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常说国内区域发展不均衡,主要指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的差距,为此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近些年,随着北方各省经济增速减缓,又有人提出南北差距。2021年,随着大宗原材料价格的暴涨,猛拉了一波北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增速,于是又有人说南北差距开始缓和。那么到底哪种说法更贴近现实呢?

数据说话。我们就来详细计算一下。


【资料图】

首先要明确一下东西南北如何划分。先看东、西划分,中国可分成四大经济区域,即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与之对应的,国家提出了四大经济区各自的发展战略,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

那么根据相对地理位置,可以将东部、东北合称为“东”,中部、西部合称为“西”。不计港澳台,“东”包含13个省市,“西”包含18个省市,经计算可得东西差距。在2021年:

“东”GDP总量为64.8万亿,常住人口6.6亿,人均GDP为9.78万元人民币;

“西“GDP总量为49.0万亿,常住人口7.5亿,人均GDP为6.55万元人民币;

东西差距(人均GDP比值)为1.49倍。

再看南北划分。由于纬度不同造成气候和环境等各方面差别,气候和环境又决定了人们的生活习惯,所以在人文、风俗方面,南北差异比东西差异更为明显。我们不妨将南北划分精确到地级市,将江苏、安徽等地跨南北的省份分开计算。详见下表:

经计算,在2021年:

北方GDP总量为42.1万亿,常住人口6.0亿,人均GDP为7.01万元人民币;

南方GDP总量为71.8万亿,常住人口8.1亿,人均GDP为8.86万元人民币;

南北差距(人均GDP比值)为1.27倍。

那么根据计算结果可知,在2021年,我国南北人均GDP相差1.27倍,东西相差1.49倍,东西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

但是,我们在计算过程中会发现,我国的三大经济核心区,也就是京津、长三角、珠三角,他们人口占比虽不高,但却在GDP总量中占有很大一部分比例。而这三大经济核心区,2个在南方,1个在北方。3个都在东部。

那么,三大经济核心区和国内其他区域人均GDP差异有多大?去掉三大经济区后,东西差距、南北差距还剩多少?

划定一下三大经济核心区的计算范围:长三角取官方中心区的27市;珠三角为广东省的9个地市;京津地区再加上夹心的廊坊和旁边的唐山组成京津唐地区。三者相比,长三角覆盖范围最广,珠三角次之,京津唐的范围最小。

2021年,三大经济核心区GDP总量为40.7万亿,常住人口3.0亿,人均GDP为13.47万元人民币;

三大经济核心区以外地区GDP总量为73.1万亿,常住人口11.1亿,人均GDP为6.61万元人民币;

这两部分差距(人均GDP比值)为2.04倍。

而去掉三大经济核心区后,东西人均GDP差距仅剩1.08倍,南北差距仅为1.06倍,可以认为基本相当。

三大核心区之外,其实各个方位都还有一些人均GDP领先的地方,分布比较平均。如东北方向有胶东半岛,东南方向有福建沿海,西南方向有成渝地区,西北方向有一票资源型城市,中部还有武汉、长沙等省会。

整体来看,东部地区具有率先发展的先天良好条件,而西部地区随着这些年持续的转移支付和基建开发,也有了一定的造血能力。到了今天,在三大经济区之外,东西南北经济差异已经越来越小。

所以,经过计算,我国地区经济最明显的差距既不是东西差距,也不是南北差距,而是长三角、珠三角、京津三大经济核心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差距。

三大经济区的领先,不仅仅是少数城市或某类产业,而是形成了较综合的体系,代表着我国最高的区域发展水平。他们如同三驾马车,拉动这座14亿人的巨型经济体前进。

如何拉动呢?两个方面:一个是发挥尖端优势。三大经济区集聚了大量的人才资源,相当于三个大型创新技术孵化器,引领我国向更高的科技层次突破。另一个方面是向外扩散。三大经济区可以通过向其他地域推广先进经验、促进产业转移的方式,带动我国的整体发展。在向周边辐射扩散这一方面,长三角地区的表现较好一些。

此外,这三大经济区的特点各有千秋,产业布局各有侧重。地理方位从南到北,跨度较大。正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他们的存在,为我国经济整体的抗风险能力增加了筹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