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我们都知道北宋的建立,是赵匡胤欺负后周的孤儿寡母硬夺过来的。可能有的人会想,这样得来的江山,北宋王朝的创建者赵匡胤,肯定和刘邦、李世民、朱元璋等开国皇帝无法相比。如果你这样想那就错了,赵匡胤出身武将世家,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也是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的。
后唐天成二年二月十六日,赵匡胤出生于洛阳,武将之家。唐朝时他的先辈,或担任地方长官,或充任藩镇幕僚。而他的父亲赵弘殷骁勇善战,精于骑射,先后在后唐、后汉、后周禁军中任职,官至侍卫马军副都指挥使。到后周世宗柴荣时,晋爵天水县男。
五代十国是十足的乱世,兵连祸结,国无宁日。赵匡胤虽然家境优裕,但是为了追求个人前途,从小就离家,游历了不少地方。后汉初年,他投奔随州,被刺史董宗本收留。但董宗本的儿子董遵诲仗势欺人,匡胤最后悻悻离去。乾祐元年,后汉枢密使郭威奉命讨伐河中节度使李守真,当时赵匡胤就在其帐下当兵,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
赵匡胤可谓将门虎子,他英勇善战,屡立战功,因此不断受到提拔。特别是周世宗时,赵匡胤立下两大战功:一次是显德元年,他跟随周世宗抵御北汉。高平一战,赵匡胤一马当先,将士们争先恐后、奋勇出击,一举赢得这场战役的胜利。他在作战中,披坚执锐,身负箭伤。班师回朝后,官拜殿前都虞候,与自己的父亲同时担任禁军高级将领。这可是十分荣耀的事情。
另一次是显德三年,赵匡胤跟随周世宗出征淮南。在清流关战役中,赵匡胤生擒南唐主帅皇甫晖、副帅姚凤,战后论功行赏升任殿前都指挥使。不久又领定国军节度使,建节标志着赵匡胤置身大将行列,职位超过父亲,这时他才年仅三十岁,要说没有真本领那也说不过去。赵匡胤名位虽高,但并没有加带有宰相职衔的节度使职,加使相职的节帅是武将地位的顶点,赵匡胤距此还差一格。
五代战乱频繁,重武轻文,赵匡胤走的也是一条以刀剑博功名的道路。但赵匡胤并不是目不识丁的粗人。他儿时上过私塾,母亲杜氏还为他专门聘请家庭教师。长大成人以后,就算在外领兵打仗,也是手不离书。但凡听到哪里有奇书,也会不吝千金购买。显德四年春天,匡胤率军攻下寿州后,立即在城中搜罗书籍数车。周世宗感到十分诧异,问他:将帅“当务坚甲利兵,何用书为?”他回答道:读书可以“广闻见,增智虑”。由于匡胤读书勤勉,因而见识不凡,实属武人之雄,绝非有勇无谋的一般武夫可比。
赵匡胤性格内向、寡言少语,但为人耿直,善于交际。他结交了不少亲信手足,结成“义社十兄弟”。十兄弟指的是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光义、韩重赟、王政忠以及赵匡胤本人。赵匡胤的好友还有如慕容延钊,赵匡胤把延钊视为兄长,他们很可能也是八拜之交。这些结义兄弟大都在禁军中担任要职。后周的禁军分别隶属侍卫亲军司和殿前司。赵匡胤本人以及慕容延钊、石守信、王审琦都是殿前司的主要将领。赵匡胤的父亲长期任职于侍卫司。侍卫司的一些高级将领又是赵匡胤的好友,如都虞候韩令坤、马军都指挥使高怀德都同赵匡胤很亲密。靠着一群结义兄弟的关系和父亲的影响,赵匡胤在禁军中势力做大,形成了一个以他为中心的政治集团。这为他日后黄袍加身,开创大宋创造了条件。