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宋太祖赵匡胤虽然是个马上皇帝,但深知“马上得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的道理,所以在位期间重用文臣、虚心纳谏,由此取得一系列辉煌的成就。关于宋太祖虚心纳谏的事例,史书当中并不鲜见,其中司马光《涑水记闻》当中的一段记载,堪称典型案例。
按照该书的记载,宋朝建立后不久,宋太祖因为某日闲来无事,便带着几名贴身侍卫在后花园弹射鸟雀。宋太祖出身行伍、射术精湛,弹无虚发,并引来侍卫们的阵阵喝彩。皇帝兴致一起,索性便把其他事情都抛诸脑后,痛快地玩耍起来,不知不觉间便过去大半天时间。
可就在宋太祖兴致正浓之际,却得到内侍的通报,称某位大臣前来面圣,并声称有军国要事上奏。宋太祖虽然感觉有些扫兴,但自知办正事要紧,因此赶紧整肃衣冠,然后端坐在正殿接见大臣。“太祖尝弹雀于后园,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诘其故,对曰:‘臣以为尚急于弹雀。’”
赵匡胤
听完大臣的回答后,赵匡胤脸上不禁青筋暴跳,认为他耍弄皇帝在前、狡辩在后,行为实在可恶,若不严惩的话,自己的面子往哪里搁?赵匡胤越想越生气,便随手抓起大殿柱子上的斧柄,然后狠狠地向大臣面部砸去,一下子便打落后者两颗牙齿。“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令在场的人都猛然一惊。
这时被殴打的大臣镇定自若,一手捂着腮帮子,一手将被打落的牙齿缓缓拾起,然后揣到怀中。“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我邪?’对曰:‘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
爱惜名声的皇帝们对历史甚是在意,很担心自己的负面事迹会载入其中,影响后世对他的评价。当然,在极端情况下,某些皇帝也会违规翻阅并篡改起居注,比如说唐太宗李世民。但宋太祖无意效仿唐太宗的劣迹,所以在听完大臣的回答后,不禁大惊失色,心想此事若被写进史书,他岂不是要成为跟桀纣一般的暴君?一想到此,宋太祖便赶紧换了一副和颜悦色的面孔,“上悦,赐金帛慰劳之。”
自此之后,宋太祖便不再弹射鸟雀,而是把大部分闲暇时间都用在跟文臣们交谈,探究治国理政的道理。正是凭借着这种虚心纳谏、知错就改的精神,再加上孜孜求治的作风,在宋太祖在位的16年时间里,宋朝得以削平列国,基本上实现海内一统。不仅如此,宋太祖还留下遗训,要求后世子孙优宠文人士大夫,并不得杀害上书言事之人。从效果来看,后世子孙皆能遵循这条祖训,直到宋朝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