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冯玉祥,你肯定不会陌生了,他是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西北军阀,一直以来有"基督将军"、"倒戈将军"、"布衣将军"之称。
而纵观冯玉祥的一生,他从一个大头兵,一直干到一级上将,其部从一个混成旅发展成为一支拥有数十万人的庞大军队。他的一生,可谓是充满了传奇色彩。
在世人眼中,对于他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一个英雄、爱国将军;但也有人说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军阀!
当然了,实事求是地说,身处于当时那个环境之中,冯玉祥的政治视野无疑是局限的,其身上自然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的缺陷。但平心而论,冯玉祥为中国民主事业的贡献,是值得我们肯定的!
那么为何这样一个将军,会被人称为是“倒戈将军”呢?我们本文一起来看一下!
冯玉祥的第一次倒戈,是在1918年二月!
当时段祺瑞任命冯玉祥为16混成旅旅长开往福建,与护法军作战。当时北洋政府同时在在两湖开战,段祺瑞派曹锟为两湖巡阅使,于孝感驻军。冯国璋还赠其尚方宝刀一柄,有先斩后奏之权。
正巧冯玉祥部驻扎湖北武穴,他深明大义,主张罢兵停战。
正当曹锟部局势紧张时刻,冯玉祥在武穴宣布独立,脱离段祺瑞,一面声讨倪嗣冲,一面公开通电全国南北议和。电文有“或罢兵,或杀玉祥以谢天下”等内容。
而促成冯玉祥此次倒戈的,就是陆建章(后来被徐树铮所杀),他俩是外甥和舅舅的关系。陆建章这么做主要是为了打击独掌北洋大权的段祺瑞一派。听闻冯玉祥倒戈,段祺瑞立刻命令曹锟缉拿查办。
由于冯玉祥部下通电挽留,并且言辞激烈:“宁与旅长同死,不愿任其独去,如不获请,请将我官兵九千五百五十三人一律枪毙。”结果,曹锟害怕引起哗变,认怂了!
于是曹锟就只能向段祺瑞打哈哈,忽悠他只是剥夺了冯玉祥陆军中将的牌子,依然保留旅长职务,由曹锟节制。这样一来,冯玉祥就成了曹锟、吴佩孚的部下。
到了1924年,第二次直奉大战期间,冯玉祥又故伎重演,在关键时刻背叛曹锟、吴佩孚,上演了第二次倒戈。后来还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北京政变”,将溥仪一家赶出了紫禁城!
1930年,中原大战,冯玉祥又再三倒戈。这样看起来,冯玉祥似乎倒戈的次数还不少。但实际上经过历史学家多年的考证,
冯玉祥这一生,真正的倒戈次数不只是3次,而是9次。
具体,我们列成表格放在文中,以供读者参考!
所以,看完之后,你应该知道为什么人们都称冯玉祥为“倒戈将军”了吧!
不过还是那句话,虽然人们对冯玉祥的评价不一,但他为中国民主事业的贡献,是不容忽视,也将是永垂不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