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


(资料图片)

刚刚结束三国乱世的西晋,国祚仅仅五十一年就灭亡,国家再次分裂,比之东汉末年更甚。

当时许多异族人内迁,中原人民统称他们为胡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胡乱华。

羯族人是这些胡人中的一支,后赵的开国皇帝石勒,就是羯族人。

他们这些胡人入主中原之后,深受汉文化影响,都开始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石勒更是热衷于儒家文化。

然而,身为胡人的石勒,却十分反感被人称作胡人,因此就下了禁令,任何人不得说“胡”这个字。

当时有一种瓜果名叫“胡瓜”,正是因为这条政策,改名后成为了现如今耳熟能详的瓜果,究竟是什么瓜果呢?

胡瓜,起源于西汉时期。

据说是西汉时的张骞,前往西域带回来的瓜果,一直流传到了现在,至今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几乎人人都在吃。

胡人是中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人民的称呼,后来也泛指外国人。

有观点认为,“胡”作野蛮、落后之意,属于未开化的人群,因此后赵的开国皇帝石勒,很讨厌被人们称作胡人。

他们羯族人,当时也是胡人之一。

为了避免再被人称作胡人,石勒于是严令禁止人们提起胡人,甚至就连“胡”这个字,都不能出现。

不管是说话,亦或是写文章,都不能出现“胡”字,一旦查出,问斩不赦。

从这件事情就足以看出,“胡人”这个词语,应该是个贬义词,不然石勒不可能如此忌讳。

但他下了禁令,却不能禁天下人的心,之前不会叫他们胡人的,是没有什么影响。

之前总是叫他们胡人的,依然会继续在心中暗骂小胡子,并且还会在心底嘲笑。

石勒严令禁止“胡”字,大臣们与之对话都对此字忌讳无比,若是不小心在石勒面前说出“胡”字,恐怕会小命不保。

当时有一位郡守,名叫樊坦,在石勒的召见下,樊坦前来拜见石勒。

樊坦在来的路上,遇到了一些胡人,他们看到樊坦衣着华丽,于是就将樊坦身上穿的衣服给抢了去。

急于前去面见石勒的樊坦,也没有时间再回去拿衣服,只好找了一件破破烂烂满是补丁的衣服凑合着穿上。

当石勒看到樊坦这幅模样前来见自己时,顿时大怒道:“你为何衣冠不整就来朝见?”

石勒的这一怒喝,着实把樊坦给吼愣住了,时间匆忙,他只顾着会不会让石勒久等,完全忘了衣冠不整这一茬。

樊坦是个实在人,情急之下就脱口而出:‘都怪那些该死的胡人啊,竟然连我的衣物都不放过,被他们给抢了过去。’

樊坦说得十分愤慨,然而他刚一抬头就看到,此时石勒的脸色瞬间就沉了下去。

看到这一幕,樊坦暗道坏事,自己情急之下,竟然将如此重要的事情给忘了,面前的这位,不也是自己口中所谓的胡人吗?

好在樊坦反应很快,见石勒脸色不对,连忙跪伏在地,口中不断向石勒请罪,无非就是一些宣称自己有罪的言论,请求石勒降罪。

樊坦的这一连贯认罪举动,让石勒的脸色缓和了不少,同时樊坦也是受害者,因此石勒就不再追究樊坦,并且还将樊坦留下与他共进午宴。

宴席上,石勒一直和颜悦色地与樊坦交谈,期间突然面色一变,指着一盘胡瓜问道:“此为何物?”

樊坦见状顿时一惊,心知这石勒还对刚刚的事情耿耿于怀,这是在敲打自己,刚刚已经犯了禁令,这次若是再犯,他必死无疑。

好在樊坦不但反应快,他的脑子也不错,回复了一句令石勒满意的答复。

“紫案佳肴,银杯绿茶,金樽甘露,玉盘黄瓜。”

由于石勒的禁令,樊坦不敢再叫胡瓜为胡瓜,因此就将“胡瓜”称之为“黄瓜”。

石勒听后,果然哈哈大笑,睿智的樊坦,也因此躲过一劫。

至此之后,黄瓜的叫法也就逐渐普及,到了唐朝时,黄瓜已成为南北常见的蔬菜。

到了现代,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在吃。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