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6月4日凌晨4时,张作霖乘坐的专列缓缓驶入皇姑屯车站,随着奉天宪兵司令齐恩铭率部登车警卫,沿途铁路线两边的警戒卫兵开始逐渐密集起来。
张作霖
紧绷了一夜神经的张作霖等人,最终放松了下来,张作霖倚着车窗,轻松地对车厢内众人说道:
“我总算安全抵达奉天了。”
然而,所有车上的人们都没有料到,仅仅1小时23分钟之后,当列车继续前行,抵达南满铁路与京奉铁路交叉地——老道口北三洞桥轨道附近处时,一声冲天的巨响,将铁路桥桥墩瞬间炸去了半截,而行驶在铁路之上的列车更是被炸得七零八落。
日军拍下的皇姑屯事件的爆炸瞬间
此时,这节列车距离终点站——奉天站,才不过2公里291米。
这仅仅数千米的距离,却深深地改变了整个东北亚的格局。
剧烈的爆炸过后,留下的现场惨烈异常,列车被炸得四分五裂,随行的吴俊升被强烈的气浪直接抛出车外,头部被硬物扎入,当场死亡。
吴俊升
而张作霖则被炸出三丈余外,咽喉处破了一个大窟窿,鲜血汩汩地淌满了衣衫。
“快救大帅!”几乎所有缓转过来的人们,不管有没有受伤,第一反应就是扑向张作霖。随行的温守善看到张作霖的惨状,赶紧从裤袋里拉出一个大绸子手绢,匆匆堵在张作霖的伤口之上。
随后,众人匆匆将血人一般的张作霖赶紧抱上一个敞篷汽车之内,张作霖的三儿子张学曽在外扶着,副官温守善、王宪武抱着张作霖横卧在车内,司机一踩油门,疯一般地向着奉天市(1929年改为沈阳市)方向冲去.......
而就在他们才走不久,一队日本兵自南面沿着南满铁路线火速奔来,并迅速包围了出事的现场,为首的日本军官,看着扬长而去的汽车,眯起了布满凶光的眼睛。
这批日本兵之所以这么快赶来,可不是想要援手帮忙的,他们本打算第一时间包围这里,确保东北王——张作霖的死亡,不会更改。
皇姑屯事件的现场
然而,此时,张作霖的车已经冲出包围圈,这个叱咤东北的枭雄,是生?是死?
一时间,成为了所有人都急切关注的一个谜团。
对于张作霖的真实情况,知晓之人,当时只有奉天大帅府内的少数人们。
清晨的那一声巨响,震得整个奉天城内人心不安,而翘首期盼的大帅府上下人等,在一阵心慌过后,等来了疾驰而来、乘载张作霖的汽车。
此时,汽车内的张作霖,伤重垂危。
大家将张作霖从车上架下来,将他匆匆抬进了五太太——寿夫人位于帅府东侧的小洋楼内。
五太太——寿懿
此时的张作霖浑身血污,已经不省人事,五太太赶紧派人将帅府内的杜医官叫来,为大帅治疗。杜医官随后用剪刀剪开张作霖的衣服,顿时发现对方伤势十分严重,身上不仅多处骨折,更糟糕的是内脏震伤十分严重。
众人虽然几经全力抢救,却依然回天乏术。
在最后时刻,张作霖艰难地对五太太寿懿等人交代了后事:
“告诉小六子以国家为重,好好干。我这臭皮囊不算什么,叫小六子快回来。”
随后,张作霖渐渐开始呼吸困难,上气不接下气,双眼紧闭,不久便停止了呼吸。
1928年6月4日上午9时30分,一代枭雄撒手离去,留给大帅府上下、同时留给了当时的东北,一个惊险莫测的局面。
皇姑屯事件爆发之后,东北局面一时险象环生。
6月5日夜,奉军兵车在榆关、锦州之间脱轨倾覆,京奉路为之中断。
紧接着,10日,12日,奉天城内接连发生投掷炸弹事件,一时间,城内流言四起,许多人都得到了日本准备在东北扶持清室复辟的传言,同时,大批关东军汇集在奉天城附近,进行密集的军事操练,这些日本军士在城外大声唱着“南满是我们的家乡……”,观之耀武扬威之情,似有跃跃欲试之意。
觊觎中的日军
据战后日方供认,日方在设计炸死张作霖之后,就已经做好了占领奉天的准备。
“万一奉军起兵,就以张景惠做内应,搞起奉天独立。”
日军一方面蠢蠢欲动,一方面却始终徘徊不已,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
张作霖到底死了没有?
刺探大帅府虚实,成为了日方的当务之急,一时间奉天城内潜伏的特务全部被唤醒,日方官方也频频出现在大帅府内,为的就是,求一个准信。
此时的大帅府,关系着整个东北的命运。
而这千钧之担,最终落在了张作霖最为器重的五太太寿懿的肩头。
张作霖咽气后,大帅府内群龙无首,慌作一团,混乱之际,一向精明干练、颇有威信的五太太站出来,喝住大家,不要慌。
随后,她一方面派人紧急电告张学良火速回归,一方面立即派人请来奉天省省长刘尚清和省军署参谋长臧士毅,众人共商应对之策。
最终众人商定,秘不发丧,为少帅张学良争取回归时间和收拢残局的稳定局面。
6月6日,刘、臧二人以奉天省公署的名义发出紧急通电:
“主座由京返奉,路经皇姑屯东南满铁路时,桥梁发生爆炸事件,伤数人,主座亦身受微伤,但精神尚好,省城亦安谧如常”。
此外,沈阳的《奉天民报》和《东三省公报》也遵照寿夫人指示,刊发张作霖平安以及康复的消息,宣称大帅伤势好转,不日当可康复,进一步迷惑外界日人。
同时刘尚清等人授意各大报社,在报纸上发表奉天主力回京,京奉铁路沿线昼夜军车不断的消息,以震慑日本关东军窥视的野心。
期间日方相继派出町野顾问、松本、荒木、本庄繁轮流去找刘尚清,想要在他这里打探消息,面对日本人,刘尚清神色坦然,一一告知:
“大帅精神很好,能进软食。”
此时的大帅府门口,不时有汽车开来,一些东北官方要员们接二连三来府,要求看望大帅,也都被刘尚清一一拦下。
当时刘尚清让人放了三个摔碎的杯子在门口,告诉众人,大帅余怒未熄,已经摔碎了三个杯子,谁也不见。
看到这几个新碎的杯子,一想起张作霖那阴沉的面孔,众人谁也不敢再触霉头,便纷纷告退。
在焦急地等待张学良回归的日子里,大帅府每天公布张作霖的体温,血压以及身体情况,以稳定人心。
“体温37.2度,血压正常,有时头晕,不经常地眼花,左手有些颤抖,试着站起来三次,往前走出七步半。”
第二天,城内中街大光明眼镜行技师还被招入大帅府,为头裹绷带的“大帅”配镜,后来等技师出来,日本人专门查验了其他镜片上的指纹,确定为张作霖的指纹无疑。
随后,沈阳城内刊登头上、左臂绑缠绷带的张作霖坐在帅府之内吃鱼的照片。照片上的张作霖稍微仰侧着身子,床头放着那杆与他一起,逃过一劫的长柄烟袋。
医官每天去帅府为张作霖诊治,大帅府厨房照常为大帅送饭,五太太会见日方家眷之时,浓妆艳抹,谈笑风生,整个大帅府一片平静,丝毫看不出张作霖有事的样子。
原打算趁张作霖被炸死,准备害死张学良,趁机进占奉天的日本人,忐忑了,犹豫了,东北这块地面上,张作霖若是没死,一切自然要重新评估。
张学良
日本人在狐疑中一直等待着,直到17日,剪断长发的张学良冒死回到奉天,21日,大帅府内正式宣布:
大帅伤重不治。
而此时,少帅已经初步掌握局面,整个东北也从张作霖的横死中,慢慢镇定下来。
日本想要突袭东北的计划,也被迫搁浅下来。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每天分享不一样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点赞,共同聊一聊,那段历史,那段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