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山环抱的秦巴山区,藏着一个全国唯一以红军命名的镇,当年,红军在这里建立起了根据地。如今,这里无处不充满着“红色”基因。在当地,民俗喜“红”、民风尊“红”,人们都过着幸福的“红色生活”。

红军镇位于陕西省东南部,陕鄂两省交界处,原名丰积乡,隶属于安康市旬阳县。因当年红军曾在此建立了根据地,为当地乡亲“打土豪、分田地”,救济贫苦百姓。

建国后,当地乡亲为了感恩红军,便把这里更名为了红军公社。后来经省里批准,建立起了红军乡,2001年的时候乡镇改革,正式更名为了红军镇,是全国唯一以“红军”命名的乡镇!

在境内的九龙山里有一座红军烈士墓,里面埋葬的是当年为狙击敌人而牺牲的高中宽指导员和尚班长。根据村里的老人讲述,高指导员是一位祖传的中医,当年在这里开辟根据地的时候,为200多位群众解除了病痛,被当地人尊称为“神医”。

出于对红军的敬重和感恩,所以当地人们把在此牺牲的红军,尊称为“红军老祖”。解放后不久,当地乡亲就自筹资金为牺牲的红军战士建起了烈士墓,并在墓碑上刻上了“红军老祖”四个大字。

在红军镇,无论是小镇街道中,还是乡间农舍里都都能看到鲜红的红五星,厅堂里张贴的红军年画等。地里面带着“红军”二字的更不在少数,足以体现了当地乡亲对红军的爱戴和尊崇。

不仅如此,在当地如果订婚,必须要到红军墓钱祭拜并叩头,否则乡亲们都不认。结婚时,必须要有两床大红被子。

如今,随着红色教育的兴起,这里已经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国防教育基地”,是周边党员干部接受红色教育的重要活动场所。同时,也是一个红色旅游文化名镇。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