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很多人,对于晚年时的大臣李鸿章,可能印象并不算太好,因为不少丧权辱国的“条约”都是他签署的,出卖国家利益。这让国人对于他意见很大,光绪帝恩师翁同龢当面骂他,是“满清第一奸臣”,痛斥他不爱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然而这种事世人不理解李鸿章,当时的中国经济十分落后,哪怕李鸿章“口吐莲花”,迫于现实不得不“低头”。并非他能力不强,只是国家能力不行耽误他。而在100多年前他就曾经告诫过后人,想要让中国没有后患,那么就必须灭掉一个国家。
国家经济强大
其实说到国家力量,这种在国际上那是很关键。如果国家实力不行,哪怕是三国诸葛孔明在世,恐怕也无力回天,否则不会有那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感叹!国家力量不强大,哪怕臣子能力再强,也是无济于事。看一下叙利亚,伊拉克等,哪怕再有理,同样会面临着被别国欺负的“命运”。
大清朝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这个王朝某段时期有一个繁盛时期,就是康乾时期。不过是最后的辉煌,等到了乾隆时期末期,吏治出现大量腐败,大批贪官污吏走私。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发展,虽然后期有帝王试图通过改革,但是无力阻挡中国的衰落。
那个时候不少西方列强,认为中国是一个“软柿子”,拼命地欺负中国。那段时间中国签署了不少“丧权辱国”条约,包括《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真金白银不断地流往海外,中国的地盘逐渐被别的国家“侵占”。
李鸿章“横空出世”
面对这种局面,当时有不少有识之士主动挺身而出,想要挽救这个国家。譬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每个人做出一定成就。有的平定“起义军”,有的灭掉外国的侵略军队,还有人致力于发展企业。如果说这些人当中,曾国藩威望应该是最高的人,其实李鸿章能力也不错。
李鸿章道光三年出生于安徽省,在家中排行老二,从小智慧过人。从小算是饱读诗书,他父亲是一个官员,看到儿子如此优秀,就把他带到京城来。让他拓展一下眼界,后来还拜曾国藩为师,开始在翰林院做编修。学习到不少治国之道,对他触动颇大,就有日后成就。
那个时候国家动荡不安,各地起义军纷纷启动,清朝政府出于大局考虑,不得不依赖于很多汉人地主地方武装。当时的李鸿章回到家乡安徽,负责训练那些士兵,主要平定一些农民起义军。
可能很多人觉得李鸿章坏,按照他那个立场上来讲,这么做不见得有错。身为一个文官,却能带领打仗,表现有勇有谋。日后出色的带兵能力,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积极发展国家生产力
等到他们军队壮大之后,李鸿章和他的恩师曾国藩却闹起矛盾。曾国藩出于保护自己以及手下的考虑,担心再继续这么干下去,容易招来帝王猜忌。主动表示裁撤军队,不会引起帝王的嫉妒,但是李鸿章认为现在内患虽然平定,但是外面还有“饿狼”。做人不能只顾及自身,否则就是置国家的生死于不顾,可见他以国家为重。
领兵打仗过程中,李鸿章还引进了洋人的技术、设备,创办军工企业等。希望能够通过自己这些“努力”,带动中国的经济发展,不再像过去那么落后面,可以说李鸿章在当时,应该是接受新鲜事物比较快的人,为人并不算迂腐。真心希望提升国家经济,不至于一味地被外国所侵略。
虽然有人说李鸿章这么做,是为了为家族谋利,但是不可否认于公于私都有利。只不过那个时候大清朝有不少人,主要还是顽固派,像慈禧太后、荣禄,还有一些清朝王室。这些人盲目自大,对于李鸿章造成了不小的困扰,确实影响发展。
当时负责接待的外国人,基本上都是李鸿章,对于别的国家实际情况很清楚。我们总是认为李鸿章出卖国家利益,如果你站在他那个立场,就能理解他的做法。前几年国际上一直流传一张照片,就是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为国“发声”,却得不到支持,“弱国无外交”这句话就是这么来的。对于别的国家来讲,也是引以为戒的一个经验和教训。
精准判断“日本”的事情
李鸿章和日本人打交道的时间,应该算是非常长,《马关条约》就是他和日本人签署的。中间曾经来到过日本考察一下,和日本政府人士接触次数多,像伊藤博文他就很熟悉。深刻地意识到日本人的野心,相对于西方试图从中国掠夺物资不同,日本人真正的目的是想要掌控中国。考虑到中国和日本的位置,危险系数太大。
“寇能往,我亦能往”,如果日本人有野心,哪怕隔着海域依然无法保障中国安全。李鸿章明确地提出,中国如果想要长治久安发展的话,就必须要灭掉日本。能够在100多年前说出这句话,可以看得出来,李鸿章确实是一个非常有头脑的人,清楚他们对我们的威胁。
日后发生的事果真如此,清朝灭亡没多久日本侵略野心,就不断地滋生出来。从一开始的侵略中国的东北,到逐渐染指华北地区,侵略范围逐步扩大。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日本人对中国造成无穷伤害,甚至还想要颠覆中国的政权。
新中国成立之后,日本政府想要称霸亚洲的想法,从来没有停止过。首先无论是安倍晋三,还是岸安田文雄,想要挑衅中国想法,几乎从来没有停止过。还想要利用美国,来达到“排挤”中国目的,中国对此必须足够警惕。
小结
对于李鸿章这个人,后人对其看法各不相同,有的人认可他,有的人排斥他。但是无论外界怎么说,李鸿章始终有一个爱国之心,只不过碍于当时的现实,根本无法实现。对于中国人来讲,一定要提升国家生产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被外敌欺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