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接着上期来聊,丹麦虽然坚持了中立国的地位,可是往往事情就是事与愿违。因为在欧洲这块巴掌大的地方,时时刻刻都充斥着战争,战争不是你想避免就可以避免的。因为当时的欧洲发生了几件大事,让这些衰落的国家不得不再次卷入其中。
首先就是在法国发生了大革命,这次革命给欧洲国家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使得皇室人员纷纷开始镇压法国革命军。如果把这股浪潮席卷到周围国家,那么贵族的统治也可能烟消云散。尤其是路易十六送上断头台,这极大地震动了欧洲皇室,纷纷开始攻击法国的起义军队。在这样的背景下,丹麦自然是赶紧保存势力,避免自己卷入到这场战争当中。
在1767年丹麦宣布同俄国、瑞典组成“武装中立同盟”,当时这些国家主要就是想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独善其身。当时的北美殖民地正在进行反英独立战争,俄国联合丹麦、瑞典结成以武装保护中立国船只在交战国海岸自由航行进行贸易的同盟。
1778年 2月法国同美国签订同盟条约,次年法国又同西班牙缔结联盟,共同反对英国。英国在同 3国(后增加荷兰)作战时,实行海上封锁,拦截中立国船只。1780年 2月,俄国为保护战时与交战国进行贸易,向英、法、西等国宣布如下原则:中立国船舶可以自由地在交战国港口之间及其沿岸航行。除战时禁运物资如武器、弹药、造船器材等外,交战国不得夺取中立国船舶上的敌货。
同年7月和8月,俄国先后同丹麦、瑞典订立条约,约定装备若干战舰,用以保证上述原则的实施,形成以武力保护中立权利的同盟。后来其他中立国荷兰、普鲁士、奥地利、葡萄牙等也陆续加盟。
这个同盟的作用其实就是为了遏制英国而诞生的,因为此时的英国非常强大,号称日不落帝国,谁也不想看着他如日中天,于是纷纷下了黑手。同时对于俄国来说是非常好的政治手段,大大提高了沙俄的国际影响力。
美国对于英国的战争欧洲国家还是非常乐于煽风点火的,尤其是法国,自己国家都快不行了还要去支持美国一下,可以说英法的矛盾也是非常尖锐。
丹麦这时候也要出来了,为什么呢?因为要发财,没什么事情比发战争财更挣钱。在这次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丹麦这种国力衰弱的时期可谓是久旱逢甘露。大量的物资运往美国,包括武器、纺织类、存储食品等。这次中立的原则让丹麦更加笃定自己一定要保持中立,于是在拿破仑时期,丹麦也是老老实实地躲在一旁。
这个联盟一直到1783年美英缔结《凡尔赛和约》才解体,因为1783年美国正式独立了,中立国也不需要再进行战争贸易了,这着实让丹麦遗憾了很久。
可惜别人忙活着参战,你一个人偷偷发育,这下英国佬就不乐意了。在1800年,当时发生了相当大的事情, 那就是法国大革命,几乎都要把皇室急疯了,于是纷纷联合起来成立了反法同盟。
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的拿破仑横空出世,这家伙实在是太猛了,而且最主要的是他代表了资产阶级!这对于君主国家来说,是不可能接受的。
可是这时候,俄国与英国关系破裂,大家都在抗击法国的同时,英国却偷偷抢占俄国的势力范围,马耳他岛。这让俄国非常气愤,号召组建新的武装同盟反对英国。
丹麦与英国也是积怨已久。英国不仅要求丹麦的船只只能停在法国港口,限制它的海上航线,甚至还随意搜查丹麦的商船。这严重影响丹麦的对外贸易。
于是,丹麦积极响应俄国的号召,加入了反对英国的“武装中立同盟”,并提出“自由通航”的口号。想想就有点无语,自己统治权力都快被人家打没了,还要相互内斗,打不过拿破仑其实是有原因的,相互内耗也严重。
丹麦这一下可激怒了英国人。英国人虽然拿庞大的俄罗斯帝国没办法,收拾临近的丹麦还是绰绰有余的。1801年,英国派出海军上将帕克和纳尔逊,率领一支舰队开进丹麦的领海。在厄耳息诺耳,英国军舰无礼地炮轰这座城市,挑起了战争。
到了1801年4月由于丹麦海军军队都在休整,打了个措手不及,最后只能投降被迫退出武装中立同盟。这时候丹麦对于英国佬那真是怀恨在心,于是导致后面战争中加入了拿破仑一方。
我们话说回来,英国佬打了丹麦一顿扬长而去,丹麦可就惨了,国内那是一片哀嚎,叫苦不迭。丹麦人那是十分憋屈,可惜无辜的丹麦人再一次受到了无妄之灾。
到了1807年,英国与丹麦谈判联盟不成,再次派出舰队炮轰哥本哈根,给城市造成巨大的破坏。不仅如此,英国人还掳走了丹麦全部的舰船,丹麦海军全军覆没。
为什么这样做呢,主要是两点:第一就是英国当时看到丹麦处于中立国的地位,十分想拉他下水,于是英国、丹麦、瑞典来一个三国联盟:英国派遣海军,驻守大贝尔特海峡,阻止法国对丹麦的侵扰,即使以后丹麦沦陷,西兰岛也可以保住。
丹麦直接拒绝了这样的决议,他们认为这只是保住了丹麦的部分领土,仅仅局限于西兰岛和波罗的海,英国的目的,就是不想让丹麦的海军,落入法国之手,并不是真正的为了丹麦的领土安全。
按道理傻子才能同意,丢失大部分领土,保留一部分领土,哪个国家能接受,于是两者不欢而散。
第二点就是1807年英国对丹麦下达,不允许中立国和法国进行贸易的决定。丹麦最大的经济支柱,就是海外贸易,这个决定极大地损害的丹麦的利益。
第三点就更离谱,为了能够抵抗法国,希望丹麦能把舰队,交给英国使用,一直到战争结束。这三点下来丹麦怎么可能答应,于是协约破裂,英国一怒之下就再次炮轰哥本哈根。
而此时法国与俄国秘密达成协议,要求丹麦站在法国一方,封锁英国。本来还犹犹豫豫的腓特烈六世,直接都不用想了就加入拿破仑阵营。即使国王不想加入但是国人受不了了,三番两次过来侮辱,兔子急了也咬人。
从此1807年丹麦义无反顾地加入了拿破仑一方,自1807到1814年,丹麦采用炮舰战争的形式,不断打击英国的航运业。可惜丹麦老哥的命实在不怎么样,这次丹麦再一次输了······
虽然前期的拿破仑很猛,但是后期由于拿破仑失败,瑞典趁机从丹麦手中夺取了挪威的治理权。于是1814年因为拿破仑失败而丹麦王国站在拿破仑一边的缘故,丹麦王国跟瑞典签订了《基尔条约》将挪威正式割让给瑞典。
从此丹麦就剩下了一点可怜的海外殖民地,可惜就连这些殖民地也是好景不长。在接连失败的情况下,丹麦国内经济一塌糊涂。政府不得不进行改革,限制地主贵族的特权。丹麦本土在1799年、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在1804年先后将农民的义务劳役制改变为佃赋制,从而结束了中世纪以来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为了缓解财政困难,丹麦将西印度和几内亚的殖民地出售。直到19世纪中叶,财政状况才有所好转。
在1848年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爆发起义,要求脱离丹麦并入德意志联邦。丹麦与这两个公国进行了近3年的战争,最后在普鲁士停止向石勒苏益格进军的情况下勉强取得胜利,保住了这两个公国。
但是到了1864年丹麦宣布将石勒苏益格并入丹麦并使它和荷尔斯泰因分离,防止再次被其他国家分离。可惜这次普鲁士联合奥地利出兵干涉。丹麦失败后签署了《维也纳和约》,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割让给普鲁士和奥地利。可以说至此丹麦的领土就没有多大的变化,由一个地区大国一步步变成这样的小国,不得不让人唏嘘。
由于1848年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民主运动的影响,丹麦颁布了宪法,废除君主专制政体,改行君主立宪制,并实行有财产限制的普选制。1870年代表富农阶级利益的左翼党成立。1871年丹麦社会民主党成立,并在全国各地建立起工会组织。
19世纪末叶,丹麦工业化迅速发展,造船、电信和制造工业开始具有一定规模。农村村社制为合作社制所取代,农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成为世界主要农业国之一。
至此丹麦一战之前的历史已经完全讲解,我们看看后面的丹麦又有什么骚操作呢?毕竟丹麦也是妥妥的发达国家啊,这么可能少了他的场面?下期我们讲下一战二战的丹麦,记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