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李鸿章死了之后,第一个给李鸿章写传记的名人是梁启超。

按道理说,梁启超作为当年的维新派,且整个戊戌变法已经失败,而李鸿章又是清廷所倚仗的肱股之臣,梁启超理应是对其没什么好印象的。但是,在《李鸿章评传》里,梁启超却说:


【资料图】

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举天下之人恶之,斯可谓非常之奸雄矣乎。举天下人而誉之,斯可谓非常之豪杰矣乎。…故誉满天下,未必不为乡愿;诽谤天下,未必不为伟人。…

而其对李鸿章的总结也可谓简洁:

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

对于李鸿章的功过,其谓:

史家之论霍光,惜其不学无术。吾以为李鸿章所以不能为非常之英雄者,亦坐此四字而已。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道,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更挟小智小术,欲与地球著名之大政治家相角,让其大者,而争其小者,非不尽瘁,庸有济乎?

而对于李鸿章功过的分析,其谓:

凡人生于一社会之中,每为其社会数千年之思想习俗所困,而不能自拔。…然则其时其地所孕育之人物,止于如是,固不能为李鸿章一人咎也。

最后,梁启超对李鸿章如是评价: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梁启超对李鸿章的评价之所以非常值得参考,一是因为梁启超在当时就以博学多才而著称,且具有积极的改革思想;二是梁启超本身就与李鸿章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对李鸿章的了解会比今天的人更加详细和具体;三则是梁启超与李鸿章其实也有某种意义上的不共戴天之仇:

李鸿章的第一个传记是死后两个月由梁启超写的。在写作此传的两年前,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接到慈禧严旨,将康梁在广东的祖坟铲平了。但梁启超在写作传记时强调“自己跟李鸿章政治上是公敌,其私交也泛泛”,但“作史必当以公平之心行之”,他写李鸿章的传记的用意“意不在古人,在来者也”。(梁启超《李鸿章传》雷颐序)

难道说梁启超不知道李鸿章贪污之类的事情么?当然是知道的。但是站在历史这个尺度上,这些事情反倒是小事。

对于李鸿章的外交评价,梁启超客观地讲到,中国俗儒骂李鸿章秦桧者最多。但这种言论出于市井野人之口,问题不大,但如果士大夫也这么说,那就跟疯狗乱叫差不多了,“狂吠”而已。(梁启超《李鸿章传》雷颐序)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讲,对于历史人物,你的作品立意越大、格局越大,历史人物的私德其实就越没有那么重要。

李林甫“口蜜腹剑”的典故人尽皆知,李林甫的私德当然也不算好。但是,只要多了解一下玄宗朝的各种问题,就会发现玄宗重用李林甫,绝非是李林甫溜须拍马玩得好,而是他真的能在当时解决一些国家面临的紧迫问题,且能压服边镇。如果你的目的是反应唐朝当时的社会历史,那么李林甫的私德所占的比重其实就很小了。

《走向共和》这部剧的立意很明确,就是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问题。尽管,这个立意在当时有着很明显的现实指涉,且很多主题的表现过于急切和浅白,但无可否认,站在“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上,李鸿章的很多问题——即便是私德上的问题,也正如前面梁启超所说:

凡人生于一社会之中,每为其社会数千年之思想习俗所困,而不能自拔……然则其时其地所孕育之人物,止于如是,固不能为李鸿章一人咎也。

只不过,站在观众的角度,大多数人还是更倾向于从道德角度去评判人物。因为这种思维解释起来简单,也不费脑子。对于许多看电视只为消遣娱乐的人来说,这就够了。

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在看到一些历史公认的“坏人”呈现出与自己期待的不同的样貌时,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XX是不是在洗白XX”。

下面有个高赞答案说:

在西方世界观强势的年代,这部剧一出,当然给人耳目一新,颇有道理的印象,直接被推上神坛。后来时事变幻,西方价值观逐渐在中国走衰,再看这部剧,就会觉得有些幼稚,脱离事实。因为《走向共和》的主题:中国的出路是西方宪政,越来越不被中国人认可。进而像李鸿章这样为了迎合主题,偏向性选取历史魔改出来的艺术形象,当然会受到越来越多的置疑。

这个说法的落脚点,也不是洗白与否,而是在不同的创作理念和逻辑之下,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合理的问题。本质上,这依然是一个创作层面的问题,而与“洗白”之类无甚关系。

在这个角度上说,其实100多年前写《李鸿章传》的梁启超,反而比如今的很多人站的位置还要高得多。

《走向共和》真正的问题,在于他是一个“命题作文”,是一个典型的“主题先行”的作品。这种命题作文的成败,全看主题的水平高低。而《走向共和》的问题,就在于它的主题太过于简略。

就拿晚清时期的宪政改革来说,其实从维新派到立宪派再到革命党,在国家民主化和体制改革的大方向上是有共识的。只不过,不同的群体基于各自的认知和立场,对于国家的体制改革有不同的思路。事实上,即便是到了民国时期,从民国建立之初到抗战之前,整个中国对于国家体制建设的争论依然没有停止。当时,较有影响力的方案不下几十种,只不过对于今天的人来说,不去专门研究那段历史的话,是肯定不会知道这个事的。毕竟,我们的中小学历史书是不教也没必要教这些东西的。

如果说当年《走向共和》能够站在一个更复杂的历史视角,凸显民国前后不同群体对体制改革的不同看法与实践,这样人物的形象会更为丰满和立体,其价值会大的多的多,也更能经历时间的考验。

但是,我的这个批判也只能算是马后炮,因为站在2000年前后的历史关口,《走向共和》的主题算是当时知识界的一个普遍共识。换成我去创作,大概率也不会写的比这个更好。

在这个角度上说,尽管《走向共和》在艺术价值上已经显得不足,但若我们将其视为反应当时中国知识界思潮变化的一个标本,它的价值却可以说是非常高的。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