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的孟良崮战役中,发生了一件颇为奇特的事:解放军一个营行军中路过某个阵地,被名将廖政国强行留下来,结果就凭这个营守住了我军最后一道防线,让张灵甫和黄百韬无法会合,从而保住了我军取得孟良崮战役这场名垂军史的大胜。
开战之初,张灵甫依恃国民党第七十四师强大的兵力和优越的火器,根本不把华野解放军放在眼里。
在他看来,七十四师这块钢铁解放军是无法吞咽的,只要坚持一天,外面强大的增援兵团就会突破解放军的防御。
但战斗从5月14日打起,连打两天,蒋军增援兵团仍未能突破华野解放军的阻击阵地。
孟良崮是一座石头山,只有在野猫圩沟有一股山泉,华野九纵七十三团一上来就占领了这股山泉,夺取了山上唯一的水源。
张灵甫派兵抢夺山泉,为干渴驱使的蒋军一连向七十三团发动了20多次集团冲锋,但都被七十三团打退,野猫圩沟留下了大片大片蒋军的尸体,但七十四师未能抢回一滴水。
张灵甫现在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他读过《三国演义》这本书,深感自己现在的处境如同失街亭的马谡一样,也是水源被断,枯守秃山。
所不一样的是,七十四师确实非同一般蒋军部队可比,没有军心动摇的迹象,全师忍着干渴,拼死阻挡解放军的凶猛攻击。
张灵甫的指挥所设在孟良崮山顶上的一个大山洞里。他听着外面铺天盖地的枪炮声和减杀声,怒气冲冲地骂道:“黄百韬是干什么吃的,他和我就隔着一个山头,就是爬,两天的时间都能爬到我这里来了,给我接委员长。”
无线电话员把电台的送话器递过来,张灵甫抓住送话器就喊起来:“委座,委座,我是灵甫。现在共军攻势异常凶猛,灵甫决心率全师将士死守孟良崮!请委座督促外围兵团加速向我靠拢,山东决战在此一举!”
和蒋介石通完话,张灵甫又和外围援兵师长黄百韬、李天霞通话:“黄先生、李先生,山东决战,在此一举,请你们赶快向我靠拢,赶快向我靠拢。”
张灵甫扔下送话器,命令卫兵:“给我一支冲锋枪。”
卫兵送来了一支崭新的司登式冲锋枪,张灵甫打开箱子,把自己的奖章、勋章都佩挂在身上,然后挎上冲锋枪,对山洞里的将士们说;“我张灵甫要出这个山洞,只有两个办法,一是我带你们胜利反攻出去,二是我被共军抬出去。你们呢?”
将士们大喊一声:“我们听师长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张灵甫狂笑起来:“好!好!到底是七十四师。死怕什么,人活着还能不死,士为知己者死,就是死得其所,就能青史留名。”
张灵甫暗恨援兵动作迟缓,作了决一死战的精神准备。
其实呢,在蒋介石不断严令督促下,蒋军外围援兵拼死攻击华野解放军阵地,其攻击之凶猛,斗志之旺盛一点也不亚于七十四师。
黄百韬师长率领的二十五师为蒋军嫡系部队的精锐。孟良崮被围以来,黄百韬倾全力突击华野一纵阻击阵地。
在华野强大炮群的打击下,二十五师遗尸满地,但仍猛烈冲击,没有间隔,也没有队形,如同被捣了窝的马蜂群,不顾死活地攻击华野一纵阵地,终于攻占二山店、交界墩、界牌等处,接着又猛攻天马山。
这是一纵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天马山失守,二十五师就可以和七十四师会合,其他蒋军部队也会顺这个缺口插进来,那孟良崮战局就会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战况最危急时,负责在天马山阵地打援的华野名将、一纵一师师长廖政国手里已经没有预备队了,他手里只剩下八个警卫员。
廖政国用独臂举着望远镜,观察了一会攻击前进的二十五师,急得直跺脚。
正在这时,四纵一个营急行军经过这里,要去参加攻击孟良崮。
廖政国大喜,当即把这个营截住,命令他们投入战斗。
四纵司令员陶勇接到廖政国的报告后,当即电令该营参加一师战斗序列,听从廖政国的指挥,坚决守住天马山。
有一个营的生力军在手里,廖政国放心了,从容不迫地重新部署防线。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虽然二十五师攻击仍极为凶猛,但就是就没有冲过这最后一道防线一天马山。
经连续血战,蒋军各路援军都被挡在外面,第七十四师及整编第八十三师1个团共32000余人被我军歼灭,成为一场名垂军史的大胜。
战役结束后,廖政国打趣道:如果没有强行留住四纵那个营,守住了天马山防线,孟良崮战役打成什么样还真是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