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末代皇后婉容在狱中凄惨离世,被人用草席裹着扔到了水沟旁。

在狱中负责看护她的李延侠于心不忍,和哥哥一起打了口棺材,找了个地方把她安葬了。

由于当时时局混乱,李氏兄弟从此便再未提及过此事。随着李氏兄弟相继离世,婉容的葬身之处也成了未解之谜。

往后的70多年来人们众说纷坛,那么,当时的情况怎样,李氏兄弟结局又如何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婉容从小就生活在优裕富足的环境中。

她的父亲是一位非常开明的逊清小朝廷内务府大臣,她的生母和养母都是皇族格格,他们对婉容的宠爱像对待男孩子一样。

婉容在读书习字、学琴绘画的同时,父亲还给她请了一位在中国出生的美国人教她说英语一直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

16岁时,由于她显赫的家世和出众的相貌被溥仪圈中,册封为皇后。(文绣是最早被溥仪圈中的,所以不能再嫁人了,就做了妃子。)

婉容接触过前卫思想喜欢新事物, 比如看外国电影、吃西餐,讲英语,而溥仪身边只有点头哈腰的宫女太监、固执守旧的夫子。

婉容的出现让溥仪眼前一亮,加上她姿容美丽、文雅端庄,深受溥仪的喜爱。

溥仪还特意请了一名外国老师教她英语,并为她取了一个洋气的英文名:“伊丽莎白”,与英国女王同名,可见溥仪对其之宠爱。

婉容眼里也只有溥仪,她每日都用英文给溥仪写信,来诉说她对溥仪的爱意,而信上的署名就是“伊丽莎白”。

可是,这样的日子没持续多久。

1924年“北京政变”,溥仪被冯玉祥驱逐出宫,婉容跟随溥仪来到天津“张园”生活。

出宫后的婉容精神焕发,她脱掉繁琐的宫装,穿上时髦的旗袍和高跟皮鞋,烫了大卷发,活脱脱地成为租界中的“摩登女郎”。

在这里,婉容最喜欢的事就是去各大百货公司购物,当然都是溥仪来付钱,后来购物也成了她和文绣之间争宠的手段。

只要是她看中了的,不管有用没用就必须买回来,她毫无顾忌地大肆挥霍。

时间一长,溥仪性格上的弱点暴露无遗,而他生理上的缺陷,最终更是导致了文绣对他提出离婚。婉容为了独享溥仪的宠爱,选择与文绣一起对溥仪提出控告。

这件事很快就闹得沸沸扬扬的,被称为“刀妃革命”,给逊清皇室和溥仪本身都造成了相当大的震撼。

溥仪认为是婉容逼走文绣,让他在世人面前抬不起头,便开始冷落婉容。

后来,溥仪成为“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婉容也陷入了阴谋的陷阱,受到了日本人的监视,过着囚禁般的生活。

此时,如花似玉的婉容正值青春再也得不到溥仪的宠幸。为了排解寂寞她开始吸食鸦片,并在哥哥和侍女的帮助下,先后和溥仪的两名随身侍卫祁继忠、李体育发生了关系。

不久后,婉容暗结珠胎,一直到即将临盆,溥仪才知道婉容与人私通。

这件事彻底激怒了溥仪,他立即开除了祁继忠和李体育并提出和婉容离婚,但遭到日本关东军的拒绝。

婉容生下一个女婴后,乞求溥仪给孩子一个名分。溥仪早就下定了心思,他偷偷命人把婉容的女儿扔进锅炉里焚化,之后对婉容说已将女儿交给她哥哥代养。

女儿的死,婉容到死都不知道。

即便如此,溥仪依然认为婉容罪不可恕,便将她打入“冷宫”,一举一动都受到监视,亲属也不能前去探望。

婉容因受了过大的精神刺激,仅仅两年的时间,她就成为了一个完全不能控制自己的疯子。她不再梳洗打扮,整日喜怒无常与鸦片相伴。

溥仪的侄子在后来的回忆中说道:

每次经过婉容居住的缉熙楼,楼上楼下都烟雾缭绕的,香甜的鸦片气息,直叫人喘不上气来。仿佛可以用一把刀,劈开那里的空气。

后来,溥仪派了两名太监和两名女佣来伺候婉容,两名太监每天不停地熬烟、打烟,也变得面目苍白、毫无气色,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

长时间关在屋子里的婉容就更不用说,她双眼畏光,只能从扇子骨的缝隙中看人,病得严重时两腿已经不能下地走路了。

昔日如花似玉、端庄典雅的皇后娘娘彻底变成了一个精神失常的活死鬼。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溥仪带着家眷再度逃亡,婉容走不成路,由太监背着一同逃到了大栗子沟。

后来,溥仪在大栗子沟宣布退位,准备逃亡日本,却在途中被苏军逮捕,婉容等家眷则留在了大栗子沟,被东北民主联军收容。

随后,婉容被安置在了延吉监狱,李家兄弟就是在这时与婉容有了交集。

李家祖上是从山东逃荒到吉林延吉的,兄长李延田是参加过革命的“老红军”,曾担任过延安八路军总政治部敌工科干部,此时在延吉公安局任科长;弟弟李延侠通过哥哥的介绍,在延吉监狱工作。

监狱条件艰苦没有鸦片,婉容一犯烟瘾就痛苦地在地板上来回打滚,时而癫狂,时而呻吟,时而倒地抽搐,她把床单衣服都撕成了布条,样子极为吓人。

她日日折腾,导致与她同住的罪犯纷纷请求:“实在受不了,请杀死这妖婆吧。”

无奈之下,只能给婉容单独安排一间房,由李延侠一人专门负责看守。

从此,李延侠的上班时间不再固定,他只能等婉容睡下之后才能回家。

这天,婉容闹腾了一夜,一直到早上才慢慢睡下。李延侠得了机会回家吃个饭,他边吃饭边对家人说:

监狱里的皇后娘娘烟瘾犯了,闹腾了一宿,我也没得睡,吃完还得赶回去上班,估计她醒后又要闹了。

李母是经历过封建统治的人,听了婉容的遭遇十分同情,认为李家应该为皇后娘娘做点什么。

李母对儿子说:

再怎么说,人家过去也是皇后,千金之躯,又没干过伤天害理的事,一定要好好照顾她。你去找你哥哥,让他想办法弄点“烟”来。她过去抽惯了,突然停了会没命的。

李家一贯实行家长制,老太太话一出口,李延侠便去找哥哥李延田帮忙。

李延田平日工作里曾缴获了一些烟土,既然母亲开口了,他便答应了用这些烟土熬成水给婉容喝,以减轻她的痛苦。

为了不扩大影响,这一切行动都要秘密进行。

在公安局附近有一家朝鲜饭馆,饭馆老板和李延田颇有交情,很爽快地应下了这熬“烟水”的差事,只需李延侠按约定的时间亲自过去取。

李延侠担心被有心之人发现了大做文章,每次去取“烟水”都格外小心。

为了照顾好婉容,李延侠那段日子没日没夜地加班,饭吃不好,觉也睡不好,整个人瘦了一大圈,还因此得了胃病。

在李延侠的照顾下,婉容并没有那么痛苦了,但她的神志已不正常,还总以为自己在宫中呢,看见李延侠帮她收拾房间,就露出那诡异的笑容吩咐道:“快把衣服准备好,大家都在等我。”

其实,这时的婉容已经快到大限了。

1946年6月的一天清晨,李延侠慌慌张张地跑回家中,对母亲说:

皇后娘娘昨天晚上去了,也没有亲人在身边送她,被几个人用一床炕席裹着丢到了东墙外的水沟旁。

李母觉得婉容可怜,曾贵为皇后娘娘,死后竟无个葬身之地,便让儿子说什么也要弄口棺材把她安葬了。

这下可让李延侠犯难了,由于婉容的特殊身份,没有人愿意和她扯上关系,去哪里给她弄口棺材呢。

没办法,李延侠只能去找哥哥帮忙,随后兄弟二人找来了几块木板钉在一起,做了一口棺材将婉容装殓其中。

婉容死后留下的只有一个烟灯和一支黄色的烟枪,这个烟枪多年来都不曾离婉容的身,李延侠便把它放进棺材作为婉容的陪葬品,烟灯却被李延田留了下来。

装殓好之后,两人沿着河沟找了一处僻静的地方,挖了个大土坑将婉容埋葬了。

至此,婉容皇后结束了她跌宕起伏的短暂人生,脱离鸦片带来的苦海,长眠于延吉。

而后来这个埋葬地点却成了至今的未解之谜。

后记

在那个特殊的时期,没有人愿意和这位前朝皇后扯上关系,李氏兄弟安葬好婉容之后也再没有提及过此事。

谁知到了60年代,李氏兄弟因为曾经照顾过婉容而受到牵连,两人先后丢了公职,李家也饱受摧残。

哥哥李延田官职大,受到的伤害也大,在教育改造的过程中,没能熬过去,死在了狱中。

李延侠丢了公职之后,被迫与家人划清界线,远离家乡,过着漂泊不定的日子。

到了80年代,兄弟俩终于得到了平反,重获清白的一年后,李延侠也逝世了。

在李延侠去世之后,李氏后人也曾寻找过婉容皇后的长眠之处,可时间太过久远,父辈留下的关键信息有限,当年的河沟也早已不复存在,婉容的葬身之地再也没被找到。

而李家能证明与婉容有过关系的也只有那盏烟灯了,李延田的侄女曾经在他的办公室见过这烟灯。

当时李延田手下的勤务兵告诉她:“这玩意儿是婉容皇后留下的,首长特意交代了要登记入库。”

烟灯和烟枪本是一对儿配套的物品,至于烟灯为什么会被留下来,李氏后人不得而知。

直到1994年,人们根据史料记载,在吉林省敦化市六顶山为她修建了一座墓冢,以示纪念。

李氏兄弟可谓是有情有义,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敢于留下如此善举,对于婉容那凄惨的人生也算是得到一些慰藉吧。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