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立波
一直到四十多岁,左宗棠还在湖南大山里做个农民,他身旁的许多朋友都认为,他这辈子可惜了,虽然才华横溢却最终老死林泉。然而左宗棠自己却不这么认为,那是别人不了解他,他一直在打造着属于自己的仕途之路。
他自己说当时的诸葛亮在世 常常以“今亮”自居,他与官场人往来密切成了他打造对外形象的重要渠道。
(资料图片)
咸丰二年,曾国藩奉命出山办团练,第一次看到了刚刚出任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幕僚左宗棠,对于这天会面,曾国藩颇为兴奋,他给胡林翼的信中这样写道:“左季高三君子感慨深谈,思欲负山驰河,拯吾乡枯瘠于万一。”
左宗棠是那种让人第一眼就能惊讶的人,所谓“一见即惊”。十八岁那年 左宗棠拜见江苏布政使贺长龄时,就因为才气和谈吐被“以国士相待”,把他留在家里数日互相攀谈,还亲自爬上书架给这个孩子找各种珍奇书籍。两江总督陶澍见到二十几岁的左宗棠时也是“一见目为奇才”,“竞夕倾谈,相与订交而别。”
林则徐也是因为听说左宗棠大名,回家途中特意去看左宗棠,“一见诧为绝世奇才 宴谈达曙乃别。”
因此虽然一直科举落第,但是左宗棠一直与大清的高级官员来往密切,无不将他视为奇才,所以左宗棠虽然没有功名,却不能以一般农民相提并论 他是一直都游走在官场之中。
也正是因为这些资本,在太平军起事之时,湖南巡抚就以重金聘为幕僚,虽然没有任何职务,但是却能统揽湖南整个军政大权,巡抚张亮基对他言听计从,让他成了有实无名的湖南第二把手。
此后不久湖南巡抚更换成骆秉章,而左宗棠再次以他的能力让这位新来的巡抚对其更是言听计从,“所计划无不立从 一切公文画诺而已 绝不检校。”
虽然如此,但是左宗棠还是遇到了一次风波,那就是与湖南二品大员永州镇总兵樊燮发生对骂,左宗棠此时确实有些膨胀,虽然是非常有权力,但是毕竟身份只是布衣幕僚,樊燮见到左宗棠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对他下跪请安,左宗棠喝道:“武官见我,无论大小皆要请安,汝何不然?”樊燮回对说:“朝廷体制,未定武官见师爷请安之例。武官虽轻,我亦朝廷二三品官也。”
左宗棠闻讯大怒,竟然一语不合扇了人家耳光,并且大骂“忘八蛋,滚出去。”因此,樊燮向武汉都督和北京督察员控告左宗棠,湖广总督官文与樊燮私交极好,也主动弹劾左宗棠是“著名劣幕”。
如果坐实,左宗棠必然要有逐出幕府,充军新疆处罚,但是这时候便体现出左宗棠的超级人脉关系网。左宗棠的好朋友郭嵩焘和胡林翼都求助一个叫潘祖荫咸丰身旁近臣说情。最终在潘祖荫的著名一句“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而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让咸丰非常惊讶,以至于想不通左宗棠为什么如此优秀,于是他特意召见郭嵩焘了解情况,郭嵩焘说:才极大,料事明白,无不了之事,人品尤其端正。
御史也说左宗棠,“若使独当一面,必不下于胡林翼”,曾国藩更是保奏:“保卫两湖,大有裨益。”
因此在咸丰九年时,左宗棠被咸丰直接未来到曾国藩军营,认为他“刚明奈苦,晓畅兵机。”直接以四品官衔使用,在家书中,左宗棠颇为踌躇地说:“我此去要尽平生之心,轰烈做一场,未知能遂其志否。”
此后一年多的时间,左宗棠就展现出出色军事指挥才能,由于军功出色被晋升为太常司卿,正三品,在那个年代想要从政必须科举的年代, 左宗棠以布衣身份走出了一条不寻常的仕途之路,确实是将自身软硬实力发挥到最大好处。不久,曾国藩就给左宗棠写信,告诉他自己决定将浙江军务全盘交给他,因为自己“位太高,权太重,虚望太隆,才智太短,而推阁下督办浙江军务。”
可见曾国藩关键时刻的助推与大气给了左宗棠一个重要机会,那就是浙江巡抚的位子。如果曾国藩有私心或者嫉贤妒能,恐怕左宗棠短期不可能获得如此仕途蹿升。因此曾国藩说到做到,向朝廷表达了“以臣遥制浙军,不若以左宗棠专办浙省,其才实可独当一面。”
此后,在曾国藩拿下天京不久,左宗棠却背地里向朝廷上疏举报曾国藩谎报军功,并未将幼主擒获,这下彻底导致二人的关系决裂,以至于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在曾国藩去世后,左宗棠写下感人的挽联:“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欺无负平生。” 然后抬着棺材去西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要建立与曾国藩一决高下的事功,确实在那段仓乱的历史进程中留下了许多精彩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