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
《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B站中国银联曾发布过一个长达16分的微电影,虽然时间短、内容少,但比某些投资动辄数亿元的大片更加精彩,充分展现了汉人的骨气!
在那段真实的历史上,大唐西北军主力内调后,余部的确遭到了吐蕃的猛烈围攻,他们在孤立无援中仍然坚守城池,充分展现了唐代汉人的血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唐军
一、唐代西域形势
安史之乱前,唐代疆域中、东部战略纵深广大;北部蒙古高原一带的突厥旧地,名义上归属唐朝,设有安北都护府等机构,但由于回纥的存在,实际自主性极大;而西域方向疆域广大,问题较为复杂。西域,唐代以敦煌为界,敦煌以西唐朝控制的领土严格意义上都称为西域,涵盖新疆、中亚。唐中央对西域的控制较为牢靠,唐太宗在天山南部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时在天山北部增设北庭都护府,玄宗时将二都护升级为安西节度使、北庭节度使,安西节度使治所龟兹,下辖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国,有兵2.4万人,北庭节度使治所在庭州,下有兵2万人。
唐代西域地理形势极差,为四战之地,西邻大食,南有吐蕃,东有回纥,北有突骑施,而唐朝能沟通西域的只有河西。河西狭长,而只有这条狭长的地带是为汉人所控制,所以称为河西走廊。河西走廊就是唐中央控制西域的生命线。但河西走廊战略纵深小,极其脆弱,尤其是占据青海的吐谷浑为吐蕃所灭,吐蕃直接和唐朝河西地区接壤。为加强对西域的沟通,巩固河西命脉,玄宗时设河西节度使,治所凉州,有兵7.2万人,一时间,西域、河西一带尚算安稳。
唐朝688年疆域图(出自:地图教学网)
二、成为飞地的西北
在安史之乱以前,西域可谓一派生机勃勃。《资治通鉴》说:“唐自武德以来。开拓边境,地连西域,皆置都督、州、县。开元中……诸节度使统之,岁发山东丁壮为戍卒。增帛为军资,开屯田,供粮秣,设监牧,畜马牛,军城戍逻,万里相望。”随着安史之乱的发生,“边兵情锐者皆征发入援,所留兵单弱,胡虏稍蚕食之,数年间,西北数十州相继沦没,自凤翔以西,邠州以北,皆为左衽。”
司马光在这里面其实搞错了一个事情:西北数十州沦陷是真,但不是数年,而是近半个世纪!大唐西北军的余部,坚守西北飞地近50年,孤立无援。诚如司马光所说,他们皆为老弱,这种坚持,这种汉人血性,在唐以后、抗战以前的历史中几乎就是独一无二的。
吐蕃,有唐一代就是隐患。663年,吐蕃灭吐谷浑,自此吐蕃在西域、河西、蜀地、西南一线和唐朝全面接壤,双方矛盾不断加深。710年,也就是唐中宗时期,唐吐和亲,但在720年双方再度开战,持续10年之久,此刻唐朝正处于上升期,吐蕃没有占得什么便宜。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河西、安西、北庭的军主力内调。自756年开始,吐蕃就大肆进攻河西走廊,763年攻占了大震关,占领了陇右十一州。同年,安史之乱平定,但唐朝还没来得及喘息,吐蕃就又来进攻。764年,凉州沦陷,凉州以西广大河西、西域领土,瞬间成为飞地。
764年西北局势
三、唐军的坚守
凉州沦陷后,吐蕃持续西进,766年攻破甘州、肃州。当时的河西节度使杨休明迁河西治所于沙州首府敦煌,继续抵抗。
此后10年,吐蕃一边巩固河西三州统治,他们摧毁了唐代户籍制度,将汉人全部变为部落奴隶;一边利用河西、西域飞地断绝中央消息,向两地散播唐朝即将灭亡的言论,从思想上动摇唐军意志,同时还向两地官军许诺高官厚禄,只要投降当带路党,保证发放吐蕃绿卡、金钱和美女。
吐蕃还给唐朝中央施压,边打边谈,妄图迫使唐朝承认吐蕃对西北的控制,以便取得对西北的主权。当时的唐代宗还挺有原则的,一不割地、二不赔款,吐蕃妄图从谈判中割占领土的计划失败。
不久,唐中央郭子仪和回纥药罗格结盟,借此回纥势力进入西域。在中央指示断绝的情况下,西域两节度仍然竖起唐朝旗帜,并和回纥结成三地联盟,抗击吐蕃。
769年,唐代宗听闻西域坚守的事迹后,深受感动,派使臣绕道回纥将代宗的《喻安西北庭诸将制》宣告西域全军,其中有一句“战守之士,十年不得卸解甲,白首戎阵,忠劳未报”,真可谓西北真实写照。
唐军
四、河西的彻底沦陷
虽然西北唐军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和精神的嘉奖,但没有获得中央任何实际援助,实际上中央也无法援助。
因为,此时此刻,唐朝内部藩镇割据,根本无暇西顾。但代宗对西北将士的鼓舞,还是成为了西北唐军坚守的精神动力,他们在西域继续发挥着大唐影响力。当时大食击败了拔汗那,拔汗那就逃到唐军控制的疏勒寻求庇护。
但是,776年,瓜州沦陷了,河西节度使只剩沙州一地。随后吐蕃赞普亲自指挥兵临敦煌,妄图利用大军驱使唐军主动西逃。在吐蕃威胁面前,沙州豪族杀死河西节度使周鼎,坚守敦煌。结果一座敦煌小城,就阻碍了吐蕃10年之久。
敦煌
779年,唐德宗继位,一改代宗对吐蕃的坚决抵抗政策,主动对吐蕃讲和。781年,回纥允许安西唐军使者由北庭经回纥领土入长安,此刻的北庭节度使为李元忠,安西节度使为郭昕。这是西域断绝18年后,唐中央再一次听到安西的的消息。中央和西域的再次联系,大大提振了西北人心。
不久吐蕃也发现了唐军通过回纥沟通唐中央的事情,为了摧毁唐军的抵抗意志,吐蕃一边再次和唐中央和谈,一边加紧攻击沙州。781年,吐蕃攻占伊州,伊州刺史袁光庭自天宝末年上任伊州以来,率军坚守伊州十数年。《旧唐书·忠义传》记载,伊州粮草耗尽,箭矢枯竭,外救不至,丑虏百般劝说,伊州军民毫不动摇,城破之日袁光庭杀死妻儿后自焚,部下全部战死。自此,沙州四面楚歌,沦为孤地。
781年的西北,绿色为吐蕃占领区,黄色为唐军占领区
五、西域的沦陷
784年,过去调往内地的西北军不满唐中央的歧视和打压,爆发了泾原兵变,唐德宗以西域主权为代价,换取吐蕃出兵镇压。泾原兵变中,吐蕃基本就是看戏,根本没出力,但兵变结束后,吐蕃就来索要领土,德宗也真的打算履行承诺,颁布了《慰问四镇北庭将吏敕书》,让西域驻军主动离开城池,撤回内地,将西域割让给吐蕃。唐德宗割地的举动遭到满朝反对,左散骑常侍李泌上书说:“两镇之人,势孤地远,尽忠竭力,为国家固守近二十年,诚可哀怜。”唐德宗这才拒绝了吐蕃割地的要求。786年,吐蕃再攻敦煌,这是敦煌抗吐的第10年,敦煌已经兵尽粮绝,终于破城。随着敦煌的沦陷,沙州亦全面沦陷。而北庭开始直面吐蕃军队。
李泌
789年,吐蕃联合葛逻禄攻打北庭,790年庭州失守,当时的北庭节度使杨袭古率2000人撤往西州,后杨袭古联合回纥意图收复庭州的计划失败,北庭军至此全军覆没,792年西州沦陷。失去北庭,安西军也失去了最后能连通中原的道路。
此后,唐中央再未收到来自安西的消息。
根据《悟空入竺记》所说,虽然失去北庭,但800年左右,悟空在从天竺归来途中,路过安西,安西仍树立唐军军旗。这是安西节度使郭昕最后一次出现在历史书上。
随着“敦煌文书”的出土,我们对安西军有了更多的一些认识。根据“文书”记载,802年,回鹘进攻吐蕃占据的疏勒时,有唐将罗提洁率2000唐军进攻于阗,由此推断安西四镇疏勒、于阗已经沦陷,但龟兹可能还在唐军手中。新疆社科院研究员薛宗正研究推测,龟兹沦陷、郭昕阵亡可能发生于808年,至此西域全面沦陷,安西军彻底灭亡。
白发府兵,西北唐军余部
文史君说
自764年凉州沦陷开始,至808年龟兹沦陷,戍守西北的唐军在飞地无援中,全凭一腔热血和一杆唐字旗,戍守西北44年。诗人元稹在809年听取逃回中原的安西老兵的事迹后,作了《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缚戎人》,一句“近年如此思汉者,半为老病半埋骨”,道尽了唐朝西北军的事迹。在40年后的848年,敦煌突然出现骚动,一个名叫张议潮的人,率众起义,终于驱逐吐蕃,光复西北。唐代汉人这种不改节、不屈服的精神,也许才是今天仍然被人怀念的原因吧。
参考文献
王小甫:《安史之乱后西域形势及唐军的坚守》,《敦煌研究》1990年4期。
羽田亨:《唐光启元年写本沙州伊州地志残卷考》,《唐代文献丛考》商务印书馆1957年。
唐长孺:《敦煌吐鲁番史料中有关伊、西、北庭节度使留后问题》,《中国史研究》1980年第3期。
(作者:浩然文史·紫橘)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古今中外,考古文博,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