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款贡城”位于陕西榆林的镇北台东侧,与镇北台构成了完整的长城建筑体系。“款”的意思是通款、款待,“贡”的意思是通贡、朝贡,“通款”即通和言好,互相表达友好之情。
图说:款贡城 来源:网络
明朝中叶,朝廷的军事治所延绥镇设在离长城200多里外的绥德州。明成化年间,四川人余子俊出任延绥巡抚,他看出了蒙古族屡犯边关,治所响应缓慢的弊端,便上书朝廷,把延绥镇治所于1473年迁到了榆林卫,同时扩建城池,增兵设防。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在榆林卫以北的红山设立市场与蒙古人贸易。然而,贸易反而吊起了蒙古人胃口,他们伺机南下抢夺财物,掳掠牲畜人口。
考虑到边城的安全,1474年,余巡抚在秦长城、隋长城的基础上,历时4个月修筑起延绥镇长城。并在红山脚下,长城南沿建起一方形小砖城,取名款贡城,便于蒙汉官员接待洽谈及举行献纳贡品仪式。除了官方举行正式仪式的场所,余巡抚又在旁边主持修筑了蒙汉民间互市场所——易马城。款贡城和易马城建好后,蒙汉互市的红山市就完善了,一时“万骑辐辏”,蒙古牧民赶着牛、羊、驼、马,驮着各色皮毛,汉族商人携带大量布匹、绸缎、盐茶、烟酒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形成了一派牛羊成群、驼叫马嘶、人声鼎沸的蒙汉贸易热闹景象。
款贡城,沿山脊修筑,西高东低,起伏曲折,与自然环境完美融合,具有强烈艺术魅力。城东西长约206米,南北宽约172米,全长563米,占地约三万六千平方米。由于历史因素及风雨侵蚀,城址受到损坏。2012年始,对款贡城进行了保护加固,工程保持了款贡城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最大限度地保护遗址原状和历史信息。款贡城是明长城线上唯一一个官市,反映了各民族之间交流与融合的关系,是研究明长城、明代边防军事体系、明代边疆史、明清两代民族交流史和榆林地方史的重要实物。
新民晚报记者 沈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