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监察治国方面,明清的皇帝明显策略不同。


(相关资料图)

明朝说实话,弄得过于血腥,刀刀见肉,除了三司法,朱元璋弄出了锦衣卫,朱棣弄出了东厂,后代整了西厂、内行厂,更是把锦衣卫还细化出镇抚司、西司房。

清朝的主旋律表面是文字狱,正规的司法手段,但本质却是搭建间谍体系,内核是不太起眼的奏折制度。把这一制度做到极致的,当属雍正帝,甚至可以说,奏折制度,是雍正帝治国监察的核心。

很多人以为奏折制度很早就有,其实并不是。奏折可不是汉唐宋明上朝时拿的簪笏,而是起于清朝,大部分人认为起于清顺治帝的一种密折制度。通俗地讲,就是皇帝选一部分可信之人,定期给皇帝打小报告。

之所以说奏折制度做得最好的当属雍正帝,是因为他搭建了整体奏折制度的体系,让自己可以足不出户的监察分布于帝国各地的官员,甚至民间的动向,以达到以少数人或民族维护整个帝国的目的。

封建王朝普遍有一个毛病,政令难到府县,帝王难知百姓。因为层层上报或级级下传,让信息很快就变了味道。

而奏折则优势明显,可越过层层审批,上奏之人能将信息直接递到皇帝的案头。

顺治帝刚设立奏折制度之时,只有少数高官才能真正地将奏折送到皇帝手中,毕竟帝王精力有限。

“向来科道及在京官满汉各官奏折,俱先送内院,今后悉照部例送宫陈奏。其外省送通政司题本及在京各官本章,仍照旧送通政使司转内院。”

等到康熙帝时,建立南书房,皇帝有了核心秘书团队,处理政务的效率大大提高,可以上奏折的官员范围也进行了扩大。

在京官员各部院堂官、副都统、翰林院授日讲居官及以上官员均可以上奏;地方官员按察使、总兵及以上官员均可以上奏,另新疆北路大臣、特派地方官员也享有此权力。

不过,此时的范围仍然很小,京官基本都是各单位一、二把手,地方官大多为封疆大吏及副手。

等到雍正帝时,将南书房进行了升级,成立军机处,像和珅等人就是军机大臣。皇帝团队处理政务的能力飞速提高,再加上雍正帝本人又酷爱工作,可以上奏的人数更是大大提高。

首先,雍正帝要求监察人员(六科给事中、都察院十三道监察御史)每天上奏,充分发挥监察系统的作用。

这些监察人员可以说是HR中的HR,把雍正朝的官员背景摸了个一清二楚。

后来,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他建议雍正迅速扩大上奏之人的范围,争取覆盖大清帝国各个角落,上奏的内容也不应该只是官员是否贪腐、谋反这些,还应该包括各地风土人情、民生动态、文人动向等多维度内容,以便皇权可以最大限度地掌控全局。

雍正欣然采纳,建立了体系化的奏折制度,加固皇权。

而这个建议之人,就是金庸先生的祖上查嗣庭,当然后来结局很惨,所以金庸先生也不至于那么讨厌清朝,桥段里经常出现“反清复明”。

一说查嗣庭出题“维民所止”,“维”和“止”是把“雍正”二字砍了头,被文字狱了;另一说查嗣庭为隆科多朋党,受其牵连被害到家破人亡。

说回雍正,这次扩大奏折范围,主要是增加了藩臬两司、知府、道员、副将、参将等官员,另增加特派人员。

比如江南地区的织造(曹雪芹家就干过这个),可不只是个裁缝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定期给雍正帝上折,汇报江南文人的思想动向。

而意义更深远的是,增加了大量知府一级的官员,有效地防止了督抚联合造反,且还能监测政令是否执行到知府一级,这一级离百姓更近了一步。

经后人统计,雍正帝一生批阅奏折数万件,可谓是清朝帝王中最勤劳的一个。而雍正帝的奏折体系,也让他足不出户,却能监测整个大清帝国的一举一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