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是不谋私利;廉,是不贪。清廉,廉洁,廉明,廉正。廉,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明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中国人十分讲究“忠、孝、仁、爱,礼、义、廉、耻”,廉为其中之一,属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家谱,作为一个家族的历史文化汇总和历史档案,作为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无疑也十分重视廉文化的传承。在我们云津杨氏家谱里,有关“廉”的记载与要求,可以说比比皆是。

一堂特殊的廉文化课


(资料图)

家谱里有这样一段记载:雍正三年(1725年)初,我们的第十一世祖永斌公(我是第二十世),补授贵州威宁府知府。三月初九日,“奉来京陛见之旨”,就是要他到北京去,皇帝要接见他。至三月十九日引见。雍正皇帝接见他时首先就说:“杨永斌在直隶年久做官,政绩声名俱好,朕很信得过的人,再不会变心的,朕可以保得他。”

接着又对大臣们说:你们读书人,做州县很廉洁,一放到知府就变心。做知府还好,一放司道督抚,遂大变了心的很多。亦有单寒者,出去做州县不惜名节,身家厚了,后来做府道,改弦易辙,做出好官的。亦有若杨永斌,再不会变心的。

又说:“人孰不有错处?有过失何妨直说出来与我知道?我自有宽恕。君子之过,如日月之食,人皆见之。若必欺瞒,自谓人不及知,殊不知人那(哪)有不知的。一经识破,人品心术都坏了。这样人还用得么?你到贵州去,不可食利。苗夷不安静,皆起于有司苛刻。谁肯把东西善善的送人?取不如意,迫以威势,使人受不住,自然不安静了。”

“亦不可矫廉。除了非分的不可妄取,本面应得的何妨取来?家业也是要顾的。就是百姓,尚然望他有饭吃,家给人足,何况我用的官,必定要他没饭吃,没衣穿,那(哪)里有这样刻薄皇帝?若使有余,或设义学,或赏赐好人,使人知所鼓励也,都是要用的。总之,事事以诚字为主。这诚字是颠扑不破的。临民治事,化其私心,出于至诚,那(哪)有不好的。”

家谱中的廉训示

1844年,河南汝州知州杨兆李画像

家规、家训差不多是每部家谱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家的家谱也不例外,专门设有“彝训”一章,内容极为丰富。其中有关廉的要求,摘录一些如下:

十二世祖文赐公的训示是:

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

惜食惜衣非为惜财原惜福,求名求利但需求己莫求人。

垂训一无欺,能安分者即是敬宗尊祖;守身三自反,会吃亏者便为孝子贤孙。

十三世祖洪公的训示是:

凡横逆当前只顺以受之,不必动心,忍得一番横逆便增得一番气度。

有君子而无禄位,族虽衰,盛也;禄位光荣而君子无闻,族虽盛,衰也。此不可不知。

十四世祖兆杏公的训示是:

安清贫,吾宗清白垂训,累世先人莫不衣仅御寒,食仅充饥,室庐仅蔽风雨……清贫世守,绰有古风。

十五世祖积煦公的训示是:

接汝禀,知谷贱伤农。佃客索减押规银,日用渐形支绌,颇深焦虑。既而思家风清白,昔贤谓仕宦无钱,是好消息,不觉夷然(同怡然)。惟堂上年登耄耋,菽水虽可承欢,亦不宜过啬,并不宜时露窘状,致亲心享用不安……汝将此信呈高祝丈,恳暂借二百金,以济急需。

以上是家谱“彝训”一章中有关廉的训示。即使在平时,先辈亦常常以廉洁要求晚辈。十一世永斌公“宰临桂日”,其父亲第十世祖寓乾公手谕云:“尔今日出身加民,须念朝廷特拔之恩,祖宗积累之德,不可妄取一钱,屈罪一人。”永斌公闻训,终身佩服,无敢失,以是享大名,建伟业。

第十三世祖洪公亦在一封信中,即“郎岱官舍病中寄谕”中特别强调:“子孙苟能成名出仕,当视民如子,第一莫要冤枉钱。”又在其遗嘱中对儿子们说:“好生认真做官,清、慎、勤缺一不可,万勿视为迂谈”。他的两个先后中了举,并分别出任知县、知州的儿子——兆杏公和兆李公,也始终铭记他的教导,清廉为官,其官声都比较好,当地的县志均记载了他们的事迹。

先人们的廉表率

我们云津杨氏先辈不仅谆谆教诲后人要清廉、廉洁,更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我们作出了廉表率。

这可以追溯到我们的第六世祖。我们的第六世祖秉元公,系我们这一小分支的直系祖先。家谱记载:他“学行醇懿,年十六游卫庠,二十补廪膳生,拔府学。(明代)万历初(1573年前后),充岁贡(即为岁贡生,也就是国子监的生员),廷试第一,授徽州歙县知县。”他在我们云津杨氏中,属于“始开文学祖”的人物。因为在此之前,我们这一支人,都是从武的,低级武将。

秉元公授徽州歙县知县后,即“盟于神,不以一钱自污”。他“视民如子,治行为南都冠”。

接着的是秉元公长子、第七世祖廷俊公,他是我们这一支人中的第一位举人。他做的最值得人们敬佩的事是“蔑视权贵,不拜魏忠贤生祠”,不与魏忠贤之流同流合污。家谱里这样记载:“天启御极(明代天启皇帝登位),覃恩得封父母,拟乞身归。总戎藉重,再四慰留。卒以不拜魏珰生祠投劾去。”“总戎”,犹主将,亦可理解为主管;“珰”,宦官的代称,魏珰,即指明代大宦官魏忠贤;“投劾”,古代官员投呈弹劾自己,请求去职的状子。这段话的意思就是,天启皇帝登位后,他便乞求回家,虽其主管再三挽留,他却不为所动,以自己不拜魏忠贤生祠为由,投上一份自己弹劾自己,请求去职的状子,然后拂袖而去。

云南省文物专家卜保怡老师(中)考察杨永斌墓碑保护情况,并表示:“杨永斌是昆明明清时期六大部院大臣之一,是昆明名人之碑,碑文是清朝名臣张廷玉所写”。

让我们再来较详细地看看第十一世祖永斌公。永斌公举人出身,最初补授广西临桂县知县,后任直隶阜平县知县,兼平山县知县,任大城县知县,升直隶涿州知州,贵州威宁府知府,贵州贵东道,再升湖南布政使,调任广东布政使,授广东巡抚,调授湖北巡抚,再调任江苏巡抚。最后授吏部右侍郎。并在吏部右侍郎岗位上因病休致(退休)。永斌公历官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并受到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亲自接见。

永斌公最初出来做官,是授广西临桂县知县。上任伊始,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革除陋规。“甫莅任,适遇编审届期,旧例县官亲历诸乡堡,可得千金陋规。余闻之骇然。以差役下乡扰民且不便,况官长乎?出谕:令民于三日内集县中,随到随审,一切胥吏、里正,索民一文者,立置之法。不五日而事竣。民情悦服,上官亦谬以为能。”

永斌公后来任直隶阜平县知县,这期间,“适在(刚好在)词讼中得罚赎十余金,自益之得三十金”,他将这些钱“付盐商生息,半以市药(买药)施病者,半以买棺给贫不能葬者”,他说:“虽所济有限,然亦聊尽吾心耳。”

永斌公在任阜平县知县期间,又兼署平山县事(西柏坡就在平山县境内),一人兼知两县。在兼署平山县事时,按平山县旧例,“到任有修理衙署、执事铺垫及供给三日”的习俗。而这些钱“皆出里下,计费三百金”。永斌公得知后,“知其弊,驰谕革除之。”

在涿州知州任上时,按涿州旧例,盐包到河下,州官亲出点检,每包可得规银一钱五分;当铺出号,州守亦为点检,其价轻而物贵者,悉取以还。永斌公将其革除净尽。但当雍正皇帝问直隶总督李维钧“杨永斌做官如何”时,李维钧却说:“杨永斌过于迂执,盐店当铺向有几两规例银子送知州,知州也有为他们费心处。杨永斌连这项也不要”,他认为这样做不好。雍正却说:盐典规例不要,这是矫廉,如此好官,何以不首荐?为何不推荐提拔呢?

永斌公还有两件事特别令人敬佩。一是为保住农民的耕地,敢于顶撞清朝的王爷。这件事发生在他任直隶大城县知县任上。家谱中是这样记载的:“境有地名辛张,民田数百顷,膏腴产也。庄头觊觎焉。白某王(王爷)欲圈占为马场地,方民千百来诉余。余为语庄头,以民田不可夺,夺之令民失业,恐圣驾不时临此地,众民于御前告状,并累王爷。”庄头将此情告诉了王爷。于是便有了以下的对话。

王(王爷)传余面谕云:“汝做谁家官?”

对曰:“王爷家官。”

曰:“胡不为我?”

余曰:“此正知县为王爷处。辛张百姓是王爷家赤子,其千余家皆借此地养活,是其祖父相传,口分世业之产,今一旦夺之,皆将转为沟壑。皇上以牧民(教化、管理民众)委(委任)知县,知县若坐视其死,是负皇上。负皇上即是负王爷。倘皇上知之,以此罪知县,杀无赦,且遗万世骂名。知县不足惜。且恐并累王爷。今知县得罪王爷,王爷命督抚参知县,去此求之不可得也。”

王曰:“吾令人打汝。”

余曰:“王爷能打知县。知县能于九卿班上出揭,并能于御前喊冤。”

王默然,挥余出(意即:把手一挥,你走吧)!

没过多久,皇帝果然以打水围经过大城县,辛张数千人在皇帝驻跸处喊冤。王爷知道此事后,不得不“晓百姓曰:不围汝地矣”。

这样,“辛张民始得安堵”。

第二件事同样发生在永斌公任大城县知县的时候,为了救饥民于水火,不惜与大僚斗,敢冒风险,开仓借粮。康熙六十年春夏之交,京城附近包括大城县“亢旱”,干得不得了。老百姓饥荒严重。家谱中有以下记载:

时有一大僚至县,饥民数千人环绕号呼,乞发仓赈济。余亦恳发仓谷,借给饥民,须三千担,至冬还仓。如有亏空,知县自立印领,情愿赔补。

大僚曰:“朝廷仓谷,非奉旨即颗粒不可动。况三千乎?”

余呼百姓曰:“汝等今日且去,明日还汝谷。”百姓退。

余谓大僚曰:“饥民嗷嗷不得谷,恐仓猝致变。”

大僚许以百石(担),余曰:“非三千不可。”大僚终不从。

余曰:“大人许亦散,不许亦散。计定矣!”

当夜三更,大僚即起行,不令一人知。恐饥民为变也。

余竟以三千石给散讫。至冬,因当年丰收,饥民一一还仓。

永斌公就是这样,敢作、敢为、敢担当。

永斌公任湖南布政使(省里的第二把手,掌管全省财政、民政等项工作)时间不长,只有一年四个月,但却办了不少实事。

一是处理永顺土司善后事宜。永顺土司遗址,就是现在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永顺老司城遗址。他所做的事主要是将最后一任土司彭肇槐一家“押送江右(即江西)”,终于将“狡兔之窟”给铲除了。

二是谨慎审案,力避冤假。最著名的是雍正《大义觉迷录》中所称弥天大犯曾靖一案。曾靖,湖南永兴人。著名的“反清”人士。被捕后,雍正又特意将其释放,并发来湖南本籍,“兼令其阴索向者(之前)传语之人”,即追查同案人。此事在永斌公履职湖南之前就已审讯多次,并已牵累多人。永斌公到长沙后,与按察使一同会审,“令其直供传言之人,毋以恍惚疑似语相塞。曰某日在某寺中有某和尚见。于是传某和尚讯之。曰果有其人,今死矣。余谓臬司(即按察使)曰:勿复深求,即取死者地方结状以结。此案得免株连。” 正是“勿复深求”,避免了株连更多人。

三是周密谋划,尽力节支利民。当年,上级要“征两楚兵赴西边,奉旨每兵给马四匹,弁员(低级武官)递加”。湖南需调兵三百名,加上低级武官,需买备马一千四百余匹。巡抚叫永斌公“急为买备”。但永斌公却说:“马不需买”。他的理由是:“此时若在会城(省城)购马千余匹之多,则驽骀(比较差的马)成骐骥(骏马),价必昂贵,而所收皆下驷(下等的马)。况喂养待用,遣发无时,则刍料费多。计莫若于通省驿站中,每驿挑五骑,印烙饲牧,勿乘,令其肥硕。至需用时,每驿拨夫一人解至厂中,候给发。过后按匹给价,各驿自行购买,充足五骑之额。如此,则事办而费省。”后来听说湖北(当时是要求湖北、湖南都要调兵备马)买马、饲养,费至数千金,无项开销。“而湖南幸免此累”。大概后来上面并没有征调两楚的兵马。而湖南是马已预备了,费用却省了。

永斌公在湖南办的实事还有“抚绥化诲六里苗疆”“修葺岳麓书院”等。

云津杨氏第十九代杨新正老先生于2021年4月探访十一氏祖杨永斌墓地及碑

十二世祖文赐公多年在湖南澧州(现在的澧县)、石门、永绥厅等地担任巡检、 代理州判、典史一类的小小芝麻官(九品或从九品)。正如他的堂兄、永斌公的儿子文锡公在给他的私人信件中所说:“至吾弟一官,鸡肋,清苦万状”。清苦到什么程度?老谱序言中有这么一句话:“十二世照磨公(即文赐公)官楚,贫不克(不克即“不能”)赴皖升任,又不克归滇,侨寓黔邑。”他原来任湖南永绥厅(即现在的花垣县)花园汛巡检,后署(代理)永绥厅经历。乾隆三十年,升授安徽安庆府照磨。但是他却没有钱、没有路费到安徽去赴新任,也没有钱回老家云南,只好“侨寓黔邑” 。

为什么会穷到这个地步?家谱里记载,他经常说:“末吏倚仗头取钱,吾不为也。”他不去捞冤枉钱。因此,“贫不克赴皖升任,又不克归滇”。

十三世祖洪公,“赋性明敏”,“读书善悟,困于贫,年十六弃举子业(没有走科举考试那条路),随父习理簿书……以笔代耕”,也就是学着做“幕僚”。他一生虽说没有当过什么“官”,只是做做“幕僚”而已,同时兼业医。但他同样洁己爱民。“乾隆六十年夏,军营多疫,(他)出经验方,募资制合丸散,遣送(凤凰)镇筸、(麻阳)高村,及流寓黔阳难民,赖以全活甚众。无归流殍,(他)募资掩埋,其暴露骸骨,择瘞高阜(即掩埋在地势高的地方)”。他“兼业医,不计贫富,虽祁寒暑雨,昕宵必往诊,必愈始安”。

十四世祖兆杏公,学识渊博,夙号通儒。“在建始(湖北西部,兆杏公任知县)……议修南门外大桥,或言不利于官,兆杏曰:官以为民,民利矣,吾何忧。毅然行之。后虽如其言罢去,不悔。”

黔阳县志记载:兆杏公“生平不计家人产。在应城(代理湖北应城县知县),为前属建始典史章鸿捐复其官。通山典史叶书殁于任,并资遣其家属回籍。他善举典衣称贷。曰:吾以求心之安而已。解组时年六十八,囊橐蕭然,晚就弟兆李汝州官舍……人恒以清白吏目之。”为章鸿“捐复其官”。典衣称贷,典当衣物,向人借钱,也要帮助有困难的人。

《湖南省志》等权威书籍上都记载:杨兆杏“致仕时一文不名,依弟兆李供养以终”。到退休的时候,连一个钱也没有。靠弟弟供养以终。

十四世祖兆李公是兆杏公的亲弟弟。兆李公在嘉庆六年(1801年)“挑发河南,以作好官誓于都门关帝庙。”并“自镌手章,曰:不贪为宝;曰:勤以补拙”。

家谱里记载:兆李公“襄滑、卫军局,毫不苟取。同事每加诮让(诮,音“俏”,意“讥讽”“责备”),坚守如常。”又说:“历州县任,屏绝包苴(音“拘”,意“馈赠与贿赂”)。相沿采买陋规,亦拒不受。”他在任河南泌阳县知县期间,创建泌阳铜峰书院,他“前后斥俸二千一百两”。而铜峰书院整个建筑费用为五千四百两。他的捐俸占到了整个创建经费的40%左右。

他特别强调勤俭。他说:“居家之道,不外勤俭二字。勤则不匮……俭尤美德,自身谨饬。食取充腹无兼味,衣取御寒无华饰。常留有余,以惜毕生之福,以备仓猝之虞。”他在信中告诫侄儿:“日食小菜每餐不过两样……每月肉食不过六七次……蛋鱼之类或间日一食亦可……每日用钱不过五十文,每月用钱不得过三千二三百文……”

云津杨氏第二十氏杨志勇

先人们的廉训示,我们谨当聪听,铭记在心,见诸行动;先人们的廉表率,令人敬佩,更值得我们传承发扬。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