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吕氏春秋·去私》里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晋平公在位时,一次,南阳县缺少个县令。于是,平公问大夫祁黄羊,谁担任这个职务合适。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平公听了很惊讶,说:“解狐不正是你的仇人吗?你怎么推荐仇人呢?”祁黄羊答道:“您是问我谁担任县令这一职务合适,并没有问我谁是我的仇人。”于是,平公派解狐去任职。果然不出祁黄羊料所预料,解狐任职后为民众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受到南阳民众的拥护。
又有一回,朝廷需要增加一位军中尉,于是平公又请祁黄羊推荐。祁黄羊说:“祁午合适。”平公不禁问道:“祁午是你的儿子,难道你就不怕别人说闲话吗?”祁黄羊坦然答道:“您是要我推荐军中尉的合适人选,而没有问我儿子是谁。”平公接受了这个建议,派祁午担任军中尉的职务。结果祁午不负所望,干得也非常出色。就连孔子听了以后,感慨道:“太好了!祁黄羊推荐人才,对外不排斥仇人,对内又不回避亲生儿子,真是大公无私啊!”
《吕氏春秋》里特意将此文形容为“去私”,简而言之,就是去掉私心,一心为公的正义做法,本书是秦国丞相吕不韦主编的一部古代类百科全书似的传世巨著,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二十多万言。《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撰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不知道吕不韦在整合主编这本书的时候,将此文编辑在目是否也要提醒统治者们真正要做到“去私”,以及封建官僚们能否真正做到“内举不避亲”的高度境界作为参考。
本文的第一段的故事放在“内举不避亲”里我看多少有些不妥,如果将它形容为“内举不避仇”似乎更好些,祁黄羊作为晋平公非常重视的咨询大臣,能在背后推荐仇人这的确是不得了的公而忘私的伟岸精神,是不可否认的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一个事件,他推荐仇人是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前提的,他推荐的人才解狐为祁县东冀里人,为人正直廉洁,做官后也曾举荐自己的仇人刑伯柳为上党守。这个柳伯柳往前往感激答谢解狐,解狐说:“举子,公也;怨子,私也,子往矣怨子如初也。”其耿直倔强的性格同祁奚何其相似。韩非主张“私怨不入公门”,解狐真正做到了这一点,可谓“外举不避仇”,我想解狐也能如此推荐仇人定是他后来知道了自己的职务是同为仇人的祁黄羊推荐的,他在得到消息后必定也是惭愧难当,于是也学着他推荐自己的仇人做官,以此也要博得高尚声名,为此他更加努力工作,不至于被人讥笑祁黄羊“荐人失察”,由此引发的连锁反应十分的具有进步意义,他们彼此不存私心,廉洁奉公,一心为民,通过真心推荐,必定会在日后彼此互相感动激励,对此前的仇怨的消除也会得到根本解决,至于他们为什么是“仇人”历史没有明确记载,似乎早有故意忽略的意思,在如此高尚“君子之争”的前提之下,任何仇怨已经是过往云烟,对错早已不足为训了。
至于祁黄羊推荐他儿子的事情才是《去私》的重点,也是“内举不避亲“的核心部分,只不过多少让人有点感到腹诽和怀疑。首先,不论他的儿子多么优秀,他做为父亲直接去推荐难免有私心之嫌,这个私心也可以理解为爱子之心,人之常情。与《吕氏春秋》同等地位的《战国策》里的《触龙说赵太后》里有一个小对话:“左师说:我的儿子舒祺,年龄最小,不成才;而我又老了,私下疼爱他,希望能让他替补上黑衣卫士的空额,来保卫王宫。我冒着死罪禀告太后。太后说:“可以。年龄多大了?”触龙说:“十五岁了。虽然还小,希望趁我还没入土就托付给您。”太后说:“你们男人也疼爱小儿子吗?”触龙说:“比妇女还厉害。”太后笑着说:“妇女更厉害。”触龙回答说:“我私下认为,您疼爱燕后就超过了疼爱长安君。”
太后说:“你错了,不像疼爱长安君那样厉害。”左师公说:“父母疼爱子女,就得为他们考虑长远的利益。您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拉着她的脚后跟为她哭泣,这是惦念并伤心她嫁到远方,也够可怜的了。她出嫁以后,您也并不是不想念她,可您祭祀时,一定为她祝告说:“千万不要被赶回来啊。难道这不是为她作长远打算,希望她生育子孙,一代一代地做国君吗?”太后说:“是这样。”
同样是国家重臣,从触龙到祁黄羊都是做父亲的,爱子之心,人皆有之,每个做父亲的都会看着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优秀,用触龙的原话就是“窃爱怜之”,这个“窃”字的意思就是偷偷的喜欢他的意思,祁黄羊爱子心切似乎还要比触龙有过之,因为触龙的儿子最多只是个宫廷守卫,而祁黄羊推荐的是军中尉。尤其在咨询人事任命的这一事件的时候,他第一个就推荐他的儿子,说明他想要给儿子找个合适的岗位是许久的计划,只不过对于适合他儿子的能力岗位还没能出现,只要他感觉儿子工作能力不配这个工作的时候他是绝对不会推荐的,这一点我深信不疑,以祁黄羊的操守来看,他肯定不会让一个没有道德、能力的儿子出任军中要职的,相反恰恰是祁黄羊的儿子应该是相当优秀。所以当正好和他心里相符合的岗位出现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不回避去推荐,这就被后人形容为“内举不避亲”的一个故事。我想当时与他儿子能力和资格相等的人肯定很多,只不过在同等条件下,祁黄羊推荐了自己的儿子,如果他这一次能从“内举不避亲”直接升级到“内举不必亲”的境界,那么他的思想和名声会更加响亮。那就是百分百的公而忘私了。
至于“内举不避亲”这一个故事之所以有亮点,似乎还要靠着第一个推荐仇人做官加分很多,如果单独的讲了推荐儿子的这一事情,想必一定也是会羞羞涩涩,不好意思拿出来大加赞扬了吧,所以读历史,要从多方面考虑原因,也就是孟子所云:“尽信书不如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