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二十二日上午,“闯王”李自成召开庆祝“攻克洛阳”大会,宣布福王朱常洵、前兵部尚书吕维祺、河南知府亢孟桧、参政王胤昌等人罪行。
(相关资料图)
昔日尊荣华贵的福王朱常洵,如今浑身抖若筛糠,他披头散发,连连向李自成磕头求饶。
“洛阳城的民脂民膏都被你朱家人搜刮得一干二净,你还好意思腆脸求饶!”
说完,李自成命人把朱常洵押下去,制成“福禄酒”,与众将同饮!
于是乎,这位体重超300斤,深受万历皇帝宠爱的福王朱常洵,落了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后朱常洵长子朱由崧成为皇帝,追尊朱常洵为帝,谥号“熙陵”。
那么,李闯王口中的“福禄酒”到底有何意思?朱常洵遭受哪种刑罚了呢?
图|闯王李自成
一、差一点点就当上皇帝的朱常洵
谈及福王朱常洵,有一件事必定绕不开,那就是前后纷争持续近十五年之久的“国本之争”。
万历十四年(1586年),朱常洵出生于紫禁城,其生母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最宠爱的妃子郑贵妃。
爱屋及乌之下,万历皇帝反倒不待见长子朱常洛,想把皇位传给朱常洵。
围绕这一话题,明神宗朱翊钧与众多东林党大臣爆发激烈冲突,闹出了轰轰烈烈的“国本之争”。
明神宗不愿意把皇位传给长子朱常洛,其根本原因就是他不爱朱常洛的生母王恭妃。
王恭妃原是慈宁宫宫女,因为明神宗一时兴起,宠幸了她,才生下朱常洛。
朱常洵的生母郑贵妃是正儿八经通过大选,册封为妃嫔,其家世清白、相貌端正,甫一入宫就深受明神宗宠爱。
连带着,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同样得到了明神宗地万般爱护。
放到现在,明神宗这个父亲做得不地道,有些“偏心眼”,想把家里所有值钱的物品都留给小儿子朱常洵,老大朱常洛只能分一些边角料。
要不怎么说——一入宫门深似海。
平常人家父母有些偏心,顶多受些道德上的谴责。皇帝若是偏心,不把皇位传给长子,便会引起朝中大臣的激烈反抗。
封建时期,皇位继承制度一般遵循“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皇帝与原配妻子生下的第一个儿子(嫡长子),乃下一任皇帝的不二之选。
没有嫡长子,则是立众多儿子中最最年长的一个。
从这项继承制度来看,朱常洵虽深受明神宗宠爱,于理法上说不过去。
偏偏朱常洛性格宽厚,从不惹是生非,明神宗找不到理由废了这个长子的继承权。
此时朝中大臣皆拥护朱常洛,这就引起了明神宗的逆反心理。
图|万历皇帝
万历十四年(1586年),首辅申时行上疏,要求册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明神宗用世子年龄太小的理由搪塞过去。
后来,明神宗故意冷落王公妃,想让大臣们知难而退。
君臣之间的矛盾终于在郑贵妃被册封为皇贵妃时到达顶点,因为立储问题,明神宗被大臣们聒噪多年,渐渐懈怠朝政。
兜兜转转,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明神宗做出让步,封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朱常洵为福王,其余子嗣各有封赏。
这一连串的政治事件,共弹劾四名内阁首辅,牵扯中央及地方官员多达300余人,100多名大臣被罢官解职,发配边疆,东林党内部大洗牌。
此乃万历一朝影响深远的“国本之争”。
奇怪的是,虽然明神宗已将朱常洛封为太子,朱常洵封为福王。
按照惯例,朱常洵不应继续待在紫禁城,须立刻前往地方就藩。
但明神宗却将朱常洵一直留在身边,惹得臣民连连猜想,都觉得皇帝还是不死心。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五月,紫禁城爆发“梃击案”,传言称郑贵妃指使手下太监,欲偷袭太子朱常洛。
天下无不透风之墙,大臣们围绕这个事情连连上疏明神宗,对郑贵妃与朱常洵实行制裁。
明神宗顶住内外压力,他对众大臣说——两年前我已让朱常洵前往洛阳就藩。
换言之,明神宗想通过此事堵住大臣之口,“梃击案”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管怎样,朱常洛终坐稳太子之位,福王朱常洵更是差一点点,就能成为九五之尊。
二、“不思进取”,朱常洵搜刮洛阳百姓民脂民膏
河南洛阳乃千年古都,众多封建政权盘踞于此,因其交通便利、城内贸易繁荣,故称之为“风水宝地”。
明神宗出于对朱常洵的愧疚,抑或是补偿心理,这才把洛阳赐给朱常洵。
图|朱常洵
《明史》另载:“万历二十九年始立光宗为太子,封常洵福王,婚费三十万,洛阳邸第二十八万,十倍常制。
下诏赐庄田四万顷。所司力争,常洵得减半。中州腴土不足,取山东、湖广田填之。”
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是,明神宗特意调拨三十万两白银用于为朱常洵举行婚典礼。
把洛阳赐给朱常洵还不够,明神宗把山东、湖广一些良田划拨到朱常洵名下,总面积甚至达到四万公顷。
朱常洵花28万两白银,在今洛阳青年宫一带修建福王府,其工程造价超出一般藩王十倍。
不是太子的朱常洵,却有了胜似太子朱常洛的崇高待遇。泰昌元年(1626年),紫禁城爆发“红丸案”,仅当了一个月皇帝的明光宗朱常洛一命呜呼!其子朱由校继承帝位,是为明熹宗。
远在洛阳的朱常洵不问朝政,整日沉湎酒色。
崇祯皇帝朱由检登基后,朱常洵已经成为一个300斤的大胖子,行动迟缓,日常吃饭、如厕都要靠人搀扶帮助。
朱由校、朱由检这两兄弟十分尊敬叔叔朱常洵,有事没事还对其进行封赏。
况且,朱常洵凭着其老爹明神宗封赏的几万亩良田,日子倒也过得逍遥。
然而,《明史》却记载朱常洵获得稳定的经济来源后还不满足,他广开商路,收取江都至太平沿江杂税,
后来在洛阳经营淮盐,排挤其他卖盐的铺位。
盐在中国古代属于重要战略资源,寻常百姓只能通过官方开设的店铺买盐,私人若制盐、贩盐,会受到严厉惩罚。 朱常洵利用手中权力,把盐作为自己敛财手段。
打个比方,朱常洵把洛阳城其他非自己经营的盐铺排挤出去后,既能随意掌控盐价,同时还能多收税。 洛阳百姓敢怒不敢言,只能省吃俭用,去买朱常洵经营的高价盐。
不是替朱常洵喊冤,其他明朝藩王同样不是省油的灯。
图|朱常洵
天启七年,朱常洵同父异母的兄弟朱常浩封地汉中,除了朝廷明文规定的税收外,朱常浩另外收取盐税、茶税等各种名目的税收,让当地百姓苦不堪言。
正是朝廷的不管不问,与各地藩王“为富不仁”,让百姓民不聊生,继而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其中尤以陕西李自成这一路起义军最为猖獗。
崇祯八年(1635年)十一月,李自成联合高迎祥,进犯河南,先后攻克偃师、嵩县等地,欲一举拿下洛阳。
洛阳乃洪武六年(1373年),由陆龄大将军修建,城墙改建大青砖护砌的砖墙,高四丈,分立四大城门。
为抗来敌,后筑三十九座抗敌台及城池四角角楼,又在城外开挖城沟,沟深五丈,宽三丈,引入廛水。
洛阳城池坚固,易守难攻。
攻打洛阳时,义军遭城中军民一致抵抗,连战数日,李自成率残部逃入陕西商洛。
崇祯十一年(1638年),堪比富庶江南的洛阳连年大旱,地震、蝗灾频发,一斗粮食价格涨至五千钱。
百姓饿死无数,甚至发生“易子相食”惨剧。
崇祯十三年(1640年)冬,闯王李自成见河南大乱,遂出动十万义军,由陕西商洛出发,浩浩荡荡挥师河南。
他听从军师牛金星的“据河洛,取天下”的军事战略,将洛阳作为义军东出的首要战略目标。
崇祯十三年(1640年)十二月下旬,义军一举攻下宜阳县,当地知县唐启奏被正法;三天后,攻克永宁县(今洛阳市洛宁县),兵锋直指洛阳。
消息传来,福王朱常洵与前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河南知府亢孟桧、河南巡抚李风仙、河南总兵王绍禹商谈如何退敌。
几人立即上奏朝廷,请求崇祯皇帝火速支援洛阳。
彼时的明军正自顾不暇,无力支援河南,兵部尚书杨嗣昌指令河南参政王胤昌、河南总兵王绍禹“坚定守住”,等待援军。
图|大明正规军
朱常洵和吕维祺遂全城动员,保卫洛阳。
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每逢大战来临之前,必定要先给士兵准备武器,还有大量的粮草补给。
更何况,朱常洵发动全城百姓共同参战,自然要准备更多的物资。
崇祯皇帝无力支援,富甲一方的朱常洵嘴里喊着震天响的口号,却不肯拿出一分钱犒劳大家,引发了城中军民的强烈不满。
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听说后,赶紧入王府劝福王散财赈济军民,福王视财如命,根本不听他的劝诫。
前几年,明朝军队前去镇压陕西义军,路过洛阳却饿了肚子,军丁一起发牢骚:“洛阳富比皇宫,神宗以肥福王,却让我们空肚子去打仗,何其不公!”
三、朱常洵沦为“福禄酒”
崇祯十四年(1641年)农历正月,洛阳城乱作一团,有钱人家寻找逃路,普通百姓只得三三两两抱团。
城中寺院、庙观皆住满难民。
福王朱常洵望见李自成及义军整装待发,洛阳城百姓却只顾逃窜。
他怒不可遏,于1641年正月初五,强制征召城中所有15岁以上、50岁以下的男女参加护城。
如有不从者,就地正法!
自己还是一分不出,只动嘴。
前兵部尚书吕维祺制定详细的守城策略,洛阳城东门由副将刘见义镇守,西门由王胤昌镇守,南门由副将罗泰镇守,北门由总兵王绍禹镇守。
正月初七,李自成率领军队发起总攻。战至正月初十,义军已经将洛阳城团团围住,想要断绝城内粮草,迫使福王朱常洵不战而降。
图|闯王
当天深夜,朱常洵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召集家人一起焚香跪拜玉皇大帝。
花重金请来道士,寻求破敌之法。
第二天,朱常洵大摆宴席,当众立下承诺——若守住洛阳,送上百万白银,上奏朝廷,加官晋爵。
正月十二日,朱常洵组织多批敢死队,从洛阳城东、西、南三个门出击,城中军民以火炮、飞箭进行掩护。
至正月十六日,农民起义军伤亡较大,李自成不得不从长计议。
虽暂缓义军进攻,朱常洵却愈发感到不安,他让家人早点出府躲避,自己一直住在府东北延福宫中。
正月十六日夜,朱常洵其子由崧慌忙来报,李自成已进城了,福王从延福宫后下水道逃出洛阳城。
因为身体太胖,没走几步就气喘吁吁瘫倒在地。
福王朱常洵让朱由崧先行逃命,自己躲进了洛阳迎恩寺,迎恩寺主持法广和尚,将福王藏于大雄殿佛像下的秘洞。
同一时间,河南总兵王绍禹按兵不动。
导致洛阳七里河兵营发生哗变,两位守军统领刘见义、罗泰投降李自成。
正月十八日中午,李自成以七里河兵营为进攻基地,对洛阳城展开最后的猛攻。
至正月十九日,洛阳东、西、南三座城门楼全部被炮火炸毁,城中军民士气大落。
正月二十日上午,李自成率义军集中炮火,猛轰洛阳城北,双方展开死战,伤亡较大。
正月二十日夜间二更,李自成命令刘连义、罗泰二人前往洛阳城内散布谣言,瓦解城中军民抵抗信心。
图|汝州之战
直到三更,洛阳城北门有百余名总兵,经策反后一起投降李自成,临走前,他们放火烧掉北大门城楼。
正月二十日清晨,李自成率义军终于进入洛阳城,城中百姓都躲在家中。
义军在叛军的带领下,镇压剩余明军以及各个衙门官吏。
史书没有细说闯王是否纵容手下哄抢民财,同一时期的野疏倒是对义军评价颇高,称赞其“军纪严明”,与洛阳成百姓秋毫无犯!
临近中午,福王府、城门楼守军全部被杀灭。此时,李自成开始全城搜捕福王朱常洵下落。
当天傍晚,义军调来五门大炮,连续炮轰洛阳文峰塔。
正月二十一日,义军活捉吕维琪、河南知府亢孟桧、孟津县大地主孙挺生、新安县大地主王朝山、嵩县大地主王翼明等几十名官吏。
李自成此时得到密报,福王朱常洵还在洛阳城内,只是不清楚他到底躲藏于哪。
正月二十一日晚间,一个小和尚(迎恩寺内奸)向义军告发福王下落。
李自成让刘宗敏率领重兵,把将寺院团团围住,审问主持法广和尚,让其交出福王。
法广和尚为庇佑全寺僧众性命,无奈说出福王躲在大殿佛像下密洞中。
义军一拥而上,从密室中抓出福王,绑在牛车上,一路示众。
正月二十二日上午,李自成在洛阳周公庙前召开庆祝“攻克洛阳”大会。
前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前河南知府亢孟桧、参政王胤昌,近四百名官吏和大地主身首异处!
至于如何处置福王朱常洵,李自成早就有了主意。 据《明史》与各种民间传记记载,李自成把福王朱常洵与鹿肉一起炖了,制成“福禄酒”,与众将同饮。
因其场面太过血腥,故不过多赘述。
攻下洛阳后的短短一个月余,李自成部义军竟由3万余精锐发展成了百万之众。
自此,闯王义军开始主动出击,席卷大明的战略要塞。
包围开封期间,先后歼灭来援的各支明军主力,杀汪乔年、孙传庭,败左良玉的十万大军。
随着开封失守,明军自掘黄河堤坝,军民被直接淹死者众多到难以统计,开封城以下七百里尽成汪洋。
洛阳失守后,义军东出虎牢关后,在一马平川的豫东、豫南、豫中、豫北平原,如入无军之境。
图|闯王杀福王
“得中原者得天下”,李自成拿下河南,预示着明朝从此开始走向灭亡。
结语
福王被杀后,朱由检处死河南总兵王绍禹,治罪河南巡抚李风仙。
可城中军民死伤万余,生灵涂炭,城池俱焚,该由谁为他们的生命而承担责任呢?
明朝时期,不可谓国不富,不可谓技不强,但帝国大厦如摧枯拉朽般地迅速崩塌;
明之亡,既有天地时运之缘,又有崇祯自身痼疾之困。
天命如此,只是苦了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