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讲到三位宰相早就知道赵匡胤在军中有威望,将赵匡胤留在京城,会让他们感到不安。恰巧辽国联合北汉进攻,他们将赵匡胤支走,让他远离京城,希望借此机会解除京城的威胁。

朝廷选定了赵匡胤,三位宰相便找赵匡胤谈话。这是大军出发前,交代一切事宜的例行谈话。赵匡胤虽然是统帅,但依然要接受宰相们的领导。况且三位宰相还有顾命大臣的身份。


【资料图】

三位宰相约见了赵匡胤。

三位宰相召见他,赵匡胤已猜透了宰相们想要表达的意思。但赵匡胤得表现出并不知道这件事的前因后果的样子。人生就是扮演各种演员角色,面对不同的人,演出不同的面孔。

所以赵匡胤从容而恭敬地面见了三位宰相。

王溥、范质、魏仁浦三个人和赵匡胤在政事堂见了面。魏仁浦兼任枢密使,而王溥和范质都有一个参知枢密院事的头衔。这时,他们召见赵匡胤,名正言顺。

三人便与赵匡胤谈起了北方传来的消息,并直截了当地指出,朝廷已经选中了赵匡胤为北征之人,希望赵匡胤不要辜负朝廷厚恩,迅速带领人北上抗击联军。

三位宰相抛出了观点,看着赵匡胤作何反应。

赵匡胤当即表示,对于朝廷的任命,他全力以赴,也义不容辞,报先帝忠陛下是作为臣子的本分。

三位宰相见赵匡胤爽快答应了,心中悬着的石头也落地了。他们满意地点着头,只要赵匡胤答应出兵,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然而,赵匡胤虽然答应出兵,但有条件。赵匡胤面有为难地表示,自己不过是殿前都点检,他这次出征,殿前军不可能全部跟着他北上,还得留一部分镇守京城,这样一来,他就兵微将寡了,根本不能打败北汉与契丹的联军……赵匡胤甚至表现出了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怪表情。

赵匡胤这样的回答,一时让三位宰相不知如何是好。他们面面相觑,在思忖着赵匡胤话里的弦外之音。按说赵匡胤已经掌握了殿前军,几乎占了中央禁军的二分之一。而且殿前军是后周中央禁军的精锐,都是经过层层选拔后得到的集智慧与聪明、狡诈及忠诚等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才。这队伍的战斗力,远胜于那些地方节度使的牙军。

这样,谈话也就僵持住了。

三位宰相对赵匡胤的生平,也非常熟悉,不管是攻打契丹,还是征服南唐,赵匡胤当年都打过多次以少胜多的战役。在滁州之战、涡口战役中,赵匡胤都是以少胜多,扭转战局的关键人物。可此时,赵匡胤竟然说自己兵微将寡。赵匡胤的话尽管有悖常理,可不给赵匡胤足够的人马,赵匡胤恐怕难以出兵。而前线的战事不容拖延。若错失战机,周世宗夺回的关南之地被契丹和北汉继续攻取,就得不偿失了。

军情紧急,宰相们不能忍受赵匡胤的这种推脱之词。然而,三个人棘手之处在于赵匡胤是他们向朝廷推荐的,这时候赵匡胤发难,他们很为难。但不能再临时换帅,否则让朝臣觉得三位宰相识人不准。可赵匡胤说自己兵微将寡,言外之意,很显然是还想要三军的统领权。

这一点,三位宰相们已经想到了。眼下若不给赵匡胤三军统领权,赵匡胤怕很难出兵。

三位宰相有顾虑,为了有效管理军队,不管是郭威,还是周世宗,都试图把国家的军队管理权分开,以达到相互制约的目的。此刻,赵匡胤讨要三军的管理权,这就让三位宰相们不得不思考赵匡胤的目的了。

此时,赵匡胤做了解释,之所以要三军的指挥权,其实也是为了打胜仗,等将契丹与北汉击退以后,他自然退还军权。如果他没有统一管理权限,到时候大军各自为战,必然会给辽军制造机会。

赵匡胤的解释并不能完全说服三位宰相,他们还是隐隐有些担忧,三军统帅权被赵匡胤拿走之后,他就能调动一切的军队,这必然对抗击北汉与契丹联军有益处,但击退了北汉与契丹联军后,赵匡胤真的会将三军统帅权上交给朝廷吗?若到时候尾大不掉,赵匡胤将会成为朝中最危险的人物。

凡事最怕仔细推敲,三位宰相内心已经有些紧张了。但他们必须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赶紧动员赵匡胤出兵。赵匡胤是三位宰相推荐给符太后和皇帝的,他们此刻不能回去给符太后禀报,说赵匡胤嫌自己兵微将寡,不愿意出兵。

那么,就剩下最后一个方法了,那便是满足赵匡胤的要求,让他暂时拥有三军的调度权,等击败了契丹和北汉联军,再收回兵权。

这里简单介绍下后周的军制。后周的兵士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就是地方节度使拥有的军队,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属地管辖军队,这些军队就是牙军。另一类是中央禁军,而中央禁军又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殿前司,另一部分是侍卫司。

此时的赵匡胤,只是殿前司的主要将领,他能调动的也只有殿前司的大军。不过此时,赵匡胤显然有自己的打算,他想拥有三军指挥权,这样,他计划的所有事情操作起来才有十分把握。如果没有三军的调度权,仅仅凭借殿前军,也可能会成事,但一定会付出巨大代价。

于是便有了上面的一幕。

面对着赵匡胤的发难,三位宰相无计可施,只能尽可能地满足赵匡胤的要求,给赵匡胤三军管理权,让他全权负责调度军队。

赵匡胤得到了三位宰相的许可后,表示立即部署兵力,为了后周大业,万死不辞。

三位宰相看着赵匡胤信心满满,心里多少有些安慰。当然,他们心中的担忧也一直存在着。当年后唐李嗣源讨伐叛乱,在出兵途中,就被手下拥立为皇帝了。五代政权变动的画面,在他们眼前闪动着。

赵匡胤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便部署兵力,准备出兵讨伐契丹和北汉联军。

赵匡胤明知道联军攻打后周是假,但这一次,他还是要表现出积极部署的样子,最起码他要做给朝中的大臣们看。如此,谎言才能继续下去。否则赵匡胤拥有三军的调度权,立刻会让后周大臣们寝食难安。

但是,对于整个大军的部署,赵匡胤也有自己的计划。他必须让一切都按着自己的计划来,不能出现任何变故。这些计划是赵匡胤与智囊团不断论证的结果,几乎接近完美。

回到殿前司之后,赵匡胤抑制住自己的兴奋,与他的亲信团们进行了商议,制订出了可行计划。正月初二,赵匡胤命自己的副手,也就是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等人带领先头部队出发,力争快速到达前线,与定州郭崇和镇州孙行友会合。

壬寅,殿前司副都点检、镇宁军节度使太原慕容延钊将前军先发。

对于这样的安排,那些大将们觉得赵匡胤也不过尔尔。先派出先头部队,随即大部队跟进,但凡有个将领,都能做到。殿前都点检让副都点检带人先行,慕容延钊只能听从命令。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不管是当今时代还是古代,没有纪律约束的军队,就是一帮乌合之众。而慕容延钊作为禁军的高层领导,一步步从一个普通士兵成长为殿前司的二把手,他当然知道服从命令的重要性。

既然赵匡胤的部署是让他带着先头部队出发,他能有什么理由不去呢?况且,此时边境上或许已经有了战事,或许契丹与北汉的联军已经越过了边境线,在后周边境上烧杀抢掠。契丹的骑兵,有穿梭于河北之地的优势,甚至能到某一个地方抢掠以后,顺利返回长城防线以北,而后周对此却毫无还手之力,因为后周的骑兵不成规模,还无法与契丹铁骑对峙。

对于此次契丹与北汉联军攻打后周边境之事,慕容延钊深信不疑,他相信边境将士不会谎报军情。于是,慕容延钊带领一部分殿前军于正月初二早上出发了。

赵匡胤让慕容延钊带兵出发以后,他自己却并未立即出发。

这或许也是赵匡胤的一种策略。慕容延钊和赵匡胤都是后周禁军的主要将领,两个人的关系也非常好。但慕容延钊并不是赵匡胤最亲信的人,可此时的赵匡胤要密谋一件大事,留在身边的人必须都是可信之人。慕容延钊虽与赵匡胤交好,主要是他们在同一个系统,而且是上下级关系,所以,两人才相互知道彼此秉性、脾气等方面的情况。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匡胤对慕容延钊这个人多少有些不放心,毕竟慕容延钊也握有兵权。所以,对于慕容延钊能否为己所用,赵匡胤一时半刻还不能确定,他不敢拿自己的计划做赌注。一切部署,都必须稳扎稳打,即便如此,也会有很多意料不到的问题,会在他举事时,让人难以应付。最好的办法就是先支走慕容延钊,等到他成功的时候,慕容延钊即便心里有想法,也只能接受现实。否则,一旦事情泄露,慕容延钊有可能站在正义的一方,而将矛头对准自己。那样一来,他们曾经的关系会破裂,彼此也会成为两个阵营里的人,这是赵匡胤不希望看到的。

于是,赵匡胤支走了慕容延钊,留在京城的大军都由赵匡胤一个人调动。当然,除了调动自己的殿前军,对侍卫司的人,赵匡胤也做了安排。反正此时,他拥有三军的调度权。让谁出发,他一个命令就可以做到。

赵匡胤将侍卫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张令铎、侍卫步军虎捷左厢张光翰、右厢都指挥使赵彦徽四个人也确定为此次出征的将领,到时候随他出征。选了出征的大军后,赵匡胤对京城的布防工作也做了安排,尽管京城有韩通率领的侍卫司保护,但赵匡胤还是将自己的亲信石守信、王审琦两个人留在了汴京,美其名曰:让石守信和王审琦配合韩通做好京城的守护工作。

这个部署看起来天衣无缝,殿前司和侍卫司都出了人马,这也符合后周军制调动的要求。朝中那些大臣们,也没有挑出任何毛病。

可仔细思考,就会发现这其中还是有很多猫腻的。只是这些猫腻不显山不露水,一般人也很难发现。赵匡胤将高怀德、张令铎、张光翰、赵彦徽四人选定为跟随大军出征的副将。这些人都是侍卫司的高级将领,赵匡胤将他们从韩通身边抽走,就等于去掉了韩通的左膀右臂,也预示着他一旦有动作,韩通身边就没有可用的大将了。赵匡胤给韩通釜底抽薪,令他孤掌难鸣。

而王审琦和石守信是赵匡胤的人,这两个人是殿前司的高级将领,他们率领部分殿前军留在汴京城,看起来属于韩通管辖,但真正的目的,则是做内应。

此时,韩通并未看出其中的猫腻,“韩瞪眼”还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不能自拔。毕竟此时朝廷的安危系于他一人。

至于李重进,继续在扬州屯兵,以防南唐北上骚扰后周边境。张永德被贴上了永久标签,动弹不得。

整个部署用了一天时间,几个主要随军同行的大将开始调配自己的人马。其实这种调配,一炷香的工夫完全可以完成,但赵匡胤却将出兵之日推迟了一天。因为赵匡胤还要选一个日子出兵。黄道吉日,才能诸事顺利。

朝廷对于赵匡胤的安排,也都比较满意。

赵匡胤将出征的日子选在了次日,也就是正月初三。他准备正月初三一大早,带领后周大军出行。他之所以选择这一天,其实还是为了给自己提供方便,等慕容延钊的大军行军一天后,一定会走出一百多里地,加上正月初三一天,怎么也得行军二三百里,指不定能到达澶州。这样,赵匡胤预定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就不会遭受慕容延钊的阻拦。

这种事无巨细的安排,让一切看起来井井有条,三位宰相,也都放下了悬着的心。赵匡胤的这种部署,也是他们希望的。他们心中最迫切的就是:赵匡胤你快点走!越早走越好!

然而,就在赵匡胤出兵之前的正月初二夜里,在汴京城里发生了一件大事,让整个汴京城里的百姓都陷入一种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中。

这件大事由一个流言引起。据说当天晚上,汴京城里流传着一个消息,就是等到大军出动之日,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将会成为新天子。

时都下欢言:将以出军之日,策点检为天子。

这种流言,已无法查询源头。但毫无疑问的是,流言一经传开,就让汴京城炸开了锅。

为什么这个时候,会出现这样一种流言?所有人都在思考着。

流言恍如长了腿,奔走于汴京的大街小巷。一时间,整个汴京城都知道了赵匡胤将要当天子的事情了。

这让刚刚有了安定生活的汴京城里的人,一下子陷入了巨大的恐惧当中。这些人经历了数次政变,对政变后的种种遭遇,都早有经历。那些发动政变者,无不在政变成功之后,便纵容士兵们烧杀抢掠,视百姓的性命为草芥。若这流言是真的,那么赵匡胤一旦发动兵变,整个汴京又将会成为人间地狱。因此,汴京人恐惧了。他们要在政变发生之前,远离汴京,躲过不该承受的灾难。

流言甚嚣尘上。一传十,十传百,就连那些居住在汴京城比较偏远地方的人,都知道赵匡胤要当天子了。

正月初二晚上,赵匡胤成了汴京城里的热点新闻人物。关于赵匡胤的生平,也被各种人经过不断加工,变成了神乎其神的传说,香孩儿的往事,再一次被人们口口相传。

可奇怪的是,整个汴京都传遍了赵匡胤要当天子,但皇宫里对民间传说的这些事,却并不知晓。

士民恐怖,争为逃匿之计,惟内庭晏然不知。

或许是因为在晚上,皇宫大门早就关了,所以,皇宫内并不知道大街小巷的流言。

史籍中没有更详细地记载这件事是否有人有意为之。但从赵匡胤后来发动兵变的事实来分析,这种流言应该是赵匡胤提前派人放出去的消息,其目的就是要在京城释放出一种信号。

如此这般惊人的消息传出,任何人都不能安稳入睡了。

赵匡胤作为始作俑者,对此事自然了如指掌,但他也开始按照计划部署,表现出了一种紧张而慌乱的样子。

据说在军营的赵匡胤,也听说了流言。惶恐不安的赵匡胤奔回家。向家里人讨主意:外面流言来势汹汹,恐对我不利,我该怎么办?

太祖闻之惧,密以告家人曰:“外间汹汹宫如此,将若之何?”

赵匡胤想寻求家人的庇佑,但遭到了姐姐的强烈反对。赵匡胤的姐姐看到赵匡胤这个样子,便跑进厨房拿起擀面杖,冲到了赵匡胤面前,给了赵匡胤几擀面杖。

相传赵匡胤当时就愣住了,他回家里来是讨主意的,却没想到遭到姐姐一顿暴打。赵匡胤撒腿便跑,赵匡胤的姐姐还不依不饶,大声呵斥赵匡胤:大丈夫一旦决定要做一件大事,就立即去做,这样畏首畏尾,跑回家里来吓唬妇孺,是何道理?

太祖姊或云即魏国长公主,面如铁色,方在厨,引面杖逐太祖击之,曰:“大丈夫临大事,可否当自决胸怀,乃来家间恐怖妇女何为邪!”

赵匡胤被姐姐训斥后,不敢继续待在家里了,便很不高兴地离开家,回到殿前司。毕竟他还要负责抗击契丹与北汉联军。当然,这个版本出自司马光的笔记《涑水记闻》,后世学者认为里面有很多地方存在着材料造假。有学者通过考查赵匡胤的家谱,就提出了不同意见。这种意见认为,此记载中的赵匡胤的姐姐,其实早亡故了。根据赵匡胤的族谱,赵匡胤同辈总共有兄弟姐妹七个人,赵匡胤排行老二。其他成员分别是:大哥曹王赵匡济(早亡)、三弟太宗赵匡义、四弟魏王赵廷美、五弟岐王赵光赞、姐姐恭献大长帝姬、妹妹恭懿大长帝姬。

《涑水记闻》中的赵匡胤姐姐,应该是恭献大长帝姬。据《宋史》记载,这个人还没有到及笄年龄,便亡故了。后来的恭献大长帝姬是追授的。既然这个姐姐都未成年,那么那时候的赵匡胤也应该是很小年纪了。而公元960年赵匡胤已经33岁了,所以《涑水记闻》里的时间有出入。

但赵匡胤还有个妹妹,那么这次拿着擀面杖追打赵匡胤的是不是这个妹妹呢?

秦国大长公主,太祖同母妹也。初适米福德,福德卒。太祖即位,建隆元年,封燕国长公主,再适忠武军节度使高怀德,赐第兴宁坊。

赵匡胤的这个妹妹,后来嫁给了高怀德,并于开宝六年(973年)十月去世。“开宝六年十月薨,太祖临哭,废朝五日,赐谥恭懿。真宗追封大长公主。元符三年,改秦国。政和四年,改封恭懿大长帝姬。”也就是说,即便这次拿着擀面杖追打赵匡胤的人是他的妹妹,但赵匡胤听闻京城传言他要被册立为天子后跑回家之事,显然与实际不符。

发动兵变之事,是赵匡胤和智囊团策划已久的事情。任何事都没有这件事重要。而京城里不过只是出了一个流言,赵匡胤就被吓跑回家?很显然,这种说法与现实不符。这种记载,或许只能出现在各种野史和小说当中,现实中的赵匡胤,拥有无比强大的内心。

整个兵变已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对于政变前的准备工作,赵匡胤一定做得滴水不漏。不过,关于京城流传点检做天子的事情,应该有其事。诚如上文所言,这种流言一定是赵匡胤和智囊团策划的一个环节。况且赵匡胤在军队中有威望,此时他还统领三军,故而京城流传点检做天子的消息,也不足为怪。可能流言的传播面并不广。

也有一种可能,便是赵匡胤的智囊团故意放出这个消息,为赵匡胤进行陈桥驿兵变做某一种警示。自古那些政变者,无不是为自己的政变找由头。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为了号召天下人都参与当中,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下“陈胜为王”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士兵们买鱼回来烹食,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士兵们就觉得这是天意。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在夜间提着灯笼,作狐狸嗥叫的凄厉的声音大喊:“大楚将兴,陈胜为王。”士兵们整夜惊恐不安。第二天,士兵议论纷纷,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陈胜。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武则天当年准备当皇帝时,也曾搞出了“冀州雌鸡化为雄”的怪相。

这些都是政变者为了实现政变而故意为之的事情。即便后周皇室知道了京城流传的消息,也面临着主少国疑的问题,柴宗训能不能罢免赵匡胤尚且难说。所以,对于京城流传的这些事,赵匡胤本人是不担心的。但唯独有一个人,让赵匡胤放心不下。不管京城里流言是真是假,都会引起这个人的警觉,而赵匡胤所要做的,就是打消这个人的警觉心理,为他的政变争取更多的机会。

这个人就是韩通,侍卫司的最高长官。

此时,因为整个京城都流传着“点检做天子”的传言,朝中的那些大臣们一定也听说了。韩通作为侍卫司的最高长官,时刻关注着后周的一举一动。况且韩通身边还有个绝顶聪明的儿子。橐驼儿更会紧盯着赵匡胤的一言一行。

赵匡胤预感到了一些危险在靠近,他必须将这些危险消灭,即便不能消灭,也得压到最低。这样,一旦他发动政变,京城里的人才能免遭涂炭。

于是,赵匡胤选择主动出击。他找韩通解释京城里流传的事情,打消韩通的顾虑。当然,若等到韩通预料到什么之后,他才连夜进宫,向符太后和小皇帝禀明流传于市井当中的流言,赵匡胤的出兵统帅资格就会被剥夺,甚至有可能被打入天牢,从此不得安宁。到时候,精心策划的政变,就会胎死腹中。即便赵匡胤到时候控制不住局面,直接发动武装政变,但那样也势必会引发一连串的血案,这可不是赵匡胤想看到的。顺利兵变,减少流血,是赵匡胤这次兵变的主要策划方向。

于是,赵匡胤独自一人去找韩通,解释那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流言。对于赵匡胤深夜造访韩通,他手底下的那些智囊团,则表现出了担忧。毕竟韩通不是一般人,赵匡胤就这样只身前去,恐怕凶多吉少。

对于众人的劝解,赵匡胤表现得非常镇定。赵匡胤对众人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况且他只身前去造访,并不想带领一兵一卒,韩通能把他怎么样呢?

赵匡胤一旦决定亲自造访韩通,别人便都不好劝阻。

赵匡胤趁着朦胧夜色,走进了韩通家里。不过那些身边的卫士们,还是担忧赵匡胤的安危,都在韩通家外面的阴暗处等待着。若韩通家里发生械斗,他们能及时破门而入,营救赵匡胤。

......

更多精彩详见图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