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

初平元年(190年),长沙太守孙坚在北上讨董的路上杀害了南阳太守张咨。张咨虽然是董卓任命的太守,但支持讨董,还为讨董的袁术提供过帮助。那孙坚为何还要杀掉张咨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


(资料图片)

一,出身大族

咨字子议,颍川人,亦知名。(英雄记)

张咨是豫州颍川郡人,出身不详,不过从他是当时的名士来推断,家世应该不错,为当地大族。可颍川郡名门望族虽多,却没有出名的张姓士族,可见张咨的出身要比知名的颍川荀氏等一流士族差一些,为二流士族。

二,南阳太守

灵帝崩,董卓秉政……进用颍川荀爽、韩融、陈纪等为公、卿、郡守,拜尚书韩馥为冀州牧,侍中刘岱为兖州刺史,颍川张咨为南阳太守,陈留孔伷为豫州刺史,东郡张邈为陈留太守(三国志·许靖传)

中平六年(189年),权臣董卓担心反对他擅行废立而出逃南阳的后将军袁术挑事,便任命张咨为南阳太守,派他监视袁术。可张咨与袁术本就交好,且都是士族子弟,自然对祸乱超纲的寒门子弟董卓不满,便暗中保护袁术。

不久东郡太守桥瑁号召各地群雄讨董,对各州牧守产生很大震动。由于史料对张咨的记载很少,所以我们对他是否支持讨董的态度并不清楚。不过董卓任命的韩馥、刘岱等人大都参加讨董,加之张咨对袁术的庇护,那他大概率是支持讨董的。

初平元年(190年),韩馥、刘岱、袁术等人会盟,共同推举渤海太守袁绍为讨董盟主。虽然张咨没有参加会盟,可从袁术驻兵南阳郡的鲁阳县推断,他是支持讨董联盟的。

不久长沙太守孙坚带兵北上,表示要参加讨董联盟。可孙坚却在北上的途中因私怨杀害了上司荆州刺史王睿,可见孙坚目的不纯,有借讨董之名吞并荆州的嫌疑。很快孙坚就带着数万大军达到南阳,趁着与张咨会面的机会,以其拒绝供给军粮为由而将其杀害。

坚以牛酒礼咨,咨明日亦答诣坚……主簿复入白坚:“南阳太守稽停义兵,使贼不时讨,请收出案军法从事。”便牵咨於军门斩之。(三国志·孙坚传)

张咨被孙坚杀害的过程,因《三国志》与《吴历》记载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三国志》称孙坚到南阳后主动送给张咨牛酒以示友好,张咨于是主动到孙坚大营答谢。二人饮酒相会,孙坚的主簿称南阳没有为义军提供军粮补给,导致义军不能按时进兵讨贼,请求按军法处置南阳官员,孙坚便以此为由处死张咨。书中没有提到张咨不给孙坚军粮,只是孙坚杀害张咨而找的借口。

初坚至南阳,咨既不给军粮,又不肯见坚。坚欲进兵,恐有后患,乃诈得急疾……咨闻之,心利其兵,即将歩骑五六百人诣营省坚。坚……按剑骂咨,遂执斩之。(吴历)

《吴历》则称孙坚到南阳后既得不到军粮补给,也见不到张咨本人。孙坚担心张咨会在自己背后捣乱,便诈称病重,想要把大军交给张咨统领。张咨贪图孙坚的数万精兵,这才主动去见孙坚,结果被孙坚当场杀死。

三,被害原因

孙坚为何一定要杀害张咨,船长认为是以下几个原因:

南阳郡,秦置。雒阳南七百里。三十七城,戸五十二万八千五百五十一,口二百四十三万九千六百一十八。(后汉书·郡国四)

首先荆州辖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长沙郡等七郡,其中以南阳郡人口最多,经济最富庶,可以说是荆州乃至天下第一大郡,同时南阳郡与京师洛阳所在的河南郡接壤。所以孙坚想要夺取荆州并称霸中原,必然要控制南阳郡。既然张咨不肯供给孙坚军粮,那他必然要杀掉张咨而控制南阳。

睿见坚,惊曰:“兵自求赏,孙府君何以在其中?”坚曰:“被使者檄诛君。”睿曰:“我何罪?”坚曰:“坐无所知。”睿穷迫,刮金饮之而死。(吴录)

其次孙坚性格狡诈狠辣,为人睚眦必报。王睿只是看不起出身寒门的孙坚,他就借着北上讨董的名义混进荆州的治所江陵城,逼死了上级领导王睿。同时孙坚杀害王睿的罪名十分荒唐,竟然是“无知罪”。可见孙坚行事之凶狠果决,但不讲规则,甚至懒得给王睿编一个合理的罪名。既然王睿无罪都被杀,那孙坚肯定要杀张咨。

坚到南阳,移檄太守请军粮。咨以问纲纪,纲纪曰:“坚邻郡二千石,不应调发。”咨遂不与。(献帝春秋)

最后张咨与孙坚都是两千石的太守,官职相等,孙坚无权命令张咨,即使张咨不给孙坚军粮那也没错。可孙坚却执意以此为借口杀害张咨,可见其蛮横霸道不讲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