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遇春

明思宗(朱由检)的皇贵妃(须知,“皇贵妃”和“贵妃”是不同的封号、有着不同的等级)田氏,本是陕西人,后家居扬州。


(资料图片)

朱由检当日为信王时,田氏就侍从于王邸。

朱由检登基之后,田氏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被册封为礼妃。她先后生有皇四子永悼王朱慈照、皇五子悼灵王朱慈焕、皇六子悼怀王朱慈灿、皇七子悼良王(名不详)。后来,田氏一直进封至皇贵妃。可惜,田氏所产皇子,大多早夭。孩子夭亡,对任何母亲来说,都是不可承受的打击和灾难;丧子之痛给田氏造成创伤,可想而知。

田氏幼年时期,其父田弘遇曾携她到扬州。其时,田家父女就寓居在《三垣笔记》作者、明人李清的阎姓表姑家中。

田氏生性寡言少语。

即便是酷暑天气食热饭、饮热汤,或是行走于烈日当中,田氏都不会冒一点点的汗。

田氏躺卧之后,其所用的枕席之间,皆有香气。

这些关于田氏的记载,当出于阎姓表姑及家人的描述。

后来,李清入朝任职,期间,他曾有机会巡视十库。

何谓十库?

十库,乃明代内府由宦官掌管的库房;有甲字库、乙字库、丙字库、丁字库、戊字库、承运库、广盈库、广惠库、广积库、赃罚库;每库各设掌库一人、贴库数人、佥书数十人不等;十库的命名,原本以天干排序,排至“己”,因其意为“止”,作为库房,自然希望源源不断,“已”被认为不吉,遂用“承运”等名排序。

李清巡视十库之时,也有宦官曾对他说到关于田氏的事情,听宦官说是:

以前圣驾前往东、西二宫,一般都会毫无遮掩地行走于巷中。后来,崇祯帝时,如果田贵妃加入其中,就会为她加置一篷,往来全无阻滞。

对此,李清认为:

祖宗之制,或许全都用意深刻,后人未必就可以骤然改变吧!

宦官又说是:

当日,又在西宫建造了一座高台,高台之中,设置小洞,供田氏与朱由检一同玩月。

如果不是因为公事而上殿,田氏常常不会以簪束发。

田氏之衣物,一日之间,一定会变换不同颜色的好几套来穿着。

朱由检所戴的平天冠(即冕的俗称),以前多用鸦青石(即蓝宝石),中间夹配以珍珠。后来,田氏寻取大如弹丸一般的珍珠,对朱由检的平天冠进行了改制。如此一来,平天冠上珍珠多、鸦青石少,戴上之后,光明眩目。这些大颗的珍珠,全是田氏花重金购买来的。

田氏受宠之重,以至于皇后周氏颇不能容纳接受。

有一天,田氏上疏皇帝,条列皇后周氏的过错。

对此,朱由检谕示道:

“妃子可以对皇后如此无礼吗?”

随后,朱由检便下旨惩处田氏,让她在某宫之中幽居半年。

其实,田氏根本就不通文墨。

田氏上疏参奏皇后周氏,这一切都是朱由检在后面指使安排的。他是想要以此来讽劝谏止皇后周氏,同时又适度显示对田氏的惩罚,以此来平衡后宫。

这些事情,也是管理十库的宦官向李清讲说的。

宦官还向李清说是:

凡是东、西两宫对皇帝言语之时,皆自称“女儿”。

猜想,此所谓“女儿”一词,盖同于“女子”一词也。

自田氏入宫之后,朱由检所穿着的衣服鞋子,全都是南方所制。因田氏的母亲是扬州人,由她负责处理此事。田母每年制作衣服鞋子之后,呈进宫内。

当日,宫廷之中的灯罩都是用金四周围合的,仅仅孔隙可以透出光亮。田氏命人去掉四周中的一周,此周用夹纱蒙住,取代原来的金。这样一来,猜想灯的亮度会增加。对此,朱由检很是高兴,于是,他下令,宫中所有的灯,全部改用此种模式。这样,宫廷用灯的旧制便全无存留了。

有一天,朱由检偶然听到田氏在宫中偷偷地弹琴。对此,朱由检大为怀疑。他质问田氏,弹琴的技艺,她在家时是跟谁学的。田氏回答说是,这是跟自己的母亲学的。

次日,朱由检就召唤田氏的母亲入宫。

田母入宫之后,母女对弹了一曲,朱由检心中才算释然。赏赐田母之后,朱由检打发她出宫。

猜想,因为弹琴一事,朱由检大约怀疑田氏不是什么正经人家的女子吧。

李清说是:

就明代的往事看,之前各代,很少有后妃的母亲被皇帝召唤入宫的,只有明孝宗(朱祐樘)孝康张皇后的母亲昌国太夫人金氏不时被皇帝召见。朱由检曾召见皇后周氏之母丁夫人,又多次召见田氏之母吴氏(据载,吴氏乃田氏继母,其生母不详)。

田氏之父田弘遇依仗女儿贵宠,任意横行、笼络结交。

有一天,田弘遇邀请任职中枢的同乡一起饮酒。田家的中堂之上,为款待客人而摆设的物品很是丰盛。酒过数巡、肉上数簋之后,饮食即告结束。随后,掩蔽门庭,田弘遇邀请李清等人去到后堂。开始,大家还以为田弘遇要请大家到后堂继续痛饮。等到后堂灯烛通明、珠帘高卷之后,一众人等才发现,原来此间歌姬罗列;她们所演词曲,节拍新颖、音调清奇。大家一同欢饮欣赏,直到天亮之后才开门出户。后来,经常参与田弘遇宴请的一二位风流学士因行为不检点而出名。李清为此而觉得有些羞耻,后来,他就不再参加田弘遇的宴请了。

田氏所生皇子皆早夭,据载,她因此患病。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农历七月,田氏薨逝;谥恭淑端惠静怀皇贵妃。

关于田皇贵妃之事,要说的大体如上。

————————————

主要参考资料:

1.明·李清《三垣笔记》

2.《明史·后妃二·田贵妃传》

3.清·陈梦雷《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宫闱典》

(全文结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