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古代推行的乃是“一夫一妻多妾制”,即一个男子只允许有一位正妻,但却允许有多个妾室。虽然妻妾共侍一夫,但地位却是天差地别,那么妾的地位到底有多低呢?

妾的不同级别

在中国古代律法中,等级概念非常强烈,人与人之间有着不同的级别,他们的地位也截然不同。妾也一样,她们按照出身可分为三类,分别为贵妾,良妾和贱妾;也可根据血缘远近,被分为数个不同的卑尊级别,分别为媵、侧室、副室、偏室、偏房、陪房、侍妾、婢妾、通房。俗话说,官大一级压死人,妾之间也一样,高一级压死人。

第一种区分中,贵妾是出身皇亲国戚与达官贵人之家的妾,良妾是出身一般寻常百姓之家的妾,贱妾乃出身于戏子、妓女、乞丐和童养媳。因此贵妾地位最高,良妾次之,贱妾地位最低。

另一种等级区分中,娶妻子的侄女为妾,称作媵,妾中地位最高;侧室为娶正妻的亲姊妹或堂姐妹为妾,地位次之;副室为正妻表姐妹出身的妾;偏室为正妻姑表姐妹和姨表姐妹出身的妾;偏房是和正妻没有任何血缘和亲属辈份关系的妾;陪房为陪嫁侍女,多为贴身丫鬟或女管家,等级高于其他侍女出身的妾;侍妾为侍女被收为妾,此等级及以下等级的妾不能被扶正;婢妾为古代男犯之女眷,一旦被收房,便可免罪出狱;通房和婢妾类似,但比婢妾地位更低,因女囚本身犯罪,无法像婢妾一样借着和男主人结婚而免罪。因此媵最高,和侧室、副室、偏室一样相当于贵妾;偏房和陪房相当于良妾;侍妾、婢妾、通房相当于贱妾。

妾与妻的地位差距

古代社会中,不同等级的妾地位都相差极大,更别说和正妻相比了。举个最直接的例子,正妻是皇后,那么不同等级的妾相当于什么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等等。皇后在后宫什么地位,就不用细说了吧,后宫之主,我们看甄嬛传就知道了,皇后可以在前面祭祀,其他人只能在后面跪着听;在重要的日子时,还可以和皇帝一起共宴,其他人只能在后面陪着。

甄嬛传

从法律上来看,妾与妻地位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唐律法《唐律疏议》规定,“诸以妻为妾,以婢为妻者,徒二年。以妾及客女为妻,以婢为妾者,徒一年半。各还正之”,意思是如果丈夫将妻子当作妾对待,服刑两年;如果将妾当作正室对待,要服刑一年半,而且服完刑回来,妻还是妻,妾还是妾,地位不能有丝毫改变。

此外,若妻妾与丈夫之间发生殴杀现象,法律也有不同的规定。《唐律》和《宋律》规定“诸杀伤妻者,减凡人二等,死者,以凡人谕。若妻殴伤杀妾,与夫殴伤杀妻同。诸妻殴夫,徒一年,若殴伤重者,加凡斗伤三等。媵及妾犯者,各加一等。”

而到了明清,按照《大明律》和《大清律例》的规定,如果夫妻之间产生矛盾,丈夫伤害了妻子,或者将妻子打死,那是要判处绞刑的;但如果被打死的是妾室,那顶多判杖刑一百,外加三年流放。

同时,正妻所出子嗣,是嫡子,喊她母亲;而妾所生,是庶子,喊正妻“主母”,却只能喊自己亲生母亲“姨娘”;亦有“有妻有妾者,书妻不书妾”,妻可以入家谱,妾室不能入;"妾乃贱流,妾通买卖",指小妾的身份等同于货物,可以像牲口一样随意买卖等等。

古代的无处不在都在体现着妻妾的地位差距,除上述以外,还有许许多多。那么会不会有一天妾能取代妻,成为正室?

妾能取代正妻,成为正室吗?

在等级制度、嫡庶分明的封建社会,丈夫将小妾扶正是违背祖宗家法的大不敬行为,严重的还会触犯法律,最终要遭到刑罚的。上文中写到如果丈夫将妻子当作妾对待,服刑两年;如果将妾当作正室对待,要服刑一年半,而且服完刑回来,妻还是妻,妾还是妾,地位不能有丝毫改变。

虽然现在有不少古装剧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小妾凭借男人的宠爱“压妻”,和正宫太太勾心斗角,明争暗斗,最后扳倒正妻,成为正室。但影视剧毕竟只是一个作品,和真实的历史终究是有出入的,实际上按照宗法制度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妻妾的实质是一种主仆关系,在封建社会的伦理中这种关系是不容置疑和突破的。

在古代,丈夫连休妻都不能自己决定,还得由地方官府批准才可以,而当正妻死后,丈夫再娶都不能是妾室。可想而知,妾在妻死后,转为正室几乎都不可能,更别说正妻在世时,取而代之。

所以大家别再被影视剧所骗了,那些妾与妻斗的后宫大戏,并成功扳倒正妻成功上位的事,在真实历史上是几乎不会发生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