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中国男篮三连败的战绩,是由哪一刻决定的?》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资料图片)
卫宫切嗣以前我们其实不用打世界杯的,只要亚洲杯拿冠军,奥运会就可以进去了,现在国际男联改规则了一定要看世界杯成绩再考虑奥运会资格。
亚洲杯中国男篮靠着身高优势,一直是拥有霸主地位,多年发展下,后卫实力薄弱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对上欧洲强队,身高优势不在,自然各方面就原形毕露了。
我们的CBA联赛对抗强度够,但是节奏太慢,从这三场败仗看到运动员到了国际上赛场上,我们的运动员在节奏上跟不上国际平均水平。
接下来我认为CBA扩军势在必行,像澳门和香港队伍可以不限制他们的外援进入,我们需要两支欧洲式球队,对整个CBA联盟进行鞭策,锻炼。
最后,如果男篮世界杯放在8年前,我们把首钢的马布里规划一下,配合阿联完全可以小组出线。(不过这只能是球迷的一厢情愿的意淫罢了。)
人才选拔机制的问题:我们的球员都是选出来再被培养的,而不是打出来再被选中的。
教练去招篮球好苗子的,第一要素都是身体条件,有身高、有臂展,体格健壮,能跑能跳,要是还能运运球投投篮那就赚到了,球技是不重要的,反正进到体校都要再练。而这种从小被送进球队的体育生,多半也是因为念书实在没啥希望了,父母才舍得让孩子吃这个苦。
这种选拔就是笑话:在不需要控制饮食、训练技巧、透支体能、撕裂肌肉的学生时代,只是坐在教室里都无法集中精神,每天写个作业都坚持不下去的“苗子”,你指望他们的学习能力可以举一反三融汇贯通各种技战术,记住对手主要球员的技术特点?还是以为以他们的自控能力可以抵抗暴食和手机游戏的诱惑,每天在球馆主动加练投篮,早上天不亮起来跑步拉练体能?不用说篮球了,缺乏毅力、好胜心和自我规划的人,在任何一个领域都不可能成为一流的人才。而这些苗子小时候靠着老天爷赏的“本钱”,自身能力的不足并不明显,在最该努力的时候对这一切毫无知觉。等到步入职业赛场,更大的压力,更多的伤病,更慢的身体恢复速度,就算开始努力上限也无法很高了。
多开设一些专业些的社会训练营吧,体育局补贴一下让收费低一些,让培训班根据面向学员水准分个等级,让大部分人都可以接收到专业的训练。
多组织一些社区篮球比赛吧,鼓励各个村镇街、各个球馆,各个学校单位都能组队参与,然后是区县、市级别的队伍比赛,给个机会让“苗子”先证明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