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3月1日,一个名为“复兴社”的组织在成立于中国南京成立。而该社的社长就是大名鼎鼎被后世称为“蒋光头”的蒋介石。复兴社同时也是后来国民党“军统”组织的前身。

复兴社内部设有干事会和监察会。其中,干事会的主要成员又被当时人称作“十三太保”——把头的那位就是戴笠。这十三位“干事”是复兴社的核心和管理层,也算是后来军统的前身之一。


(资料图)

同时,复兴社也有一些外围组织,因复兴社初创之时其宗旨仍是“挽救民族于危亡”,所以这些外围团体最初主要负责的就是一些宣传动员之类的事务。并且随着抗日战争的烈度逐渐提高,复兴社也是直接成立了一个“忠义救国会”(成立时间大约为1934年)作为行动部门。

军统核心

1932年2月“下野”了没多久的蒋介石重新复出,并直接担任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同时,因为淞沪会战爆发,当时的国民政府发现自己的情报搜集工作做得实在太差,于是蒋介石便开始任命戴笠重新把杂七杂八的民团组织和原始的情报小组进行整合,军统的雏形也就此诞生了。

因为其成立的大背景是淞沪抗战,所以早期军统的主要活动地区自然就是上海。在这个时期,军统的核心部门是所谓的“联络组”主要负责收集抗战时期日方的兵力、伤亡、武器、给养、战况、战役计划等信息。

不过蒋光头的生性多疑那可是出了名的,其对当时的“军统”也不是特别信赖,军统的所有情报在姓蒋的眼里也都仅仅是参考,“联络组”的活动经费甚至还得自己想办法搞。

军统联络组内部又分为内外勤两个部门。其中,内勤部门由徐亮、马策和赖申等人负责,张冠夫负责活动经费相关的会计事务。

外勤方面则是行动部门(也就是干脏活累活的)。其中,王天木负责平津地区、黄雍负责南京联络、张炎元在香港和广州搜集情报、胡天秋主管河南、山东。唐纵负责南昌。这里面作为一把手的戴笠主动接下了风险最高、同时也是最艰巨的任务——整日盯在蒋介石身边,防止“蒋光头”又一时兴起胡乱指挥。

国民党的军统组织表面上看起来是十分复杂的,但本质上其核心就是最初联络处内外勤的九人再加上一个戴笠,统称“十人组”,这十个人既可以说是军统的创立者,同时也是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军统组织的实际领导者。

八处六室

1938年2月,武汉会战爆发,四个多月的仗打下来结果却是武汉失守。蒋介石作为一代出了名的“老实人”开始奋笔疾书地写日记,从日常作风到衣食住行都“深刻检讨”了一遍。结果是除了他蒋大将军头顶的反光能力有所提升之外没有任何用处。

既然反省自己没有用,那蒋大将军作为一代”文治武功“的全才也就只能去逼着别人“反省”了。

武汉会战之后的国军内部可以说是一天24小时恨不得开23场大会,但每次都是各位大员们互相推脱责任,没有一个愿意认错的。

其实站在后世角度来看,会战失利实属正常。一则当时的日本虽然是末流列强,但末流的列强也是列强不是?一个工业国的军事实力真就不是当时还处于农业国状态的中国所能比得了的。二来,蒋大将军向来自诩熟读兵书,人家就是喜欢直接指挥千军万马的感觉。在此等“良将”的“亲自指挥”之下,武汉会战还能消耗掉10万日军已经是堪称奇迹了。

不过蒋大将军不这么想,在其看来武汉失守的原因还是情报部门的责任,其不止一次痛骂戴笠尸位素餐——不给工钱还能被骂“吃空饷”,当时的军统也是实在窝囊。

不过既然“光头大将军”都雷霆震怒了,那不做点什么也是说不过去。于是戴笠就趁着这个机会狠狠地薅了蒋介石一次羊毛——情报体系可以加强,但需要经费呀。蒋介石当即表示同意,于是所谓的“八处”正式诞生。其具体分为:

第一处也就是军事情报处,处长鲍志鸿。顾名思义,其主要负责的就是搜集日本人的军事情报,也顺带着干了不少拉壮丁的活儿。内部共有军事情报科、军事运输科、策反科(几乎就没成功策反过任何人)和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参谋科共四个科。

第二处为政治处,处长王新衡。主要负责搜刮民脂民膏和国军内部的各种窝里斗。是军统内部人手资金最为充裕的一处,但也是最一事无成的一处。

第三处是行动处,历任处长分别为徐业道、阮清源、沈维翰和程一鸣。主要工作是暗杀,也算是军统八处里唯一一个做事的部门。

第四处电讯处:处长魏大铭。电讯处是军统里面比较特殊的一个部门,因为它不像是一个情报机构更像是一个科研中心,里面的人员也大多是些理工高材生。不过这群人也是什么也没“研究”出来——军统电讯处的对日情报大部分都是美国人给的。

第五处是司法处,不过因为一切案件的审理判决均为蒋大将军亲自决断,该处也就只是一个摆设。

第六条人事处:处长先后为李肖白和龚仙舫,负责人事管理和组织工作。

第七处经理处:处长徐人骥。主要工作内容是向戴笠和蒋大将军哭穷要经费,

第八处总务处:处长先后为杨隆祜、郭斌和沈醉。主要工作是经营所谓的“官兵消费合作社”——说白了就是喝兵血。

除了“八处”之外,军统还有所谓的“六室”。

排第一的是秘书室,由臭名昭著的毛人凤亲自负责。第二为甲室,也就是戴笠“戴老板”的办公室,全部成员就是几个秘书和通讯员加上戴笠本人(其实蒋大将军也应该算作是甲室的工作人员,这里暂不计入)。三为稽核室,负责内部经费计算,以防有人挪用军资(几乎就是完全没防住)。四为督查室,主管人员调度晋升问题。五为机要室,该室唯一的特点就是主任是一位女少将,也就是姜毅英。最后就是所谓的特种技术研究室,和电讯处一样属于一个“科研机构”,主要负责给军统特务们研发武器,其研发成果也都是直接明确的——和美国人买就对了。

结语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古代战争如此,现代战争更是一样。要说军统这个组织没有对抗战作出什么贡献,那确实是冤屈它了。

但若说其有什么重大贡献或是居功至伟,答案也当然是没有——战争是国力的比拼,其中工业能力尤为重要。所谓的军统组织也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