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五年底,江苏高邮的城墙上,一颗鲜血淋漓的人头突然被丢了出来,在外驻扎的新四军顿时愤怒不已,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在日本正式向我国投降之后,这些高邮城内的日军,居然自恃兵多城固,依旧在负隅顽抗,企图在老蒋的帮助下卷土重来。

面对着不断发出的劝降通牒,他们不仅不予理会,还

当场斩首了我军劝降人员

,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对此,我军大怒,

发起了抗日的最后一战,高邮之战!

那么,

这支日军为何拒不投降?他们的倚仗到底是什么?

这场战役最后的结局又是什么呢?本期我们一起梦回抗日往事,聆听先辈们的英勇事迹,喜欢小编视频的朋友,可以长按点赞加关注,您的支持就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正式宣布向中国投降,长达十四年的艰难抗争终于落下了帷幕,

全国上下一片欢呼雀跃之景,各地的日军也在我方的积极组织下,接连投降,并撤出中国境内,此时的

我军也已经收复了华中地区的大片土地,淮安、淮阴等地先后被解放,所到之处,日军都非常自觉的放下了武器

,仓皇逃窜,但偏偏位于苏皖解放区南边高邮城内的一支日军,不仅不投降,还仗着该城的地理优势,企图重振旗鼓。

高邮位于江苏省的中部,南面就是扬州,北边是两淮地区,可以称之为两淮的门户,

城墙外面有护城河环绕,墙体也高耸林立,易守难攻,是运河线上的兵家必争之地。

一九三八年,日军在占领了高邮之后,又对这里的防御工事进行了多次加工,城墙结构更加坚固,组成了错综复杂的防御军事体系,

显然,要想打进这样一座城内,如果没有极为精妙绝伦的战术,成功的可能性十分渺茫。

当然,这也是城内日军不愿投降的原因之一,

原因之二就是城内守军数量众多

,当时驻扎在城内的是日军独立混成第九十旅团的两个大队和一个炮兵中队,人数约有一千一百人左右,除去这些精英部队,

在外还有伪第二方面军第四十二师以及伪县保安大队、警察大队等等,总人数在五千以

上,除此之外,在高邮以南的邵伯湖,也有大批日军、伪军在巡逻,人数方面也有优势。

当然,日军不降还有最后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

国军的怂恿,

按照规定,日军应该向就近的盟友缴械投降,而

高邮城内的日军属于新四军的管辖之内,应向新四军投降

,但是在十二月份,国军第二十五军进入扬州之后,老蒋想要独吞抗战的胜利果实,便开始试图垄断受降权力,为发动内战做准备,于是

不许日军向八路军和新四军投降,还和他们的将领岗村宁次展开合作,表示自己可以同意帮助岗村宁次开脱罪责,但他必须得等到自己的军队入城再开始投降。

不得不说,他的这种做法寒了多少浴血奋战将士的心,也是对所有无辜枉死的中国人民的不负责任,这样残忍的战犯,就应该遭到历史的审判,但老蒋为了自己的一己之私,联合外敌对付自家,还要帮助手上沾满数万同胞鲜血的战犯脱罪,其行为着实令人愤怒。

而得到老蒋的保证之后,冈本宁次也欣然同意了,向下属传达了拒绝投降的命令,这种做法对于城内日军来说,是一个惊喜,在他们天皇至上,自己的国家永远是无敌的观念中,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战败的消息,

如今有了上级的保证,更加狂妄了,不仅不投降,还将原来驻扎在扬州的日军,都转移到了高邮,逐渐发展壮大自己的势力,卷土重来。

对于收复高邮,一开始,我军还是想要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去解决,毕竟日军大本营都投降数月了,为了这种小喽啰再丢失自己的兵力,牺牲无数的战士,再加上当地还有许多老百姓,再起战事显然是对他们生命的不负责任,因此,

新四军派遣了之前投诚的赵云祥,担任此次劝降人员,

他是在我军攻打盐城时,选择投诚的,在我军看来,赵云祥之前也是伪军,再加上一张巧嘴能言善辩,相比其他人,更能抓住敌军的心理防线,劝降工作会更加顺利。

但是,我军万万没想到,

对方不仅不降,还将我军派出的赵云祥斩首示众

,自古以来,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已经是默认的战场秩序,日军这种做法显然已经违背了基本的道德,也是完全不将我军放在眼里的体现。之后,他们更是直接调来扬州日军,

扬言要北攻宝应,收复失地。

接连几次的挑衅,已经彻底触及了我军的底线,也直接激怒了新四军总部,

当时的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直接向上级提议,申请直接进攻高邮,打到他们投降为止!

一直以来,我党都不太赞成打攻坚战,毕竟现阶段,尽管日军大部分被赶出了中国境内,但是内战的危机随处不在,攻坚战对战士伤亡也很大,再加上当时高邮兵力部署不完善,很可能出现两败俱伤,还攻不下的情况,对于上级的担忧,粟裕也非常明白,但是处于实际战场的他也明白此战的重要性,于是直接给领导发送了一封电报,

详细讲述了局势的紧迫,以及攻打高邮的必要性。

最终,上级同意了他的请求,

不过,在兵力部署上,又出现了意外,攻打高邮的难度本来就特别高,粟裕一向又是个谨小慎微之人,便派遣了三个纵队担当主力部队,确保任务的万无一失,但此时上级还下达了其他任务,要求华中第六纵队向北前进,返回津浦线方向,与敌作战,后来在粟裕的多番恳求下,第七、第八纵队被留了下来,进行攻防。

相信了解过历史的同学都听过

粟裕的大名,他是我国的一代名将,有战神之称

,曾经在淮海战役中大放异彩,面对着国军八十万人马,数位名将,粟裕硬生生以六十万兵力,精湛的战术,将其包围全歼,赢得最后的胜利,在升任师长时,

还指导过车桥战役、南坎战役等,直到抗战结束后,还被封为了共和国第一大将。

当然,此时的粟裕还没有名震八方,沾沾自喜的日军还不知道,他们将要面对的是中国战神一般的将军,而此时的粟裕也明白,这场仗既然要打,就要用最小的伤亡、最快的速度取胜,这就是一个大难题,

高邮城墙高九米、厚七米,在日军占领之后,又加固了城墙,还在每面墙上设立了许多安置机枪的位置,同时包含了八个大型掩体

,在老蒋的秘密配合下,他们还

修建了一条十几公里长的长垣

。这些都加大了战争胜利的难度。不过,对于粟裕而言,他很快就凭借自己的所学及经验,整理出了相应的战术策略。

在战役开始之前,粟裕就号召高邮外围的老百姓,

积极组织后勤部队,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短短几天的时间,民工人数就超过一点五万人,

也足以可见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人们对日军的憎恶以及忠贞报国的决心。这些

民众为部队运送一些粮食、物资等,他们还主动将家里的房子腾出来,给战士提供休息之地

,也正是有了老百姓坚定的支持,在战斗过程中,大家才没了后顾之忧,在前方英勇奋战,将高邮从敌人的侵害下,彻底解放出来。

一九四五年十二月十九日,高邮之战正式爆发

,此次战役共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收复邵伯湖,将高邮外围的敌人全部肃清,然后将其围困在城中,来个瓮中捉鳖,第二个阶段就是总攻高邮,围点打援,全歼守敌!

首先是第一阶段,邵伯湖的收复,该地位于高邮与扬州之间,是大运河上的一个重要据点,若是能够成功拿下邵伯,便能将高邮团团围住,切断国军支援日军,使其成为一座孤城。

为了保证计划的万无一失,粟裕亲自坐镇前线指挥所,直接命令陶勇,

在六天之内拿下高邮,随后派遣华中野战军第七纵队,从三个方向对邵伯发起猛烈的攻击

,密集的兵力、火力从东、西、北三面同时袭来,日军很快就撑不住,开始四处逃窜了,而为了防止日伪军逃离,第八纵队也开始行动了,他们负责攻占高邮城外的几个日伪据点,面对我军的来势汹汹,许多伪军一枪都没开,就直接投降了,此时城内已经撑不住的日军突然发现了一个缺口,城南似乎没人把守。

于是,大家一股脑冲了出去,但他们不知道的是,城南正是粟裕给他们设立的一个陷阱,处于我军的堵截范围内,等他们一个不落的进入陷阱,战士们正好收网,两个小时的激战过后,

日军全军覆没,我军占领邵伯,俘虏日军六百多人

此时的

陶勇在夜色的掩护下,也成功摸到了北城的泰山庙等据点附近

,为了应对敌人的火力,还将城外的低矮工事修建成为高于城墙的堡垒,以确保对敌的火力压制。

之后迅速击毙了哨兵,抢占了防御工事,一天一夜的战斗之后,敌人外围的防线彻底崩溃,

我军成功拔除敌方据点十六个,超一百名日军被消灭,还有四千多日伪军也被清除,还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弹药,打破了日军外围的逃生通道,

为之后攻打高邮提供了有力支撑。

获得短暂的胜利之后,我军战士欣喜不已,俗话也说得好,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趁着这次胜利带来的鼓舞,大家根本不想过多休息,只想用最快的速度,将日本侵略者们赶出中华大地!但粟裕心里却十分清楚,这些不过是个开胃小菜,高邮城才是他们最终的目的,在结束邵伯湖战役之后,粟裕当机立断返回高邮,让战士们稍作休息,随后召开会议,让将士们对此次行动的准备情况作出详细的汇报工作,将士们都以为汇报完成之后,便可上阵杀敌了。

不曾想,粟裕再次下达指令,

要求士兵先对周边的地形仔细勘察,

很快,大家就发现了敌军的漏洞。事实上,城内的日军在新四军的团团包围中,还抱着胜利的幻想,龟缩在城内,不断加固工事,还时不时用炮火袭击我军,

但高邮城易守难攻,若是强行闯入,不顾对方牢固的工事,不仅会牺牲无数的士兵,还没有把握攻下城池

,这是粟裕以及在场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情况。

所幸,在将士的勘察之后,他发现日军的大部分火力都集中在了城东的方向,并且对方司令部的驻地也在此处,而东门附近地势平坦,十分适合布置火力,换位思考一下,此处的防御肯定也是其他几处中最为坚固的。因此,粟裕将军想了一个绝佳妙计,

首先将计就计在城东布置大量兵力,做出想要强攻的假象,等到将敌军主力都牵制在城东之后,再来一招声东击西,让战士们从北门、南门进入攻击,在西北方向也调取一支增援部队,以防万一。

不过,我们前面也提到过,高邮城墙足有九米高,怎样才能避免我军在佯装强攻时,尽可能地减少伤亡,同时又能提高战斗力呢?为此粟裕冥思苦想,终于有了一个妙计,他提出在战斗打响前,于夜色掩护下,

挖出一条交通壕,到达城墙不远处,随后用麻袋装土、草堆等方式,在城墙十米远的地方,堆砌成一个高过城墙的半月形堡垒,随后架上机枪

,以强大的火力压制住城墙上的敌人,而我军也有了一层掩护,消除了敌方居高临下的优势,一举两得。

当然,单凭这种投机取巧也不能决定最终的战局,毕竟高邮城十分坚固,长久的硬碰硬于我方不利,粟裕便又想了一个法子,

攻心战

,也就是我们历史上的四面楚歌,毕竟但凡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更何况在八

月份的时候,日本方面已经宣布投降,他们的祖国都抛弃了他们,现在距离受降仪式已经过去了四个月

,若是没有老蒋从中作梗,没有日本军官的不甘心,他们这些普通的日本士兵早就被遣返回国,与家人团聚了。

如今,被上级蒙在鼓里,没有援军帮助,无畏的挣扎显然是困兽之斗,没有意义,更何况,长年的征战,没有人不想回到自己的故乡,这种情感足以摧垮一个人的斗志,而战士之间的氛围是会传染的,这也是我军的绝佳机会,想通了这一切,粟裕立刻行动,在做好工程准备的同时,

还派出了敌工部的同志与日籍战友,用日语劝降,几十位日方的反战同盟也来到了前线助阵,他们拿着大喇叭对着敌军宣读日本天皇的投降诏书,告诉他们日本的真实处境,

表示外面的日军早就已经全部投降,回到祖国,

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日子了,还放出了日本思乡曲的民谣,勾起了许多士兵的思乡之情,激发了他们放弃战斗、结束这种胆战心惊的日子的想法。

当然,刚开始的时候,日军根本听不进去,只要我方战士出声,就开始射击或者大炮狂轰,但时间久了,敌人的反应也没那么激烈了,

有些士兵甚至听着思乡曲,奔溃大哭

,到这时,许多日军的心理防线渐渐崩塌,停战的想法已经在他们脑海里生了根,只等我军攻打开始,就会肆无忌惮的疯长开来。

当然,我军劝降的办法绝不止这些,因为高邮城外还有许多密集的居民区,战士们便将劝降标语用日语写了出来,趁着天黑将传单挂到屋顶上,上面写着放下武器,保证生命安全,为了保证所有人都能够看懂,还十分贴心的准备了中文、日文、图画等各种形式的标语,并将标语用弓箭或者迫击炮射到城内,争取所有人都能看到,为了避免射向城内时,纸张会被损坏,

战士们还发明出了一种土飞机,这种飞机是由牛皮纸扎成的两米宽、四米长的瓦式大风

筝,战士们将它放飞到高邮城的上空,上面绑着一包包传单,这些传单旁边都点着线香,等烧断捆传单的绳子,所有传单飘洒开来,像雪花飞舞般,飘进了高邮城,落在城内士兵的脚下。

此时,很多敌军的心理都开始动摇了,各种心理攻势让其内部出现了混乱不堪的现象,大家无心作战,只想快点回家,没人乐意不清不楚的失去自己的生命,很多士兵选择了主动缴械投降,但作为日军军官的岩崎学怎么可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他直接命令手下对我军射击。

二月二十五日,粟裕组织誓师大会

,这是抗战的最后一场战役,只准赢不准败。夜间,在密集的雨声遮掩下,一颗绿色的信号弹照亮了漆黑的夜空,照亮了将士们坚定奋战的脸庞,也照亮了在黑暗中踽踽独行的老百姓,

新四军第八纵队与高邮独立团向日军发起了最后的攻击,

粟裕选择三缺一的打法,集中火力、兵力,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分别进攻,

使日军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向南突围,第八纵队的三个团分别从城北、城东、城南三个方向,出其不意地向高邮城发起猛烈攻击。

然而,就在我军一鼓作气接近城墙时,意外发生了,

日军突然抛出了大批勾链,想要将我军逼退,但我方士兵可是非常聪明的,一看到勾链,便往墙上丢手榴弹。

还没等日军推翻梯子,就被炸得人仰马翻,这也是我军的另外一层智慧,虽然我们能够靠着沙袋占据制高点,但与日军厚重的城墙还是有着天壤之别,没有办法对其实行压倒性的优势。

于是,战士们便利用古人的智慧,在炮火的掩护下

,扛着云梯冲上城墙

,尽管有许多战士在爬到一半时,不幸被日军击落,但中华民族最不缺的就是宁死不屈的脊梁,一个跌倒还有无数个挺直的脊梁,所有战士不断向上爬,

终于在七个小时的斗争之后,我军主力登上了城墙,日伪军步步后退。数小时后,各个方向的主力也突破层层防线冲进城内,开始这场血与泪的战斗。

到了

二十六日下午四时,日军司令部已被我军包围,敌人也已筋疲力尽,无力反抗

,选择举白旗投降,此时的

第八纵队将领韩念龙大步走进日军司令部,以新四军代表的身份,命令岩崎大佐,解除各部武装,交出武器,无条件向新四军投降。随后,岩崎大佐解下了身上的指挥刀,放在桌上以示投降。

随后,在高邮城内的洪部大厅中,新四军举行了受降仪式。岩崎大佐将日军花名册与军需物品登记册交给韩念龙,之后默默退到一边。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受降过程中,

粟裕将军也挤在群众中,观看了整个受降过程,之后便悄悄离开大厅,深藏功与名,回到了野战军司令部。

而在战争结束之后,老蒋并不知道日军战败,还抱着幻想,给他们送去了许多粮食物资,最后都被我军收入囊中。

从十九日到二十六日,我方战士只用了一周的时间,就取得了高邮战争的辉煌的胜利,而新四军也以伤亡六百人的代价,造成敌军八千多人的伤亡,其中,消灭了日伪军五千余人,还有九百左右的日军俘虏,缴获的各种武器装备达五千多。

高邮战役也是抗日战争以来新四军、八路军历史上俘虏日军最多的一次战役,也是中国军队对日军的最后一战。

不过,也有许多人认为芷江战役才是最后一战,因为在高邮战役之后,受降的日军算是编入了国军队伍中。不论如何,

高邮战役的胜利,也证明了日寇大势已去,他们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一切敢于侵略中国领土的敌人,都将承受巨龙的怒火!

对于高邮战役,大家有什么看法?

可以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喜欢小编视频的朋友,也千万别忘记长按点赞加关注不会错过之后更多精彩内容,感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