曹国公李景隆、尚书茹瑺、都督同知王佐、都督佥事陈瑄有默相事机之功,加封景隆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子太师、曹国公,增禄一千石,通前四千石,子孙世世承袭。李景隆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一个败军之将,不仅能够保全曹国公的爵位,还被加封为太子太师等职衔。这样的待遇简直是朱棣把他当作了“靖难之役”的第一功臣。

李景隆在建文和永乐年间的种种奇遇,让人非常费解。许多人都认为李景隆就是个“草包”,也有人怀疑他就是朱棣的卧底。作为一个大将,必须用战绩来说话,评价一个将领肯定也看战绩,李景隆在靖难之役中的接连兵败,导致朝廷损失惨重,毫无疑问李景隆是个最大的罪臣,可是建文帝朱允炆却没有将他治罪,反而继续重用他,这已经是非常人费解。

而他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却连连败给朱棣,更让人觉得他是朱棣的卧底,我们不禁要问靖难之役他的接连兵败是不是有意为之?毕竟,朱棣和李景隆年龄相仿,而且两人是表叔侄关系或许他俩从小的感情就深厚,而且朱棣登基后,对李景隆的礼遇也非常高,这更加印证了他“卧底”的身份。

但是我觉得李景隆和朱棣及朱允炆都是亲戚,他其实两边都不想得罪,所以一直存在“两头下注”的心理。靖难之役,李景隆并没有站在建文帝的角度来打这场仗,当然也没有站在燕王的角度去参与这场战争,虽然结果看起来是有利于燕王的。但是李景从始至终都是站在李家的角度参与这次战争,他所想的是不管朱允炆还是朱棣谁能取胜,我应该如何保证李家一直能作为大明朝的顶级豪门。所以当朱棣占上风的时候,就有了李景隆直接把城门打开,恭迎朱棣进入南京城的一幕。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