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既是一种交流,也是为了更好地成长。
(资料图)
每天一小节,我们一起阅读《了凡家风》。
文末已开启“打卡”功能,我们会从连续打满10天卡的朋友中抽取3位赠送精美书籍一本,欢迎大家每天坚持阅读打卡。
读书打卡“第十七天”。阅读,让生活更美好!
回 顾
上篇让我们知道改过须发耻心,先自检,再自改。改正的过程中,善听很重要,多听圣贤教育课,才能明辨善恶、对错,专心行善是改过的好方法。
我们知道改过须发耻心,那怎么生起羞耻心呢?让我们开始今天的阅读吧!
第二篇 改过之法
做廉颇一样的大丈夫
怎么生起耻心?我们从了凡的话中做总结:
古之圣贤同丈夫, 何论他师我弗如。
知耻防过圣贤称, 失此则似禽兽身。
同样都是人,为什么有些人做得就是比我好?为什么他受到别人的赞叹,我没有?有这样的比较,就会感到羞耻。知道了羞耻,防止了过失,就可以做圣贤。不然,相当于禽兽身,就是俗话讲的“没资格做人”。
“知耻防过圣贤称”很有意思,我们应该听过这两个成语故事:“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
战国时期,赵惠文王从楚国得到一块和氏璧,这个消息被秦王知道了。秦王就写了一封信给赵王:“你把和氏璧给我,我把十五座城给你。”
接到这个消息,赵王就开了朝廷会议,商量给还是不给,很矛盾。当时秦国比较强大,赵国比较弱,如果不给,很有可能激怒秦国,秦国可能会派兵攻打赵国。但如果赵国给了秦国和氏璧,万一秦国不给十五座城怎么办?和氏璧就会白白给了秦国。
会上,有个大臣讲,他有个门客叫蔺相如,可以承担出使的重任。他说:“上次我犯了错,我想隐瞒,蔺相如告诉我不可以,说这样对我不利,所以我跟君王坦白了,君王宽恕了我。我觉得这个人很有见地,所以推荐他去办这个事情。”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到了现场发现,秦王果然没有诚意,没有给城的意思。所以他就抱着和氏璧对秦王讲:“如果你硬要抢和氏璧,我就把它摔到柱子上;如果你能兑现给赵国十五座城的诺言,我就把和氏璧给你。”
秦王当场就答应给赵国十五座城,但蔺相如知道是假的,他说:“给你也可以,但是你必须吃五天斋表示恭敬,而且要举行正式交换的仪式。”
秦王觉得有道理,就同意了。但是在这五天里,蔺相如让仆从偷偷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五天时间到了,秦王来问和氏璧,蔺相如说:“已经送回赵国了。”
秦王问为什么,蔺相如说:“因为你根本没有诚意。”秦王也知道自己不可能舍得十五座城,虽然没有拿到和氏璧,但是他觉得蔺相如这个人有胆有识。为什么?因为和氏璧拿回去了,人没走。这让秦王很敬重他,没有杀他不仅把他放回去了,还以礼相送。这就是“完璧归赵”。
蔺相如回国,赵王很高兴,就给封了上卿,超过了武将廉颇的位置。廉颇就很不服气,心想:“就凭两片嘴皮子,竟然在我位置之上,我要羞辱你一下。”
蔺相如知道了这个消息,为了不跟他对立,就躲着他,在路上遇到了也会绕道走。别人就问:“你为什么要躲他?你的位置比他高,你怕什么?”
蔺相如说道:“秦王为什么不攻打我们赵国?就因为有我和廉颇。我俩一对立,赵国就危险了。”这话传到廉颇的耳朵,廉颇非常自责,他把个人恩怨放在国家安危之上,感到很惭愧。
于是,廉颇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府上请罪,这就是“负荆请罪”。古圣先贤何以能成为古圣先贤?廉颇虽然一介武夫,但是通情达理,知错就改,这就是孔子说的:“圣贤若有错,即改莫徘徊。”
相比之下,当我们有过错时,能不能做到即改莫徘徊?
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了《了凡四训》的改过之法,又从这个故事受到启发,能做到闻过即改,一定能得到大利益。你看,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蔺相如对他非常敬重。直到今天,我们对廉颇都很敬重,廉颇得以名垂千古。
所以我们学《了凡四训》不仅仅是看热闹,而是要古为今用,把古圣先贤的教育拿来利益自己,这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
佛家有个“发露忏悔”的法门,告诉我们忏悔的利益很大。有错就要忏悔,不要让我们的过失发霉、发酵,及时清除就好了。
总 结
这一篇,在廉颇的故事中让我们了解到蔺相如以和为贵,对廉颇非常的敬重,廉颇也是身为名将,生起羞耻之心,知错就改,一个“负荆请罪”的举动,让后人赞叹,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改过第二要发畏心,如何发畏惧心呢?我们一起期待下次的阅读吧!
点击“优秀”打卡,
坚持读完一本好书
早日成长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