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毅龙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前言:永乐初,胡俨与解缙同观进士榜,解缙以胡俨非进士出身戏曰:“大丈夫必得黄榜书名耳。”胡俨笑曰:“彼亦有侥幸得之者。”明初之方孝儒、胡俨、杨士奇皆非进士而名擅一时。(明)王琼《论官制》云:“进士未必皆优于举人,举人未必优于贡士。进士、举人、贡士之外未必无异才异能之士。”今洪崖山房重建于豫章十二坊兴道坊4号,顾玉纯非遗“宣纸刺绣”馆于其中。顾氏以金针作笔,丝线为墨,似文士挥毫,水墨淋漓,可证王琼所言非虚。又绣《洪崖山房图》,借胡俨诗云:“顾郎胸次如摩诘,丘壑能令画里传”,庶几“技近于道”,与山房相得益彰。
十字街头是吾庐--胡 俨 洪崖山房
忆着洪崖三十年,青青山色故依然。当时洞口逢张氲,何处人间有傅颠。阴瀑倚风寒作雨,晴岚飞翠暖生烟。陈郎胸次如摩诘,丘壑能令画里传。
忆着洪崖三十年,梦中林壑思悠然。天边拔宅神游远,树杪骑驴笑欲颠。风动鹤惊苍竹露,月明猿啸绿萝烟。觉来枕上情如渴,此意难将与俗传。
忆着洪崖三十年,几回南望兴飘然。展图每觉云生席,握发还惊雪上颠。梦入碧溪唫素月,手攀丹壁出苍烟。求田问舍非吾事,欲托诗书使后传。
--(明)胡俨《题洪崖山房图诗》
(明)陈宗渊《洪崖山房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洪崖山房主人胡俨(1361-1443),字若思,号颐庵,南昌人。博极群书,天文地理,律历医卜皆通其说。洪武二十年(1387)举人,次年会试中副榜,授华亭教谕。洪武二十九年(1396)改余干县令。建文元年(1399)任桐城知县。建文四年(1402)以“学足达天人之际,智足资帷幄之筹”被荐于朝。永乐元年(1403),解缙再荐,授翰林院检讨,与吉水解缙、吉水胡广、新干金幼孜、泰和杨士奇、建瓯杨荣、永嘉黄淮七人同直内阁(文渊阁),寻升侍读。永乐二年(1404),升左谕德兼侍读,寻升国子监祭酒。永乐八年(1410),朱棣北征,以祭酒兼侍讲掌管翰林院事,辅导皇太孙监国。洪熙元年(1425),以疾乞休,授太子宾客致仕。
胡俨在国学二十余年,朝廷大制作凡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推总裁。胡俨“自处淡薄,衣食仅足。方岳重臣俱待以师礼。”礼部尚书李贤云:“胡颐庵急流中勇退人也!为祭酒以师道自重,文庙亦宠之,公卿莫不加敬。士由太学出至显位者执弟子礼益恭,俨遂名重天下。”
史上急流勇退者范蠡、张良寥寥数人而已。胡俨萌生退意始于退休前十年。永乐十三年(1415)冬,55岁的胡俨请中书舍人陈宗渊作《洪崖山房图》。次年春,胡俨为作《洪崖山房记》自述原委。
(明)胡俨《题洪崖山房图诗》
胡俨家本在南昌城内东湖旁,“余家寓城中,阛阓浩嚷,人事往来,喧嚣尘土无虚日。”其《村居即事》诗云:“住邻高士傍东湖,岁远人家杂遝居。”《归田四时乐》:“敝庐旧傍东湖曲,城市尘埃常碌碌。”年幼时,“每临南浦之清波,挹西山之白云,未尝不慨想洪崖幽胜,欲结庐其间,以勤所事。”今宦游南北三十年,“卒牵尘务,不得遂其志也。”胡俨希望“他日苟得归老故乡,买田筑室于山间,益励余齿,课子孙耕桑读书,为太平之民。”岂非“不亦美哉!”
为《洪崖山房图》题跋的好友胡广亦云 “先生家住豫章城,志在洪崖白云里。”但是“只今作官未可去,要竭丹衷报明主”,并预言胡俨“他年力衰始谒还,移家便向洪崖山住。”
(明)胡广《题洪崖山房图诗》
胡俨65岁自请退休,回南昌又生活了18年。因为《洪崖山房图》中的种种愿景,后人理所当然认为他得偿所愿,买田筑室于洪崖。但是,豫章堂主陈弘绪有不同意见,其《江城名迹记》载:“胡颐庵先生宅在进贤门外距南关半里许”,进贤门与南关间周长二里许,中以豫章驿道相通,即今十字街也。陈弘绪言其功成身退后“归老东湖”,“所云会城阛阓即此处也”。彼时十字街的繁华喧嚣丝毫不逊于城内。
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一出,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方得以完善。其中既有“穷则独善其身”的本因,又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精神归依。胡俨云:“西山在章水西,洪崖又在西山之西。峰峦秀拔,林壑深邃,岚光染空”,此“西山所以专豫章之胜也。”而“岩岫四出,云霞卷舒。幽泉怪石,流峙涧谷”,此“洪崖又专西山之胜也。”而十字街又专城南之胜,(明)熊明遇云:“(进贤门外)“衡宇相望,竹箭擅美。远则林障峻崎,近则曲河之溜”,又见“水草之湄,浸潭菰蒋,平烟白苇,引望无际。”
(明)陈登题《洪崖山房图》卷首
文人世界的桃花源并不专属于何处名山胜景,只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则“有好湖山即故乡”,似王安石之于南京、欧阳修之于开封。所以,胡俨携《洪崖山房图》归乡后,筑室于十字街,仍名为洪崖山房。其《村居秋兴》诗云:“闲居南郭外,水竹清且幽。”其《次韵答杨少傅勉仁》诗云:“萧然一榻病相如,独卧城南水竹居。”
胡俨六十八岁时《春日村居》诗云:“洪崖好山水,怅望隔幽寻”,洪崖与桃花源一样是精神家园的符号,虽曾引望数十年,但仍追寻不止,却未必非至其地不可。
洪崖山房水竹清幽,近枕章江涛,晓暮聆塔鸣。南州高士徐孺子一生恭俭义让,清贫自守,这位江西历代文人的精神领袖的墓就离山房不远,而胡俨的旧居便曾“住邻高士傍东湖”。正统八年(1443),八十三岁高龄的胡俨无疾而终,葬于数里外的徐家坊悬榻里,也算是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