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系列-48】
(资料图)
崇德元年(1636年)五月,皇太极的心腹大臣萨哈磷去世,时年33岁。萨哈磷是清初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他的离去让皇太极感到非常痛惜。
萨哈磷去世的当天,皇太极先后四次到府上吊唁痛哭。他坐在庭院的幔帐下茶饭不思,久久不肯离去,并下令罢朝三日。萨哈磷死时的爵位是贝勒,皇太极以其功勋卓著,特下诏追封为颖亲王。
皇太极像
萨哈磷的丧事忙完后,有一天午后,皇太极来到翔凤楼散心。翔凤楼共有三层,建在高台之上,是个登高望远的好地方。
皇太极一直登上了翔凤楼的最高层,清风徐来,他感觉有些疲惫,就坐在椅子上假寐休息一下。朦胧中,他忽然感觉有一人走到自己面前,说道:“请皇上赐我一头牛。”
正在打盹的皇太极一下就惊醒了,原来是做了一个梦。他仔细想了想,刚才向自己要牛的梦中之人,好像就是刚过世的萨哈磷呀。
萨哈磷为什么会给皇太极托梦要牛呢?按照当时的制度,不同身份的人去世,其葬礼规格是有很大不同的。亲王薨逝时,按规定要杀头牛以祭祀。
翔凤楼
萨哈磷最终的爵位是颖亲王,但这个亲王头衔是死后追封的,所以被礼部的官员们给忽略了,仍然照贝勒的身份给安排的葬礼,没有宰牛祭祀。毕竟牛还是挺宝贵的嘛。
皇太极也许是意识到了这一点,事后感觉有些不妥,所以才做了一个这样的梦,这也体现了他和萨哈磷之间非同一般的君臣感情。
萨哈磷是礼亲王代善的第三子,而皇太极与代善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所以萨哈磷跟皇太极也算是比较近的叔侄关系。
有一次,皇太极与诸王贝勒们讨论治国之道,让大家畅所欲言。萨哈磷提出了“图治在人”的观点,即“人主灼知邪正,则臣下争尚名节,惟皇上慎简庶僚,任以政事。”
代善
萨哈磷所提的建议,核心思想就是君主要知人善任,并且凡事要以身作则。皇太极感到他说的切中要害,表示非常赞同。经过这场讨论,皇太极认为萨哈磷见识不凡,从此对他更加另眼相看。
皇太极当上后金的大汗后,随着力量的壮大,渐渐有了称帝的打算。但当下面的大臣们“劝进”时,他却又犹豫了起来,担心这些王公大臣不是真心拥护他,所以迟迟不肯答应。
萨哈磷猜出了皇太极的心思,他对众位王公大臣说,大汗为人谨慎而谦逊,我们要一起盟誓效忠他,他才会答应上皇帝的尊号。大伙儿一听心说你小子可真会做好人啊,这不是道德绑架吗?不过也没人敢公开提出异议。
于是萨哈磷连夜写好了效忠皇太极的誓词,并拉着满朝的王公大臣们一起签字画押。皇太极看到大家拥戴的热情如此高涨,这才“勉为其难”地宣布称帝。
清朝王公大臣
由于萨哈磷在支持和推动皇太极称帝这件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他被皇太极视为心腹。凡有军政、外交等大事,皇太极必与其商量,积极听取他的建议。
正因如此,当萨哈磷去世时,皇太极才会这样发自肺腑的伤心和悲痛。翔凤楼托梦的事情发生后,皇太极还特意指示礼部的官员,有关萨哈磷的祭祀必须按亲王的规格来,并且要把欠的祭牛给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