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一个小故事谈起。李世民曾经“无意”中溜达到直史官:《高祖实录》编撰得咋样了?朕要御览。史官们很为难:陛下,按法律规定皇帝是不能看本朝历史的。

李世民也不生气,转身就走,但三番五次地“关怀”史官们,搞得大伙儿如芒刺在背。于是架不住压力的史官们赶紧加班,将修改后的《实录》呈送给李世民。

李世民御览后指示:不要替朕隐晦嘛,要尊重历史,照直了写嘛!

于是善良的人们说:“多么伟大的皇帝。”我只能说善良有时候可以跟幼稚划等号:皇帝可以这么说,史官们可以这么做吗?太不懂事了吧?

这就是史官跟李世民之间的差距,他们的目的其实是一致的,都想竭力掩盖某些东西,可做法却不一样。史官简单粗暴,直接糊腻子;李世民真想抡他们两巴掌:蠢!大家都能看得见的东西能改吗?搞点有技术含量的东西嘛!

于是千年之后的我们,读到的是“技术含量极高”的历史,要想看清原貌其实永远不可能了。

玄武门之变就是如此,李世民的高明之处在于,他保留了历史的基本原貌,堵住了人们的嘴,又在一些隐秘的细节处下功夫,把非法的行为美化成了正义之举。

玄武门之变震惊全国,这种事不可能掩盖得住,既然如此何不大大方方地承认?但其中的细节有几个人能知道?比如说,这到底是一场“正当防卫”,还是“主动攻击”?

篡改点之一:把“主动攻击”篡改成“正当防卫”

按照史书记载,事件的爆发点是李元吉率军出征前的一个阴谋。

武德九年,突厥入侵,李元吉奉命出征。借由这个机会,李建成和李元吉设下两个毒计:其一,将秦王府的核心将领尉迟恭、程知节、段志玄和秦琼等人征调随军,并由李元吉找借口杀掉;其二,在昆明池的饯行仪式上,直接刺杀李世民。

这个密谋被李世民安插在李建成身边的眼线得知,并迅速告知了李世民。当夜,秦王府灯火通明,李世民及其铁杆粉丝们争得面红耳赤。

李世民犹豫不决,他有一个幻想和一个底线。幻想就是父亲能念及自己的功劳,给他一个平安;底线就是他不能杀害自己的同胞兄弟。

但长孙无忌、尉迟恭等人态度鲜明:对我们来说,你败了我们就是死路一条,成功了我们就荣华富贵;对您来说,你以为还有退路?有我们在太子对你忌惮三分,没有我们你就是案板上的鱼肉!

因此,这是一场决战,对方已经发动攻击,你要么正当防卫,要么束手就擒。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被李建成逼到墙角,被部众推到前沿,他只能忍痛拔剑自卫。

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不认为是这样,相反它应该是李世民的主动攻击,而非“正当防卫”。

首先,两条计谋的真实性存疑。

这两条计谋本来就是矛盾的,尉迟恭等人有李世民在是虎,李世民不在就是虫,既然已经杀掉了李世民,还有必要这么费劲巴拉,将他们调入军中除掉?树倒猢狲散了嘛。

再者,饯行会上就一定能刺杀得了李世民吗?李世民不来怎么办?刺杀变成相互火并怎么办?可操作性太差了。

那个眼线王晊也很可疑,身份不明,历史上只出现过一次,从此人间蒸发。其实这种凭空出现,又凭空消失的人在历史上很多,基本上就是个“空气人”,假的,完全是史官们为了把故事编圆,捏造出来的人物。

我个人认为,李世民就是挑了一个李建成毫不防备的时机。第二天就要大军出征,李建成怎会把心思放在李世民身上呢?

其次,不能兄弟相残,是李建成的原则。

玄武门之变前,远没到兄弟间你死我活的程度,起码李建成不这么认为,也不会这么做。

其实李建成有很多机会可以除掉李世民,但他都阻止了,这表明,李建成其实有个底线:解除李世民的权力,绝不能伤害他的性命。

而且李建成也没必要这么做,因为在赛道上,李建成远远领先于李世民,起码李渊是站在李建成一边的,宰相班子里,裴寂、封德彝都力挺李建成,陈叔达和萧瑀相对中立。

因此,在大敌当前之际,李建成更不可能做出这种无事生非的事,这就是李世民乘人不备,发起的一场“主动攻击”。

篡改点之二:把“宫廷政变”篡改成“兄弟阋墙”

这场事变大家都把目光盯在了李世民和李建成身上,认为这是兄弟之争,其实大家都中招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目标有两个,除了李建成外,还有李渊,且李渊才是首要目标!

试想一下,假如李渊不在控制范围内,就算李世民杀了李建成又如何?他能保证李渊会让他当太子吗?要知道李渊有二十多个儿子呐!

办法只有一个,必须控制住李渊,逼他立刻交权,这才是玄武门之变的核心。

遗憾的是《高祖实录》失传了,我们看不到原始资料,因此留下一个谜团:李世民是如何控制李渊的?

按照史料记载,在杀掉李建成和李元吉之后,尉迟恭威风凛凛地出现在李渊身边,声称奉秦王之命来保护皇帝。李渊看着浑身是血,手执武器的尉迟恭,大惊失色地下旨:所有人放下武器,军队全都由秦王指挥。

这就很不合理了,李世民杀了李建成,李渊为何反而把军权交给李世民?一定是被尉迟恭逼的嘛。

问题又来了,尉迟恭又不是超人,他是如何躲过禁军,把刀架到李渊的脖子上的呢?史书没交代,我觉得只有一个可能,即李世民早就买通了部分禁军将领,这个人会是谁呢?

我猜应该是柴绍,李渊的女婿,李世民的姐夫。李渊登基后,任命柴绍为左翊卫大将军,负责宫城防卫,他与李世民私交甚密,李世民登基后,任命他为右卫大将军,依然将宫城防卫交给他。

假如柴绍不是李世民心腹,一定会被解除禁军首领的职务。当然,除了柴绍有没有别人参与呢?不清楚,但这个人肯定在玄武之变中扮演了一个角色:当睁眼瞎,悄然放尉迟恭控制了李渊。

当李世民掌握了军权后,玄武之变才算是真正胜利了。于是父子俩在武德殿相见,李世民抱着老爸痛哭,以示忏悔。李渊能说什么呢?军权丢了,他这个皇帝就是个傀儡了,那就跟着他一起表演,把父子之情演得更像一点呗。

篡改点之三:把“长期预谋”篡改成“仓促应对”

玄武门之变前夜,秦王府19位核心人物齐聚,紧张地商量每一个细节,又连夜将几百名士兵调往玄武门潜伏。

你能想象一下什么场景,一定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那我就要问一句了:这么大动静李建成的人怎么毫无察觉?眼线呢?长安夜里是要宵禁的,夜晚值班巡逻的士兵怎么都瞎了?

我认为只有一种解释,那一晚的行动不会太大,因为行动的部署早就已经在落实中,那晚就是几个人串联确认一下行动方案而已。也就是说,这绝不是仓促应对的临机决断,而是长期预谋。

李世民的预谋说出来让人不寒而栗:

其一,招募死士

史书中说,李建成招募了约3000死士,李世民只有二三百人。不管数字准确与否,但哥俩都私下招募了死士。

其二,收买要员

前面我们讲过,李世民一定收买了禁军将领,除此而外,玄武门守将常何、宰相封德彝(双面间谍)、陕东道大行台温大雅等人,确认都被李世民收买了。李靖和李勣,疑似被收买。

其三,布局东都

在这些被收买的要员中,有个人特别值得大家关注,他就是温大雅。

温大雅哥仨,在朝中的影响力都很大,其中温彦博后来还做了宰相。温大雅原为李渊的秘书,玄武门之变前,被调任陕东道大行台。

这其实是一个大阴谋!李世民跟李建成抗衡的基地就在洛阳,关东势力就是他的命根子,这是他平定王世充的成果。

李渊深知这一点,为了遏制李世民的势力,控制洛阳就成了关键。李世民“贴心”地送上枕头:愿意将洛阳兵权交归朝廷,提议让温大雅出任陕东道大行台。

李渊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心腹已经投靠了李世民,于是爽快地答应了。除了温大雅,李世民又密令张亮到洛阳,悄悄联络关东豪族。

李世民为何要做这些事呢?给玄武之变打补丁!万一事变不成功,他立刻会逃往洛阳,以此为基地跟老爸正式决裂!

以上事件说明,李世民为夺位作了长期的周密部署,绝不是一晚上临时决定的事。

篡改点之四:把“非法夺位”篡改成“正当即位”

除了针对玄武门之变相关事宜的美化而外,李世民还全方位篡改历史,争取同情分,将自己的皇位合法性做全方位包装。

一、将“晋阳元谋”的首功归于自己名下

这一点居然骗住了一帮跟着瞎起哄的“太宗迷”。如果你多读几遍原著,就不难发现这个骗局漏洞百出。

限于篇幅只简单说几点:李世民当时只有19岁,他有领导全局的能力和威望吗?李渊会被雕虫小技牵着鼻子走吗?你再仔细研究一下李渊在起兵前的秘密准备,那哪里是小年轻李世民能做得到的?作为陇右集团的核心人物,李渊的一呼百应,李世民能做到吗?

温大雅的《大唐创业起居注》,作为最原始的史料,里面根本就没有多少李世民在晋阳起兵中的戏份。

有人说温大雅给李渊贴金。不错,肯定有给李渊贴金的成分,但他一定不会抹杀李世民的功劳,难道不是吗?

二、丑化李建成、李元吉,甚至李渊

虽然史书一再丑化李建成、李元吉,但如果你通读所有的史料,就不难发现其中的矛盾之处。这就是史书的妙处,它可以掩盖某些事,但总会在其它地方露出矛盾的地方。

李建成的才华、德行,甚至军事能力,在零碎的记录中散发着光芒。剥离掉空洞的道德批评,你就会发现,李建成绝对是个德才兼备的理想太子。

李渊恐怕是历史上存在度最低的开国皇帝,这其实跟李世民对父亲的刻意隐匿有关。连晋阳元谋之功都被李世民抢了,可以想象,这个李二有多不择手段。

三、借李渊之口,给自己无限贴金

这种记载太多了,比如李渊数次答应立他为太子,甚至答应分陕而治,把大唐一分两半,哥俩一人一半。

这些记载无非是为了证明一点:你们看,哪里是我夺位,大唐就是我打下来,俺爹早就准备把皇位传给我,俺是理所当然的继承人嘛,是李建成抢了我的位置。

好了,不多说了,再说就有人向我扔砖头了。实话实说,我没有一点黑李世民的意思,相反我承认他是中国历史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值得我们尊敬。

但李世民不完美,我们没必要造神,在篡改历史的问题上,他就是犯了大错!可是我本人对他这个行为表示理解,没办法,作为皇帝,如果他不能说明自己的皇位合法性,那可是要引发政治危机的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