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季节》这部剧,片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资料图】

用最后一集大结局范伟饰演的王响来说就是,“这个秋天咋这么长呢?像过了一辈子似的”

这部剧的时代背景说的是当年东北大下岗事件。

漫长的季节,说的就是当年大下岗背景下,这些曾经按部就班的普通人,如何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生活巨变。但当时的他们都不可能理解,正如作为点题的那首诗说的那样,“遥远的事物将被震碎,眼前的人们此时尚不知情。”

这个漫长的季节,以片尾终于飘落的初雪作为节点,画上了一个句号。

在漫天飘飞的雪花中,18年前曾经意气风发的人们,一一闪现,那些曾经闪亮的日子里,他们都曾对未来有无限向往,憧憬一个美好的未来

但都迎来了一段略带悲伤的后来。

时空交换中,是他们失落的过去。

这一个漫长的时代,当然没法一一展现。所以导演辛爽用几个人作为代表,截取了当年大时代背景下几个小人物的悲喜,再用了一个悬疑剧的外壳,管中窥豹也好,以小见大也好,给我们复现那个时代的故事。

其实大多数人并没有经历过当年的大下岗事件。

说实在的,大多数人当时还没有这个资格经历大下岗。90年代的中国依然还有9亿人生活在农村,会下岗至少说明他们曾经都是稳定的国企工人,有安稳的生活。

这是另外一个故事了。咱们以后可以单独讨论。

当然,大多数人没有经历过大下岗,但所有人的生活都曾经被这个事件所影响。

下岗带来的是什么呢?是大量失业,大量失业的中年人大概还好,毕竟他们都有家有口,有软肋有顾忌。但失业不仅仅只波及那些有家有口的人,失业影响最大的,其实是刚刚踏上社会的年轻人。

任何社会,但凡存在一大波没有正当工作的年轻人,都必然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尤其是严重的社会治安问题。

讲几个故事吧。

我曾经在多个帖子中谈到广州,自从90年代以来,中南几省的农村劳务输出大军,目的地都是广州,包括我母亲在内,千千万万曾经被束缚在土地上的劳动力,都曾经去广州各种服装鞋帽,各种电子厂打工。

我母亲打工第一年回家过年,说了她经历的广州火车站乱象。她在厂里的一个同伴女工,就在火车站广场附近,被飞车党抢走了耳环,耳朵直接就血呼啦的,太吓人了。

这就是当年著名的广州火车站。没有经历那个年代的人,绝对想象不出当年广州治安的彪悍。各种飞车党出没。我母亲说她在广州打工5年,平常没事都不敢上街,就待在厂子里面。她早已听惯了各种飞车党横行的事迹。

当然当时的广州也不是所有地方都那么乱。主要还是集中在城中村和火车站附近,特别是火车站。当年的广州日通行客流超过10万,全年超过4000万,如此巨大的流动人口,成为孕育各种治安问题的温床。

据说后来很多大城市禁摩,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各种飞车党横行,骑着摩托,抢了就跑,防不胜防,只好一禁了之。

90年代末期到00年代初期那几年,飞车党倒还不是社会治安最大问题,各种长途车的车匪路霸更加厉害。

当年我们村以及附近几个乡镇去广州打工的熟人不少,像我堂哥这样的年轻人有时候过年抢不到临客车票,或者嫌火车太慢太挤,曾经坐过长途大巴回家,无一例外,路上统统都被抢过,就是走到广东和湖南交界那一带,半夜有人拦车上来,一群团伙都带刀的,二话不说就是搜身。上车之前司机都专门说了,不要带贵重物品,不要带太多钱,几十块钱够路上吃饭就行了,被抢了就算了。就是这么直接,就是这么赤裸裸。

知乎上面关于类似的回答很多,在当年那个时代,大家都见惯不怪了。

中国的治安环境要到什么时候开始彻底好转的呢?很难说有一个确切的时间点。但是大家都承认应该是2003年、05年左右。主要还是归功于加入世贸,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稳定的经济增长带来了稳定的就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进厂打工,大多数人都不是天生的罪犯,大家都还是愿意挣一份安稳的钱。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从80年代开始的几次严打,确实也起到了极大震慑作用。

总之,现在的00后可能很难想象,曾经90年代末期的社会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环境。非要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就是那会儿大多数中国人都活得比较粗糙,或者说命并不是那么值钱吧。

如今一个唐山黑社会打人事件都能搞成热搜。在90年代那会儿,这都算个屁啊。

归根到底,一个社会的治安环境如何,还是要看经济。

说到严打,从80年代开始的几次严打,主要原因都和大量失业有关系。最初是知青返城,后来是下岗,每次出现这样的动荡,有大量失业的年轻人存在,都必然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而现在一个不好的问题就在于,最近两年的就业环境好像也有点不乐观了。

前不久网上流传一个图片,说的是上海目前高校平均就业率不到三分之一。

就业难已经不是一年两年,可能未来几年都不一定能有所改善。或许未来几年整个社会又会出现一大批失业的年轻人。

就是不知道这一次,还会不会演化成90年代那样。

但愿不会。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