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孙子兵法·行军篇》中,对于如何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孙子有这样十种总结:


(相关资料图)

“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

敌方距离我方很近却很安静,是因为有险要地形可以依靠。

“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

两军相距甚远,对方却派人前来挑衅,这是引诱我方发起进攻。

“其所居易者,利也”

敌方在平坦地带驻军,必定是有利可图。

“众树动者,来也”

看到远方的树木在摇动,说明敌方正气势汹汹而来。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敌方在大举进攻前,一定会有各种前期部署,需要我方警惕并做好防备。

“众草多障者,疑也”

敌方在草丛中设置障碍,是为了迷惑我军判断,草木皆兵、四面楚歌,都是在涣散敌方军心。

“鸟起者,伏也;兽骇者,覆也”

有鸟飞起或者有兽惊骇的地方,可能都有敌方埋伏。

“尘高而锐者,车来也”

远方尘土高高飞扬,说明敌方正乘车而来。

“卑而广者,徒来也”

尘土低飞且面积宽广,说明敌方是徒步而来。

“散而条达者,樵采也”

尘土分散且断续不连,说明敌方正在派人砍柴,准备就地休整。

“少而往来者,营军也”

如果敌方只派了少量人马外出,大量人员在军队中穿梭不断,这是大军正在安营扎寨的表现。

02

唯有看清本质,才能不做出战略误判。战场如此,商场亦如此,国与国之间的商贸战更是如此。春秋时期,齐桓公为建立霸业,决心降伏鲁国,管仲权衡利弊,选择通过上兵伐谋来战胜鲁国。

他决定从鲁国的布业下手。当时鲁国生产的布匹质量好且轻薄,广受各国欢迎。为拿下鲁国,齐桓公带头穿鲁缟,正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知之”,很快齐国就流行起了鲁缟。

这时,齐桓公又下令,禁止本国生产鲁缟,只许从鲁国进口,而且对贩卖鲁缟的商人加以重赏。鲁国人织缟的热情一下就被点燃了,家家户户忙于织布而疏于耕田,毕竟织布来钱更快。

眼看时机成熟,齐桓公又下令停止从鲁国进口鲁缟,如此一来,大批鲁缟积压在鲁国境内而无法兑换为资金,鲁国又因百姓疏于种田而引发粮食短缺,无奈只能向齐国购买粮食。

这时齐桓公提高粮价,不仅将之前买鲁缟的钱赚了回来,还以此为契机掏空了鲁国的家底,齐国成功“不战而屈人之兵”,使得鲁国屈服。

接下来,齐桓公继续对楚国搞起了经济战,借由楚国的特产——鹿,使用相同套路给予了楚国沉重一击。他故意在楚国边境低价出售粮食,引发楚国人的叛逃,之后成功在战场上战胜楚国,从而迫使楚国承认齐国的霸主地位,参加了齐国主持的召陵之盟。

齐桓公的阳谋,每个步骤周边国家都看在眼里,只是他们并未真正看懂对方意图,当最后齐国图穷匕现之时,则都悔之晚矣。

这背后体现的,其实是周边国家对齐国的战略误判,只是将齐国作为贸易对象而非潜在竞争者,看到齐国炒作己国特产时没有加以警惕,反而窃喜这是发财之机,由此陷入了齐桓公的陷阱。

03

正所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如果孤立地来看齐桓公的政策,我们可能看得见,却不见得能看懂。只有拥有一份把握全局的意识,在战场大局角度下,方能察觉对方背后深意。

把5%的重要情况,与95%的不重要情况区别开来。阻碍我们抓住重要情况、透过表面看清真相的,其实是内心的傲慢,自以为知道一切,最终却失去战略主动。

过去十几、二十几年,不断有“中国唱衰论”与“中国威胁论”反复出现,这些论调,本质上都是对中国发展的战略误判,他们不了解昨日之中国,误解今日之中国,很可能又会错过明日之中国。

今天,中华民族的复兴进程已不可阻挡,面向未来,中国拥有最大的市场,蕴藏无数机会,看清这一本质,我们才能把握战略主动,不做出任何一次战略误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