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

近日,青城镇大园子村村民反映在铺设U形槽水渠时,在过路涵洞发现一块青石碑。青城景区管委会立即组织带领相关人员奔赴现场,亲自刷土擦泥,初步鉴定为清朝嘉庆年间的诰封碑。该石碑呈长方形,长177厘米,宽77厘米,厚14厘米。用青城本地西碾子的青石板刻制,四周有极为精细的龙凤纹边饰。当日下午,此碑已运至青城碑林,不日将树立起来,同广大游客见面。

碑阳刻有三竖行,共15字,从右向左排列,第一行为“制诰”,第二行为“嘉庆二十四年正月初一日”,第三行为”“之寳(宝)”。初步判断这是一通诰封碑。立碑时间是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正月初一日,距今已有203年的历史。

“制诰之寳”本是乾隆皇帝的一颗玉玺,后用来诰封五品以上官员,清代皇帝对文武官员及其长辈按照制度赐予封号,是对文武官员的嘉奖与褒扬。

碑阴刻字四竖行,共90字,文字清晰,书法上乘,为标准的馆阁体,雕工深邃,除个别字迹外,多数字迹清晰可辨。碑文显示,该碑是由皇上赏赐,主人为关元儒祖母魏氏。关元儒,字柳庄,青城镇三合牌(城河村)人,时任河南开封府新郑县知县,是青城在清代的第一名进士。清末进士杨巨川先生的《青城记·人物》中记载:“关先生元儒,字柳庄,三合牌人。嘉庆千戌进士。官河南新郑县知县。历署怀庆府知府,其政绩未详。先生善书能文。余家碑志寿屏匾额楹联撰书,多出其手。文笔清华,书法整峻。然此不过先生之绪余耳。其他事迹,概可想见。子祥,河南祥符县知县。今其裔孙尚居怀庆府。范雨芹(振绪)同年宰济源时,曾通闻问。”

关元儒祖父关绍益的诰封碑,已收藏在青城碑林。青城书院所藏的40多通碑中,就有六通为关元儒撰文,关元儒还为当时的青城西会馆书写了大量的匾联,并且为关氏家庙撰文书写了两幅镀金祠联。该碑的发现提升了青城碑林的品位,丰富了青城的历史文化,对于研究关氏祖谱、清代行政区划、科举制度、家风传承提供了有力的历史佐证和原始文物。

青城景区管委会将继续挖掘、搜救、整理、保护青城的历史文化,做青城历史文化的保护者、研究者、传承者、开拓者。

更多资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