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哈喽大家好我是巍子。
当我们迎着春风,脚踏七星,仰望星空,品味着不一样的人生时,是否曾想过,我们数千年来最伟大的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孔老夫子,他的后代逐渐成为了笑柄,甚至在21世纪的今天,已经传出了“世修降表衍圣公”的笑话呢?
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话题,早在宋朝以前,这孔子的后人都有一定的地位,比如在秦朝叫文通君,汉朝叫奉祀君,褒成君,魏晋南北朝时期叫奉圣亭侯,在唐朝叫褒圣侯,文宣公,直到宋仁宗时期,孔子后人都是文宣公,可是这时候有人给仁宗皇帝赵老六上奏了,他说:唐朝开元年间,唐玄宗封孔子后人为文宣王,可是后来孔子的后代又被封为文宣公,这样就有些不尊重长辈了,不行,得改。这宋仁宗想了想,说:行,就改成衍圣公吧,就这样,衍圣公的称号终于确定了下来,这一传,就是近千年。
可是我们发现,这孔子的后人,尤其是到了衍圣公时期,这骨头都不怎么硬,是逢难变节,投靠敌人,真真是世修降表,事情是真的吗?是真的。要说起这事,首先要从靖康之变开始。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康王赵构率领文武群臣南迁,可是人南迁,这孔庙的香火不能断啊,怎么办呢,也好办,当时的衍圣公孔端友决定,自己随宋高宗渡江去江南,可是自己没有儿子,于是他让大侄子孔玠跟自己南迁,让自己的二侄子孔璠留在老家,可是这时候时局动荡,大金的大军已经攻占了山东,并且建立了伪齐,让刘豫做伪齐的皇帝,这刘豫你可能不认识,可大名赫赫的大刀关胜就是被他害死的,本来刘豫为人够卑劣了吧,还是通敌卖国之辈,可他做了皇帝之后,封孔端友的二侄子做了衍圣公,但凡是个胸怀天下的大丈夫,真豪杰,会接受刘豫的封赏?可大侄子接受了,二侄子孔璠(fan)就成为了北方的衍圣公,这样,大江南北有两个衍圣公的局面就出现了。
几十年后,南宗的衍圣公已经变成了大侄子孔玠的孙子孔文远,北宗的衍圣公是二侄子孔璠的孙子孔元措,这时候,大金朝入驻汴梁,北宗孔元措跟大金朝入驻汴州,可他走了,曲阜没人管了,这时候就又有主意了,让同辈人孔元用当曲阜的衍圣公,这下好了,一下子冒出三个衍圣公,后来蒙古人占领山东,孔元用依然是衍圣公,这下好了,无论是大金,还是大宋,亦或者是大蒙古,是人手一个衍圣公,谁也不得罪,而反观岳飞,韩世忠,还在辛辛苦苦的大战金兵。这样一对比,高下立判。
不仅如此,在清朝初年,剃发令横行,有些地区甚至因为剃发令而屠城,这个时候,我们尊敬的第64代衍圣公孔衍植给皇帝献上了“上剃头奏稿”,更是为剃发令举行了旷世隆重的仪式。在清末,75代衍圣公孔令贻是八面玲珑,一边巴结慈禧和光绪,一边巴结德国人和英国人,在民国时期,孔令贻是先巴结袁世凯,后巴结张勋,再巴结徐世昌和北洋政府,这样的人,作为孔子后人,确实是很丢孔子的脸。
可是,话又说回来,就和电视剧里说的一样,每个人都戴着一个脸谱,孔家人或许也是如此,当他们戴着衍圣公的脸谱时,似乎衍圣公的牌子就是最大的,虽然期间出现过三个衍圣公争夺正牌的时候,但整体来说,他们确实保住了衍圣公这个牌子,保住了万世师表的招牌。
当然,这和孔子没关系,孔子也不想看到后人这副德行,可他做不了主,这就和我们都是炎黄子孙一样,眼睁睁看着各朝各代出现叛徒卖国贼,出现奸臣,可是我们不能指着他们的鼻子说“万世叛徒,炎黄子孙”,孔家人也有铁骨铮铮的孔融,也有大学问家子思,不是每个炎黄子孙都是坏人,就如同不是每个孔家后人都是阿谀奉承的谄媚之徒,您说对吗?
好了,别忘了点赞和关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