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古代的律法,“青天大老爷”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人们不但喜爱甚至把他们尊为神来膜拜。为什么秉公执法就能获此殊荣,除了固有的阶级特权和压迫让人们难以获得律法上的公平,还因为特有的律法观 – 不追求公平,而追求“使无讼”。
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子路无宿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论语·颜渊》
上文的第一段现今有褒、贬两种截然不同的解释,但是不论是哪种,“片言可以折狱”都离公平很遥远。第二段的意思就很明确了,孔子认为“使无讼”应该被摆在律法的第一位。
为什么孔子不强调公平或是非对错,而更在乎“无讼”?更重要的是后世为什么不指正孔子的这个“错误”,还将其发扬光大呢?
首要的原因是古代落后的官僚制度以及低下的运作效率,别说将所有案情都查个水落石出,受理其中的大部分都会远超负荷而让官僚系统崩溃。步入皇朝时代后,由于皇朝的集权,失去很多权力的地方官员对于案件的处理效率也变得更低。
所以官员和朝廷因为自身能力的限制,就希望诉讼少发生,甚至不要发生。除了官员们不堪其重,百姓在诉讼中也同样不堪其重。
古代诉讼一旦被官府正式审理,官府一般都会将案件相关人员全部提堂。不少案件并不能被当堂审决,需要官府花费一定时间去侦查、审讯。未审决前相关人员都要被拘押,虽然原则上官府管饭饿不死,但是家里的活不用干么?不用赚钱去奉养父母子女么?
一些案子由于案情复杂、刑侦手段落后等原因耗时耗力,往往还没有审完,不光原告和被告,连证人都被熬得家道中落、破产等等。这就导致一些案子消耗官府大量资源和精力后,原告和被告却共同要求撤诉。费力不讨好导致官员们接到诉讼后并不愿意审理调查,而是拖着等待原被告协商撤诉。
同时一些不法官吏利用诉讼“吃了原告,再吃被告”,不但不审理案件反而把相关人员给折腾得家破人亡。肥的是官员,但是因此而招来的仇恨却要由朝廷来承担,所以朝廷也排斥诉讼的发生。
官员和朝廷的懈怠很快就被一些无赖利用,他们故意发起诉讼,以立案拖垮被告为要挟,逼迫被告妥协赔钱消灾。明清时有句话“图准不图审,包准不包赢”,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这种情况下,就算是官员没有与原告勾连,人们也会认为他们沆瀣一气,这也进一步降低了官员们接状审理的热情。
除此之外,皇朝的自上而下的集权制度,导致上官在评价下属时,更在意他们是否犯错,而不是审理了多少案件。那么审案子对于地方官员来说就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做事就不犯错,官员们自然更倾向于“使无讼”了。
两千多年来虽然皇朝不断更迭、皇帝也变换着姓氏,但是皇帝集权的制度却从未被质疑过。因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尊卑、孝道这类礼教观念早已成了社会的价值基础。
人们只要心无它想,遵循这些礼教规则,皇朝就能稳定运行下去。而诉讼则意味着质疑和不服从,甚至是心有它想。对于皇朝而言,臣民一旦“心有杂念”,皇朝就可能混乱。所以皇朝实际上是排斥诉讼的,甚至直接在律法里禁止某些诉讼(例如:子告父、妻告夫、下告上等)。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官员、朝廷、皇朝来说,降低诉讼数量就能大幅度降低他们的压力,也能减少社会矛盾并稳定皇朝的统治。因此他们理解并接受“使无讼”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朝廷实际上很清楚 “使无讼”会增加小民伸冤的难度,但是为了朝廷和皇朝,小民们做些牺牲不是理所当然的么?
在“使无讼”的主导下,官员们即便是清查、审理案件,其目的也不是为了追求公平。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海瑞。他在应天巡抚任上主动清查积案并鼓励百姓诉冤,但是他的审案原则就不那么正义了:
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
《海瑞集》
我们明显可以看出海瑞并不关心案件的是非对错,他完全是按照传统的礼教价值观去判案。其目的也是通过判案重申传统礼教观念的重要性,希望人们自觉用传统道德来约束自己,进而实现“使无讼”。
海瑞这样的“青天大老爷”都这样,其他官员又怎么会向“使无讼”发起挑战呢?因此面对诉讼,官员们多是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受理也多选择说和、调解以求原告主动放弃诉讼。
如果原告坚持不撤诉,官员们反而会认为原告是泯顽不灵、故意找茬,甚至因此整治原告。名场面就是官员以刁钻不讲理、蔑视公堂为由将诉讼者乱棍打出。
朝廷和官员们对待诉讼的态度,更进一步地增加了百姓的诉讼成本,导致很多人受到了欺凌伤害也只能选择忍气吞声、息事宁人。百姓难以诉讼和官员的不愿接讼,既助长了施害者们的气焰,也让他们背后的官府势力更加地有恃无恐。
这也是少数人能够长时间为祸、为霸一方的主要原因。他们的祸和霸不在于他们自身,而在于朝廷并不怎么愿意认为他们是“恶”和“霸”。
这种困境让百姓们产生了一种错觉,被欺凌伤害后不能被官员、律法有效保护是正常的,世道就是这样,公正是稀缺品,都是自己的命。不过即便是认命了,人们也希望找到寄托和救赎,于是就产生了“青天思维”。希望“青天大老爷”、“钦差”们能够发现并救助他们。
悲剧的是从“青天思维”中获利最大的反而是问题的制造者,官员和皇帝们。因为希望天降青天和钦差,人们只能本能地去相信上面的皇帝和大官们都是好的,他们只是一时不察。而官员们只要清查一些积案就能迅速获取“青天”的声望,被感恩戴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