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春秋战国,人们都知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而几乎在同一时期,有个人和勾践一样,隐忍不发,最终获得了报仇的机会,这就是楚国人伍子胥。
早年的伍子胥,出生于楚国官宦世家,他的父亲伍奢,担任太子太傅,也就是太子建的老师,然而因为受到小人费无忌的诬陷,最终伍奢和哥哥伍尚被楚王杀害,只剩下伍子胥一人,怀着杀父兄之仇和对楚王的憎恨,展开了属于自己的逃亡之路。
最终他成功获得了吴王的赏识,成为了麾下的重臣,而到了506年,伍子胥和孙武带兵进入楚都,伍子胥发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总算是出了自己的一口恶气,故事不得不算是励志。
而在此期间,伍子胥更是受到了路人的相助,这才得以逃出生天:少女救下逃亡的将军,将军提一要求后她却投河了,从此诞生一成语。
时间回到公元前522年,楚王在境内,布置下了榜文,设置下五万石粮米的悬赏,沿途布置重兵,希望能够抓住伍子胥,从而以绝后患,而伍子胥在逃亡路上,只能隐姓埋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一路上风餐露宿,很快他随身携带的干粮便已经吃光,盘缠也几乎花完,伍子胥只能卑微到乞讨来谋生。这对于饱读诗书的伍子胥而言,是一件十分羞耻的事情,但是对于报仇心切的伍子胥来说,至于身份脸面什么的,已经完全顾不上了,当下最重要的目标只有一个,那便是活下去。
然而当伍子胥来到一条小溪边上的时候,他实在是走不动道路了,小溪边一位浣纱姑娘却吸引了她的目光,原来在这个姑娘的竹筐里面,装有了一碗米饭,伍子胥身为男子汉大丈夫,公然向一位姑娘乞讨,十分难以启齿,但是四处没有人家,伍子胥只能厚着脸皮,希望浣纱姑娘能够给他一些饭食。
当听闻伍子胥的要求后,姑娘却十分爽快的答应了这个要求,让伍子胥饱餐了一顿,后者感激不已,姑娘却笑着说出了他的身份。
伍子胥这才知道,原来眼前的这名少女,已经明白了自己的身份,等到快要上路的时候,伍子胥再三叮嘱姑娘,希望她能够为自己保密身份。
然而姑娘看到了伍子胥如此不放心的样子,不由得十分气愤,感觉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侮辱,为了证明心志,姑娘毫不犹豫的选择投水而死。伍子胥看见了,十分羞耻,在姑娘投石的地方写下了一封血书:“尔浣纱,我行乞;我腹饱,尔身溺。十年之后,千金报德!”
而到了多年以后,伍子胥完成了他的愿望,成为了吴国重要的大将,公元前506年,伍子胥踏平了楚国的国都,而他对于当年这位赠饭的未知名小姐,也是耿耿于怀,亲自将千金投入到她当时跳水的地方。
而后世,也因此诞生了“千金小姐”的成语,起初形容美好的品质,后来“千金”被当作贵重的意思,“千金小姐”因此也往往被为形容为所有的未婚女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