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一部热播剧可谓火遍大江南北,这部剧就是赫赫有名的《宰相刘罗锅》。
这部剧是以清朝乾隆时期为背景,讲述了刘罗锅与乾隆、和珅之间幽默诙谐的故事,深受大家的喜爱。
这里的刘罗锅,指的就是乾隆年间以为官清廉著称,深受百姓爱戴的刘墉。下面,我们走进真实的历史,看一看真实的刘墉。
官宦世家
在《宰相刘罗锅》这部电视剧中,把刘墉描写为一个出身贫寒,靠自己努力一步步走上人生巅峰的励志人物。当然,这也许是导演为了让刘墉显得更伟大而刻意为之。
真实的刘墉,他可不是一个贫寒人士,他自幼出身于一个官宦世家,他的父亲刘统勋就是康熙帝身边的大红人,而他的祖父、曾祖父也是在朝为官。
至于刘墉所在的刘氏家族,更是前后有上百人入仕为官,其家族不可谓不兴盛。
所以,刘墉在这样的环境下耳濡目染长大,小小年纪就懂得了许多的为官之道,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刘墉在31岁的时候因为父亲的关系,以恩萌举人的身份参加了当年的会试与殿试,从此之后踏上了仕途。不过刘墉在为官初期因为各种原因有些磕磕碰碰,始终在宦海沉浮。
刘墉真正走入乾隆权利中心的发迹就是他在49岁出任江宁知府开始。
他在江宁主政期间,始终是以百姓的需求为第一要素,工作兢兢业业,在他的治理下,江宁一片安定祥荣。
正是由于刘墉在江宁做出了优秀的政绩,使得他在随后的仕途中不断升迁,最后能官至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保,并且以85岁高龄善终,这不单是刘墉自身能力强,也是他深谙为官之道。
伴君左右 才思敏捷
历史上,乾隆皇帝是一位极爱面子又喜欢摆弄学识的皇帝,因此,在乾隆帝身边为官,还需要时不时面对乾隆一些刁钻的问题。
要知道,自古以来伴君如伴虎,虽然乾隆可能只是随便一问,但臣子如果回答不好,惹怒了君王,那也许就会大祸临头了。
刘墉因为经常伴随在乾隆帝左右,也会时常接受乾隆帝一些古怪刁钻问题的询问,但都被刘墉机智的回答。
刘墉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回答的很有技巧,不会伤害到乾隆的面子,又能让乾隆找不到毛病,有时他的回答又有些幽默能逗乾隆开心,所以乾隆对他也比较喜爱。
我们前面说过,乾隆帝是一个极好面子的皇帝,虽然平时他问刘墉的问题都被刘墉以诙谐幽默的回答带过了,但乾隆心里始终是想让刘墉为难一次,让刘墉丢丢人,以便乾隆自己获得一定的优越感。
有一次,乾隆与刘墉在闲聊的过程中,乾隆突然问刘墉一个问题:“大清国每年有多少人出生,又有多少人去世呢?”
这问题可真是乾隆故意为难刘墉,就算是户部那些负责统计人口的官员,面对这样的问题,恐怕都回答不上来吧。
乾隆帝一脸戏谑的表情看着刘墉,心里想着总算能杀杀你的威风了吧。正当乾隆帝得意之际,没想到刘墉气定神闲地说出了答案。
刘墉不慌不忙地说:“起奏陛下,我大清国每年有1人出生,有12个人去世。”
听到这个回答,乾隆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觉得刘墉是在逗自己,心中有些怒气,但刘墉毕竟是乾隆的重臣,乾隆暂时把火气压在心中。
乾隆脸色不悦地说到:“爱卿是不是在逗朕开心啊?你这答案是不是有些太离谱了?”
听到乾隆已露不悦之情,刘墉心中一紧,赶紧解释。
刘墉回答道,臣是以生肖属相来回答皇上这个问题。在这一年中出生的人,生肖肯定是一样的,所以臣回答说每年出生1人。而每年去世的人生肖都不一样,所以臣说去世的有12人。
这回答毫无漏洞,乾隆听后十分满意,当即没有了不满的情绪,心情也瞬间大好,把刘墉好好地夸奖了一番。
刚正不阿 智斗和珅
和珅,我们很多人都对他有一定的了解,他可是乾隆时期的大贪官,据说和珅的家产比大清朝一年的税收还要多。和珅自身能力也很强,担任了很多实权部门的一把手,深受乾隆帝的宠爱。
也正是乾隆帝的对和珅的骄纵,和珅在朝堂上大行贪污之事,气焰十分的猖獗。
大家别被电视剧给迷糊了,历史上与和珅对着干的人,不是纪晓岚,纪晓岚也是个小人,真正敢与和珅掰手腕的正是刘墉。
刘墉为官正直清廉,很看不惯和珅这种贪污擅权的行为,他也多次在乾隆身边暗示和珅的罪行。
有一次,乾隆听到户部官员上报国库空虚,已经没有什么银两了,乾隆觉得十分奇怪。
按道理来说目前大清并没有受到什么灾害,税收应该能有一个不错的数字,为何会出现国库空虚的事情呢?
乾隆转头询问刘墉,刘墉回答掉河里了。乾隆觉得这个回答有些幽默,于是也开玩笑说怎么不去捞起来?
刘墉最后回答绝了,他说:“河深呐。”乾隆听后,也收起了笑脸,沉思起来。
嘉庆四年,刘墉被加封为太子少保,参与审查和珅贪污等不法之事的案件,刘墉很好地完成了嘉庆帝赋予他的重要使命,使得和珅这个大贪污犯得到了应有的惩戒。
纵观刘墉一生,他的经历就是留给后人宝贵的财富。他为人正直但却不迂腐,懂得给周围的人特别是皇上很好的台阶,说话做事都有技巧,不把话说得太明白直接,给与自己回旋的余地。
但真正让他最终成就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还是离不开丰富的知识储备的。
有了知识,有了才能力,才能去争取自己所想要获得的。而且,刘墉先生留给我们一样宝贵的财富就是谦虚低调,这是在任何时候都能很好保护自己的能力。
刘墉的一生,值得我们后人敬仰,更值得我们后人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