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西方的羌乱对汉朝的统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双方的较量长达百余年的时间。直到东汉末年,一位名将的出现,才彻底扭转战局,汉军在他的率领下,最终平定了羌族的叛乱。这位名将虽然留名青史,但却没能得以善终,最后在监狱中服毒自杀。那么,这位名将到底是谁,他又为何会自尽呢?

一、初露锋芒

此人名叫段颎,是武威姑臧(甘肃武威)人,据说是郑国共叔段的后裔。段颎也算是出身将门,从曾祖父段会宗担任过西域都护。段颎年少时学习弓马骑射,“尚游侠,轻财贿”,成年后才开始专心读书。段颎是孝廉出身,担任过宪陵园丞、阳陵令,因工作出色,被提拔为辽东属国都尉。在任期间,段颎大破鲜卑骑兵,但却因伪造诏书未能获得赏赐。


(资料图)

当时,山东爆发了起义,“郭窦、公孙举等聚众三万人,破坏郡县”,朝廷“遣兵讨之,连年不克”,于是汉桓帝让百官推荐有文武才略的人。在司徒尹颂的推荐下,段颎出任中郎将,奉命前去平叛。段颎善于用兵,“击窦、举等,大破斩之,获首万余级,余党降散”。段颎小试牛刀,受到了朝廷的嘉奖,“封颎为列侯,赐钱五十万,除一子为郎中”。

二、威震西陲

159年,段颎被任命为护羌校尉,刚上任就遇到了挑战,羌族的八个部落“寇陇西、金城塞”。段颎亲率军队前往迎战,两战两胜,“斩其酋豪以下二千级,获生口万余人”。在与羌人作战时,段颎经常亲自上战场,甚至下马与敌军拼杀。可是到了162年,段颎却遭到了诬告,一度被下狱治罪。163年,羌人更加强势,凉州几乎陷落,于是段颎再度出山。

段颎到任后,经过多次征战,又将羌人的气焰压了下去,但还是没能彻底解决问题。于是,段颎向汉桓帝进言,“今若以骑五千,步万人,车三千辆,三冬二夏,足以破定,无虑用费为钱五十四亿。”汉桓帝予以同意。之后,经过数年血战,段颎终于平定了羌乱。170年,段颎凯旋,他带着“步骑五万余人,及汗血千里马,生口万余人”。

三、被迫自杀

回到洛阳后,段颎被任命为侍中,之后又担任执金吾、河南尹、司隶校尉等职。当时的东汉朝廷中,宦官占据着重要地位,他们与士大夫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引发了“党锢之祸”。段颎在这个过程中,曲意逢迎宦官,“遂党中常侍王甫”。段颎帮助王甫,“诛中常侍郑飒、董腾等”。在王甫的关照下,段颎的食邑达到1.4万户,还出任太尉之职。

179年,段颎第二次出任太尉,才上任一个月就发生了日食,于是上书“自劾”。这个时候,段颎遭到了有关部门的举报,皇帝下旨“收印绶,诣廷尉”。就在此时,段颎的后台王甫垮台了,司隶校尉阳球上书要求诛杀王甫,同时也提到了段颎。皇帝立即派人到狱中审讯。段颎最终选择服毒自杀。段颎作为一代名将,他的死与他结交王甫有直接关系。

参考资料:1.《后汉书》;2.《资治通鉴》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